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已有的负载平衡算法和现有并行渲染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PC集群的sort-first系统的负载平衡策略,建立了负载平衡的实施标准体系DistributLoad,文中详细介绍了该体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随机Petri网理论给出了一个集群应用软件负载平衡系统的抽象模型,通过细化其中的本地节点处理部分对3种集群动态负载平衡的调度策略和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对负载平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大部分应用系统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的结论.这些结论是:(1)无论是静态负载平衡还是动态负载平衡都能提高集群系统的性能,动态负载平衡会得到更好的性能;(2)在动态负载平衡算法中除了要考虑系统中最重要的等待队列--应用队列外,还要考虑数据库队列;(3)异步体系架构将任务切分到各处理子系统中,有助于将各子系统负载数据综合到负载向量中,能够更准确地衡量系统负载、提高负载平衡系统的性能,优于同步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区结构网格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并行处理的难点是多个网格数据块在计算资源上的高效合理分配,以实现大规模并行环境下的负载平衡。本文围绕负载平衡问题,介绍了 CCFD 软件开展的一些工作,包括:1. 面向结构网格的双层图剖分策略,通过细层图剖分环节考虑计算量和通信量的负载平衡;2. 建立可细分的重叠网格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建立了重叠网格系统的双级负载平衡模型。算例验证表明,所采用的负载平衡策略在大规模并行环境下能获得较高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负载平衡技术可能产生负载平衡假象问题,提出一种层次式负载平衡技术.该技术在对APs结构进行层次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合适于一路的候选MN的选择,实施负载平衡,使得负载平衡由区域的平衡扩展至整个系统的平衡,从而消除了负载平衡假象问题,提高了系统的负载平衡指数和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分层负载平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系统性能的负载平衡策略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在分析负载平衡调度问题现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规则的分层负载平衡调度模型[10]的基础之上,设计、实现了一个分层负载平衡调度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动态调度与静态调度相比,分层负载平衡调度系统具有较好的问题求解效率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负载平衡功能是P2P系统对于传统C/S结构体系的显著特点之一.P2P系统可以利用网络中多个可用资源服务提供实体来为请求者提供服务,从而显著降低单个节点上的负载,达到保证服务质量的目的.在已有的P2P系统的环境中探讨由于使用了导向搜索产生的系统网络负载平衡问题,并介绍了根据底层系统的特点采用的动态标价方案的原因、原理、性能模拟测试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中数据库应用的发展,使得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负载平衡问题突显出来。目前大多数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没有负责平衡功能,其负载平衡依赖于操作系统的负载平衡机制来解决,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系统负载的评价粒度细小和负载转移的开销增加。讨论了动态负载平衡策略的要素,针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负载平衡问题,提出了以事务队列长度作为负载评价标准,并给出了一个动态负载平衡策略及算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负载平衡是集群计算机并行计算的核心问题。该文在研究了多种非实时并行系统负载平衡算法后,根据实时集群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任务分配表的负载平衡算法,并对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实现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当前分布式系统负载平衡算法存在问题:1)算法建立的系统中各节点角色固定,系统不具有自适应性;2)算法的通用性不高;3)负载迁移任务巨大,且负载平衡周期过长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混合式负载平衡算法。首先,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系统接收模型。模型将系统任务分为三层:接收层、处理层和存储层。在接收层使用了自定义的通信协议提高系统的接收性能。然后,负载平衡算法采用随机负载迁移策略,根据系统中节点的负载状态,对负载任务进行随机迁移。通过这种策略解决负载平衡周期过长和负载回迁问题。最后,通过分布式控制节点选择策略,使系统中节点具有自适应性。实验结果显示,在百万数据源以下,系统各层平均延迟处于毫秒级,系统负载平衡平均耗时在3 min以下。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负载平衡机制具有周期短、任务响应迅速等特点,能够提高分布式系统的接收性能。  相似文献   

10.
网格环境下负载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Internet上网络应用和网格技术的飞速发展,负载平衡的研究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新的技术、概念和方法提供了更新的环境来研究和发展负载平衡系统;结合网格和负载平衡两种技术,依据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网格数据服务接口模型和网格服务资源框架,研究了在网格环境下的负载平衡实施,提出了一个负载平衡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针对负载平衡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信息分发收集过程和有效的负载估计算法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由交换机连接的双机(或多机)负载均衡集群系统,将负载均衡功能转移到真实服务器节点上,从而不需要单独的负载均衡器节点,而且服务器节点之间互为备份,在一个节点失效后,另外一个备份节点将接管其工作,从而构建一个不需要负载均衡器的Linux高可用负载均衡集群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主机集群负载均衡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主机系统的在线扩展,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文章主要介绍主机集群系统中有关负载均衡的若干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数据与应用处理分离、客户服务分摊等静态均衡技术,以及交易分流等动态均衡技术,实际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两级元数据服务器机群文件系统的负载平衡策略,高级元服务器依据与二级元服务器性能最密切相关的负载信息将任务快速分配,在存储文件时,提出了一种能正确反映各存储节点I/O流量和存储量的方法:计算文件热量值,并据此对待存文件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缩短了任务执行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应用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个多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负载均衡能力为各个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一系列的安全保障.分析了在应用程序服务器上实现动态负载均衡的关键需求.设立多个负载均衡协调器实现负载均衡的分布性,以防止单点失误.采用多种负载均衡算法来提高负载均衡的效率.具备有较好的位置和访问的透明性,能将客户的请求透明地分发到后端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上处理.具有容错性和灵活性,能从错误中自动恢复过来.  相似文献   

15.
????  ?????????????? 《计算机工程》2007,33(16):175-79,8
提出了一种两级元数据服务器机群文件系统的负载平衡策略,高级元服务器依据与二级元服务器性能最密切相关的负载信息将任务快速分配,在存储文件时,提出了一种能正确反映各存储节点I/O流量和存储量的方法:计算文件热量值,并据此对待存文件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缩短了任务执行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传统的混合服务器差异节点负载均衡调度方法存在调度效果差、负载均衡度低、执行作业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云平台下混合服务器差异节点负载均衡调度方法。依据提取的混合服务器差异节点负载目标特征,采用自然数编码方式,设置染色体的路经以及长度个数,对差异节点编号,将所有节点都作为一个目标特征内的染色体,以此检测云平台下混合服务器的差异节点负载情况;利用基于线性的时间序列方式,构建负载模型,根据BP神经网络信号的前向传播和误差反向传播对负载计算,通过负载均衡调度策略实现差异节点负载均衡调度。经过实验证明:所提方法的负载均衡调度效果较好,负载均衡度较高,缩短了系统执行作业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曙光机群文件系统DCFS负载平衡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机群文件系统(ClusterFileSystem)已经成为打破I/O瓶颈的重要工具。文章着重研究了曙光机群文件系统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平衡策略,并介绍了其实现机制,其中着重介绍了DCFS中优化文件分布FLO(FileLayoutOpti-mization)基于环的负载平衡维护结构RLA(RingbasedLoadbalance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8.
翁华明  尤晋元  唐新怀 《计算机工程》2003,29(15):80-81,117
中间件主要为解决分布计算环境中异构系统所引起的种种问题而设计。该文介绍了联机事务处理中间件的实现,特别讨论了,所用到的消息队列通信、数据依赖路由及负载平衡的实现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检查点机制在现代并行分布式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inux的检查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它对系统容错、进程迁移和动态负载平衡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