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基于H.264/SVC的P2P内容分发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H.264/SVC和互联网P2P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复杂网络环境下的H.264/SVC视频流分发策略,设计了基于H.264/SVC视频流的P2P内容分发系统。该系统结合了H.264/SVC码流可伸缩和P2P易扩展的优点,实现了复杂网络环境下自适应视频码流传输,解决了异构终端间视频资源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华为海思Hi3516A进行视频编码压缩的过程中,针对其压缩码流仅支持本地保存和网络流媒体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以太网接口的H.264码流实时传输方案;Hi3516A视频编码端采用RAW _SOCKET原始套接字协议构建UDP帧,通过网口传输H.264压缩码流到FPGA平台;FPGA使用一片2 Gbit的DDR3作为数据缓存介质,保证网口速率的匹配和一次传输的H.264 Nalu包的完整性;利用USB2.0接口回传码流到PC进行功能测试;从模拟传输本地文件和实际传输视频两方面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模拟传输本地文件测试中,PC端网口发送55,844,864字节本地文件到本系统,USB上位机接收的系统返回数据大小与发送数据大小相同,证明数据传输完整;实际传输视频测试中,MilkPlayer软件播放USB上位机保存的码流文件,画面流畅,无卡顿及明显丢帧,使用FFmpeg软件解码码流文件,测试表明,数据压缩比均值达143:1,与系统设定值相比,存在4%左右的误差,USB上位机12h和24 h保存接收码流测试中,数据量分别达到22.3 GB和43.5 GB,码流文件播放效果良好;因此,此系统能实现H.264码流的实时传输,满足设计要求,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H.264标准的数据分类功能,提出一种数据的不平等保护策略。该策略利用信道的反馈信息预测信道丢包率,调整H.264视频码流各分类区的信道码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的提高视频码流的误码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蒋敏  周亚建  张斌 《软件》2013,(8):46-51
由于H.264标准视频提供了极高的压缩效率和更好的视觉质量,很快在数字视频格式中流行起来,因此基于H.264的视频版权保护和认证在不断增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视频标准的视频盲水印算法,算法针对H.264码流中I帧,通过读取码流数据得到原始宏块图像信息,在8*8的DCT块里选取中频的四个系数,以量化这四个系数的相对大小作为水印嵌入。这样的嵌入方式对系数的改动幅度小;同时系数之间关系相对稳定。这样不仅提高了不可见性,又保证了很强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多种攻击有很好的鲁棒性,同时能保持很高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视频信息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的混沌视频加密算法。利用流密码加密简单、运算速度快等优点,采用Logistic离散混沌序列对H.264/AVC标准的CAVLC(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变长编码)熵编码阶段的码流进行加密,并从算法的安全性、加密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加密算法在保证视频内容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改变码流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6.
李晨昊  卓力  李嘉锋 《测控技术》2019,38(1):106-110
针对H.264视频编码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模型。首先,从H.264码流中提取参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用于描述视频纹理复杂程度和运动剧烈程度,将其与量化参数相结合构成输入向量;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输入向量与主观评价打分(MOS)之间的映射模型,用于对H.264视频码流的质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模型得到的斯皮尔曼系数(SROCC)为0.9624,皮尔逊系数(PLCC)为0.9464,可以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盛怀亮  林涛 《计算机工程》2008,34(19):236-238
提出一种针对H.264标准的CABAC解码器的硬件加速器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高效的状态机和良好的SRAM组织结构,使平均解码速率达每周期1 bit,可以解码基于高档次的H.264码流,实现对高清码流(1 920×1 088)的实时解码,在中芯国际0.18 μm工艺标准单元库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面积占47 444门,工作时钟频率达196 MHz。  相似文献   

8.
根据H.264标准的数据分类功能,提出一种数据的不平等保护策略。该策略利用信道的反馈信息预测信道丢包率,调整H.264视频码流各分类区的信道码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的提高视频码流的误码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在拍摄全景视频时,摄像头往往仅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由于在水平移动中偶尔有轻微的上下抖动,以及传感器采集引入的噪声,直接对其进行H.264编码,编码效率不高。针对全景视频拍摄和H.264编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对全景视频高效的H.264编码方法,首先将原始全景视频合成一张全景图;然后再把全景图直接转换为标准H.264码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其编码,与直接编码原始视频相比,编码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H.264/AVC编码复杂度高难以实时应用的缺陷,在深入研究H.264/AVC中重要且耗时的帧间预测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宏块直方图分布信息的分层逐级预判的快速帧间预测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与H.264/AVC标准算法相比,在保持重建视频图像质量和输出码流结构的前提下,平均节省编码时间约70%,改善了编码复杂度与编码实时性,保持了H.264/AVC低码率的编码优势。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H.264/AVC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H.264 SVC的IP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扩展视频编码已成为国际上视频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联合视频组(JVT)也已标准化了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扩展可扩展视频编码(H.264 SVC)。首先概述了H.264 SVC的基本编码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H.264 SVC的IP网络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视频流在IP网络上的可靠传输,并且满足了不同用户对空间分辨率、帧率和视频质量的个性化需求等。  相似文献   

12.
CAVLC是H.264中熵编码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具有可挖掘的数据级并行特征,但同时具有较强的串行特点。本文分析了CAVLC的程序特征,提出了CAVLC的流式实现方法,并在流处理器STORM-1上进行了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满足实时高清H.264编码的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线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的应用,流媒体的实时高效传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视频传输系统模型入手,分析了最新视频编码标准H.264在算法上的层次结构特点以及音、视频实时传送协议RTP的高效性。并且随着适合H.264流的RTP载荷格式的提出,基于RTP的H.264流媒体无线传输渐渐地得到应用。本文成功实现了一种基于RTP的H.264传输算法,实验通过了TD330无线3G模块测试,并且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实现了低时延、较小丢包率的打包算法。  相似文献   

14.
立体视频是今年来视频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未来视频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立体视频点播系统的结构框架,简要介绍了H.264视频编码标准,给出了基于H.264的立体视频编码方案,设计了立体视频的传输方案,最后实现了一个基于简单网络环境下的立体视频点播系统。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编码的高视频质量、高编码速度、高压缩的嵌入式流媒体摄像头系统.该系统利用CMOS Sensor 采集图像,通过H.264编码器实现视频压缩,且将uCLinux 移植到ARM7TDMI 核的CPU 芯片内,实现嵌入式流媒体摄像头.  相似文献   

16.
以视频监控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为背景,介绍了如何在Android平台上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在对Android操作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ndroid的流媒体监控方案,此方案通过移植X264开源库,实现了Android视频的H.264编码,并通过双缓冲文件搭建流媒体服务器对实时视频流进行发布。通过对系统的测试,指出了值得改进的方向,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手机电视系统必须能够适应网络和客户端的异构性、无线信道的多变性等特点.提出一种手机电视系统SMTVS,流媒体服务器在不同码率的H.264视频流之间进行切换以适应网络状况的变化;代理服务器之间构成一个内容分送网络,视频数据通过应用层组播的方式传输到各个代理服务器,降低了服务器的负载,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代理服务器接收到视频数据之后,针对无线链路的状况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发送到客户端,以适应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客户端根据网络状况来动态调整播放速率,避免显示缓冲区下溢和上溢.通过流媒体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客户端的协作,实现了视频数据在无线信道上的自适应传输.  相似文献   

18.
针对Live555开源项目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并初步实现了一个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在LiveMedia类库中新增了WebcamFrameSource类和Webcam Ondemand MediaSubsession类,实现了实时接收和转发H.264码流的流媒体服务器;同时增加了视频采集和H.264编码部分,实现了实时采集、编码和传输的流媒体传输系统.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有助于解决在网络上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延时和不同步等问题,从而可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High coding dependencies among video frames suffer from vulnerability to packet loss, which impacts the playback quality of video streaming.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PEG4/H.264 encoding methods, we propose a simple and low-complexity XOR-based FEC frame loss recovery scheme. Within an entire Group of Pictures (GOP), the proposed scheme shows the ability to recover simultaneously I-frame loss and one P-frame loss. The high frame loss resilience improves the playback QoS of compressed video streaming.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has 72.7%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han no frame loss protection in term of full GOP frames successful decoding rate.  相似文献   

20.
联合H.264和多码率Turbo码的无线视频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无线视频流联合信源信道编码传输的具体方案,结合H.264视频编码,对其进行合理数据分割后采用UEP技术,并联合信道设计了一个支持信道UEP的多码率Turbo编解码器,同时把Turbo编码与type-Ⅲ 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结合以达到更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这种设计方法可进一步优化系统在恶劣的无线信道下的链路吞吐量和取得更好的视频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