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木材的燃烧性能研究--锥形量热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锥形量热计(Cone Calorimeter)对多种木材在阻燃处理前后的燃烧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木材在阻燃处理前后燃烧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经阻燃处理的材料其热释放速率显著降低,推迟了燃烧波峰出现的时间,因而可以安全应用于建筑室内。而普通的木材由于热释放速率大而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研究还发现普通木材燃烧都会形成两个波峰。锥形量热计能精确测量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烟密度等数值,对于研究材料的燃烧性能和正确使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真空加压浸渍技术应用到樟子松木材阻燃浸渍研究中,利用真空加压浸渍技术提高难处理材樟子松木材的载药率,增强樟子松木材的阻燃性能。选用FRW木材阻燃剂配制阻燃剂溶液,樟子松木材为研究试样,以不同条件下的真空加压浸渍处理法和常压浸渍处理法阻燃处理樟子松木材试样,研究真空度、真空时间、加压压力、加压时间等因素对樟子松木材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樟子松阻燃木材处理工艺为:真空度0.1MPa、真空时间10~20min、加压压力0.6MPa、加压时间20~30min、阻燃液质量分数10%。并对比不同载药率的樟子松木材试样的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总产烟量(TSP),得出其最佳载药率为11%~12%。  相似文献   

3.
使用烟密度、氧指数、水平垂直燃烧、单体燃烧等试验方法,分别对未经阻燃处理、经过饰面型防火涂料或阻燃剂处理、成品阻燃饰面板试件进行试验测试。分析了木材燃烧性能试验的数据、方法和工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应如何进一步规范木材燃烧性能的评价方法和研制阻燃木制品。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木材和竹材及其人造板广泛应用于建筑、家俱等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际使用的需要,人们对这些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年来,人们对于木材的防腐研究得较多,而对木材的阻燃却研究较少。木材阻燃(又称木材防火、滞火等)就是将木材以特殊的化学药剂进行处理,提高其耐燃牲,使之不易燃烧;或者当木材着火后,使火焰不致沿材料表面蔓延,或当火源移开后,材面上的火焰立即熄灭。所使用的化学药剂称为阻燃剂、防火剂或滞火剂。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木材阻燃工业早已成为木材加工工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阻燃  相似文献   

5.
CS/h-BN/APP层层自组装涂层阻燃杨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杨木的阻燃性能,利用带正电性的壳聚糖/六方氮化硼(CS/h-BN)聚电解质溶液,以及带负电性的聚磷酸铵(APP)溶液,基于层层自组装(LBL)技术,通过两聚电解质溶液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在木材表面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CS/h-BN/APP薄膜涂层.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均匀分布在木材表面,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涂层阻燃木材试件的热释放速率、烟释放速率显著降低,第2放热峰出现时间晚于未处理木材试件,且在燃烧过程中的残余物质量始终高于未处理木材试件,完全燃尽时间则比未处理木材试件多出约100s,阻燃效果随着自组装涂层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涂层阻燃木材试件的CO、CO_2气体生成量明显降低,表明阻燃涂层能有效降低木材烟气及毒性气体释放;涂层阻燃木材试件较未处理木材试件更好地保持了木材本身的结构,显示出了良好的抵抗火灾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
<正>生物质炊事取暖炉是高效、环保、节能的半气化炉,采用生物质作为燃料,燃料在炉膛内气化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二次供氧状态下再次燃烧,实现生物质的充分燃烧,达到提高炉具热效率的效果;同时,减少烟尘排放。本炉具的核心技术为实用新型专利《彝家锅桩炉具》(专利号为ZL201120488433.8),通过半气化方式燃烧,能提高热效率和燃尽率,烟尘通过  相似文献   

7.
木材浸渍阻燃处理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取木材浸渍处理工艺,使用磷系、氮系、卤系、无机化合物等阻燃剂对木材进行处理,并对其阻燃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氯化镁与硫酸铵通过二次浸渍处理工艺,木材可以获得较好的阻燃效果。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氯化镁—硫酸铵阻燃体系二次处理木材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得到了最优工艺条件:浸渍温度为60℃,氯化镁溶液质量分数30%,硫酸铵溶液质量分数40%,在常压下分别浸泡12h。  相似文献   

8.
唐辉 《浙江消防》2005,(6):37-38
木材在建筑业中广泛应用。但其固有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在国家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其火灾危险性列为丙类,即可燃固体,而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其燃烧性能等级为B2级。即可燃性,若不经阻燃处理,则不能作为建筑顶棚的装修材料,在墙面装修使用中也受到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9.
木材是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木材极易燃烧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所以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是当今国内外都在研究的问题。国外对木材阻燃处理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如在粘合剂中添加红磷和卤化物以制造难燃胶合板,用含氯化镁和烷基苯酚聚乙二醚水溶液浸渍木材等,阻燃效果显著,并作为防火材料  相似文献   

10.
基于CHEMKIN软件的绝热燃烧相平衡模型,模拟甲烷、乙烷、丙烷在绝热状态下的燃烧实验,分别获得相应条件下的绝热温升和绝热压升。随着可燃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绝热温升和绝热压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将绝热压升为0.32MPa时对应的可燃气体浓度作为该体系的爆炸下限值,通过计算获得三种气体的爆炸下限值,并与文献值进行对比,吻合程度较好。利用该模型对含氮混合气体的燃烧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惰性介质氮气对爆炸反应的抑制机理,并利用压力判断准则计算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值。预测值与文献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54%,平均绝对误差为0.274%。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绝热燃烧相平衡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单一体系和含氮混合体系等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  相似文献   

11.
化学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等危险性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保存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物品。一般来讲,化学危险物品在夏季易发生事故,冬季的气候条件同样能引起化学危险物品的诸多危险。 首先,应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在冬季,尤其在北方,气温较低,人们为了御寒,在生产、储存场所,经常把门窗关闭得严严实实, 使现场通风条件较差,而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液体在此条件下仍会挥发,这就会使其局部范围内积聚,在空气中可燃气体成蒸汽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时,遇…  相似文献   

12.
木材广泛用于室内装修,做各种家具,但在加工之前,需经烘房进行干燥处理。然而在烘烤时,时有火灾发生,加强木材烘房的安全防火已势在必行。烘房烘烤木材时存在的火灾危险性:(一)木材在烘烤时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开始时木材仅蒸发出水份,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时,木材已呈略干状态,继续加热温度进一步升高,当温度达到250C--300℃时,木材便挥发出大量的可燃气体,如甲烷、氢、一氧化碳和木焦油等。如果烘烤时间控制不住,随着烘烤时间的增长,可燃气体浓度会升高,达到一定浓度会自燃而引燃木材发生火灾。(二)木…  相似文献   

13.
以离子交换辅助共沉淀法合成单斜晶系MgAl_2(OH)_8类水滑石结构材料,以此为基体按一定比例掺杂聚磷酸铵获得水滑石/聚磷酸铵复合阻燃材料。采用XRD、SEM、TGDTG等方法进行了材料物性表征,并通过阻燃性能分析考察了各组分在材料阻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阻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水溶性聚磷酸铵的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氧指数指标;非水溶性聚磷酸铵的加入,以及离子交换辅助合成的小粒径水滑石基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续燃时间,有利于减少无氧燃烧时可燃气体的生成和有毒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所谓气态可燃混合物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同空气(包括纯氧气等助燃气体)形成的可燃混合气体。众所周知,聚集在一定空间内的气态可燃混合物被着火源点燃后,火焰会迅速向周围未燃的气态可燃混合物传播,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或爆燃。爆炸或爆燃是较为通俗的说法,如果按照火焰传播的机理来分析,上述气态可燃物的燃烧现象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缓燃,缓燃火焰锋面是通过自由原子,自由基、离子、电子、光子等活化中心的传热和扩散一层一层地传播开的,其传播速度低于  相似文献   

15.
材料的阻燃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阻燃,实质上是延缓、抑制燃烧的传播,减少热引燃出现的概率,是一种从根本上抑制、消除失控燃烧的技术。阻燃剂是能够保护材料不着火或使火焰难以蔓延的化学物质。阻燃剂之所以具有阻燃效果,是因为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能起到如下作用:(1)捕捉自由基。根据链锁反应理论,燃烧能够阻止或延缓火灾的发展,往往用阻燃剂对易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使易燃材料转变成难燃材料或不燃材料;或仅炭化而不着火、不发烟:或者虽炭化、着火和发烟,但燃烧难以扩展。如可对塑料、木材、高分子化合物等材料进行处理等。阻燃剂主要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五、七主族…  相似文献   

16.
将聚磷酸铵(APP)的高效阻燃特性与硅凝胶的吸附和催化转化特性有效结合,有可能实现木材在火灾条件下的不燃烧、不冒烟.通过真空-加压浸注和真空干燥法制备的APP硅化泡桐木载药率达到20.2%(质量分数),在锥形量热试验过程中没有点燃,760℃灼烧下不燃烧,总热释放量稍高于APP阻燃泡桐木,总烟释放量和CO产量远远低于未处理泡桐木和APP阻燃泡桐木.结果表明:APP硅化泡桐木中原位生成的APP-硅凝胶体系不仅对木材具有很好的阻燃作用,而且对火灾烟雾毒气具有极好的转化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阻燃是关系人们日常消防安全的重要技术。与此相关的阻燃剂科学目前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它与燃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焰燃烧的发生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而阻燃剂针对不同的燃烧,其阻燃主要通过冷却、稀释、形成绝热层和终止自由基链反应等途径来实现,其中前三种为物理途径,后一种为化学途径。 (1) 冷却机理 利用阻燃剂热分解的吸热反应和热分解生成不燃性气体的汽化热冷却物料,使之温度降低,进而减少可燃性气体挥发量,最终破坏物质的持续燃烧条件,达到阻燃的目的,Al(OH)3、Mg(…  相似文献   

18.
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容量小、吸水率低等优点,尤其是膨胀聚苯板(EPS)是用于外墙保温最通用的材料之一。但由于其属于可燃类材料,易燃,并且在燃烧后容易产生熔融滴落,受热后也容易产生形变,一旦施工管理不善,容易引起火灾。通过对膨胀聚苯板(EPS)的包覆改性,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热固型高阻燃膨胀聚苯板(以下简称"热固型EPS"),并对其制造工艺及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塑料的阻燃     
随着塑料在建筑及建筑设施上的普遍应用,对其阻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越来越苛刻,因为大部份建筑物的火灾是由所用塑料本身的阻燃性能不佳所引起的。目前通用的大部份塑料(聚合物)都是可燃的,而且其燃烧过程又十分复杂。燃烧主要取决于聚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同时也取决于某些物理因素。如果塑料燃烧降解时会产生可燃性单体(如聚苯乙烯),则它的可燃性更为严重。业已发现,如果聚合物分子链上含有不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可燃气体转化率是指完成燃烧反应的可燃气体体积与供给的可燃气体体积之比,它表示燃烧过程进行的完全程度,也可称为燃烧效率。一般的燃气燃烧过程系热力着火,燃烧温度高,燃烧反应速度快,只要空气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