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矿井瞬变电磁原理,分析了固定平移法、转换角度法、综合法等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工作方法及其适用范围。通过实例研究了断层裂隙水、充水陷落柱、采空区积水、导水裂缝带等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异常特征,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对各个含水异常体的反应较为明显,且呈现出不同的异常特征。通过矿区井下含水构造实地探测和井下巷道超前探测跟踪试验,研究了瞬变电磁探测的准确率,统计得出矿井瞬变电磁整体探测成功率约为86.2%,是井下比较实用的探测水害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小伟 《煤矿安全》2013,(2):138-141
针对红柳林煤矿生产和建设中存在的5#煤层顶板水害问题,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25203工作面顶板基岩层的富水性及隐伏含水构造进行探测,查明了该工作面顶板岩层富水区的分布情况。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能较好的探测工作面顶板含水层富水层位的的空间位置及富水程度,为回采工作面防治顶板水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对水体敏感的矿井瞬变电磁法和对构造清晰的无线电磁波透视法的工作原理、装置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说明了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板砂岩富水区和无线电磁波透视法探测工作面内部隐伏构造及基岩穿刺的效果,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是煤矿井下水文探测最理想、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无线电磁波透视法对探测工作面内隐伏构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巷道底板含水层富水性瞬变电磁法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探测方法。结合梧桐庄煤矿104工作面巷道底板含水层富水性探测的工程实例,说明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用于地层含水层富水性探测效果良好,在煤矿井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瞬变电磁法在巷道底板含水层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巷道底板含水层富水性瞬变电磁法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探测方法.结合梧桐庄煤矿104工作面巷道底板含水层富水性探测的工程实例,说明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用于地层含水层富水性探测效果良好,在煤矿井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牟义  李文  黎灵  陈清通 《煤矿安全》2011,42(1):104-107
在井下全空间条件下,使用加拿大PROTEM瞬变电磁仪,对宁夏某煤矿1121工作面顶板富水性进行了探测,运用三维切片技术,分析解释了工作面顶板富水性的问题,对瞬变电磁法井下全空间应用及井下突水探测具有重大意义,为煤矿防治水提供了最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6,(8):121-123
以蒙东矿区敏东一矿13S101工作面为例,综合应用地面瞬变电磁和井下直流电法,对工作面顶板松软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探测,叠加圈定了疑似富水区范围。井下钻探结果表明,"地面瞬变电磁+井下直流电法"的综合物探技术能提高砂岩含水层富水性探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煤矿工作面顶底板和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构造情况不清,导致近年来煤矿井下水害频发。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原理、井下探测工艺、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流程,总结出富水异常体解释和划分方法。应用YCS4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观测系统对霍州煤电集团文明煤矿掘进工作面进行了超前探测研究,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掘进工作面前方100 m内的富水异常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全空间探测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在水害超前探测中的地质效果、井下干扰影响因素以及多匝小回线工作装置参数设计,实现围岩与采空区的富水异常区探测,巷道超前隐伏导含水构造预测及含水陷落柱勘查等。现场应用表明:对物探圈定的疑似低阻异常区域经钻探验证,钻探结果与物探判断一致,说明瞬变电磁法地质解释成果准确可靠,可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赵立松 《河北煤炭》2011,(4):54-55,73
井下瞬变电磁技术对含水异常体反应明显,在探测含水构造及采空区导含水方面效果突出,文章介绍了瞬变电磁的探测原理,并举例说明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山西省临汾矿区为例,针对2号煤层及9+10号煤层存在采空积水区的情况,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瞬变电磁法进行综合电法探测。首先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构造反映相对明显的优势进行探测,然后结合瞬变电磁法对含水体敏感的特征进行探测,最后两种结果相互补充,进行综合分析解释,准确圈定勘查区内主采煤层采空积水区域及断层等构造的含/富水性,为采空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程娟  康静文 《山西煤炭》2008,28(1):45-47
煤层附近的富水区和采空区积水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在煤矿水害勘查工作中得到应用的同时,新的更先进的物探方法不断涌现,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采空区积水和煤层顶底板富水区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陷落柱在华北煤田广泛发育和分布,根据赵庄二号井已经发现的6个陷落柱,探讨陷落柱的成因,介绍井田内陷落柱的分布特征和内部充填物质特征,研究陷落柱的发育规律及其富水性特征。结果表明,陷落柱多分布在向斜轴部和断层带及其附近,常成群出现,具有分片分带的特点。柱体内上部胶结程度差,中部胶结致密,下部胶结相对较差。陷落柱上部弱含水,下部含水多为深部奥灰水垂向越流补给所致。研究结果可以为煤矿陷落柱防治水提供科学依据,丰富煤层底板突水理论,并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刘桥二矿Ⅱ6117工作面富水区水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刘桥二矿Ⅱ6117工作面富水区水源类别,指导防治水措施的实施,基于矿井历年水化学资料,制作水化学阴阳离子含量三线图,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含水层的矿化度、硬度、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建立水质模型;将该工作面富水区水样与之比对,确定水源种类;最后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建立评判集,进一步确定水源种类的主次关系。判断结果表明:刘桥二矿Ⅱ6117工作面富水区水同时包含有六煤砂岩裂隙水、太灰水和奥灰水,其中以六煤砂岩裂隙水和太灰水含量为主,奥灰水含量次之。  相似文献   

15.
电牵引采煤机水介质液压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波  孙全兵 《矿山机械》2008,36(1):22-23
在电牵引采煤机的液压系统中采用水介质,符合当今流体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实现工作面的无油作业,减少污染和作业危险,降低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采煤机的结构和使用要求、工况特点及工作面设备配套情况,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对元件的选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桀 《现代矿业》2020,36(2):14
瞬变电磁法对一些低阻体反应较强,在煤矿井下水文地质勘察中有广泛应用。采取该方式可测定含水构造、地下溶洞等不规则水体,规避煤矿开采风险。针对煤矿开采中采空区积水及含水层分布,分析了瞬变电磁法在某煤矿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煤矿开采合理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臧龙 《现代矿业》2020,36(11):78-81
以下石节煤矿214煤仓因给煤硐室混凝土承载结构受围岩、水及压力的长期影响而变形破损严重,不能满足矿井正常生产需要为背景,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了214煤仓给煤硐室失稳破坏原因及煤柱高应力、水对给煤硐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应力作用下,硐室混凝土承载结构及围岩处于较大范围的剪切屈服状态,承载结构表面因围岩的强烈挤压而发生拉伸破坏;硐室底板炭质泥岩及根土岩遇水后的膨胀及弱化,会导致底板围岩的强烈鼓出,混凝土底板承重梁受底板围岩挤压而鼓出并几乎完全处于拉伸破坏状态,立柱也因受到挤压而发生强烈剪胀并完全处于拉伸破坏状态,导致了混凝土承载结构的整体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18.
富水岩溶矿床开采过程中,矿井的突水、涌水事故严重威胁着矿区的安全生产,制约着矿区的经济发展,实施防治水工程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矿床充水条件、岩溶导水带特点和岩溶矿床水害特点的分析,着重论述了实施防治水工程应采取的勘察与施工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措施,对类似地下水防治工程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上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华北煤电煤层底板太灰含水层富水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特定条件下可作为隔水层,为了准确确定底板隔水层厚度,预测底板突水危险性,结合新义煤矿首采区二1煤底板实际情况,运用物探、钻探等手段对其灰岩富水性进行探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矿首采区底板灰岩可作为隔水层,从而将底板隔水层平均厚度增加至54 m左右,运用突水系数法评价得出首采区大部分区域的突水系数均小于正常块段临界突水系数0.1 MPa/m,在前期底板注浆加固基础上可以实现安全带压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