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不锈弹簧钢丝牌号选择 3.1耐蚀性能与化学成分 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是不锈弹簧钢丝的基本特性,但由于腐蚀的种类不同,不锈弹簧钢丝牌号也很多,如果选择不当,仍然无法避免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各国不锈弹簧钢丝使用现状,以及我国不锈弹簧钢丝标准的演变和使用状况的变化。着重描述了奥氏体不锈弹簧钢丝的牌号、性能和生产工艺,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数据,目的是架设一座连接生产和使用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2不锈弹簧钢丝标准不锈弹簧钢丝现行国家标准及国外标准见表2。在发达国家不锈弹簧钢丝使用范围广泛,在家电、装潢和日用品领域有完全取代碳素弹簧钢丝的趋势。我国不锈弹簧钢丝目前主要用于家用电器,仪表、化工机械和军品等少数领域,年表观消费量仅3万吨左右,相对而言使用牌号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4.
2.2GB/TXXXX-2009《不锈弹簧钢丝》 不锈弹簧钢丝国家标准是以IS06931-1-1994(E)为基础,参考日本JISG4314—1994标准、美国ASTMA313—03,并结合各行业实际使用牌号和技术要求制定的,是不锈弹簧钢丝的通用标准。  相似文献   

5.
5不锈弹簧钢丝的其他强化途径 铁素体、稳定奥氏体、较稳定奥氏体和亚稳定奥氏体不锈弹簧钢丝主要靠冷加工强化,钢丝交货状态一律为冷拉状态。半奥氏体(半马氏体)和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弹簧钢丝具有多种强化途径,马氏体不锈弹簧钢丝全部依靠相变强化,两者交货状态都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特殊钢》1982,(4)
不锈弹簧钢丝生产工序复杂,周期长,影响钢丝性能的因素很多。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和试验研究认为,提高不锈弹簧丝性能的三大工艺环节是:①钢的化学成分和盘条表面;②钢丝的热处理工艺;③钢丝的冷拔工艺。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和试验研究,基本掌握了高强度不锈弹簧钢丝性能变化规律。我厂在生产抗拉强度为150-200公斤/毫米~2的1Cr18Ni9Ti弹簧钢丝时,采用如下生产工艺:①钢的合碳量为0.08-0.11%,Ti/C应大于5.5;②钢锭表面经砂轮修磨,锻坯扒皮和精选盘条表面以及采用高表面质量钢丝生产方法;③钢丝直径≤φ9.0mm的半成品和成品前,在连续炉固溶处理;④钢丝冷  相似文献   

7.
“304”是美国的不锈钢牌号,我国与之对应的牌号是06Cr19Ni10)。该钢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蚀性能,优良的冷热加工成型性能,较好的低温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能。为了满足某些特定条件的使用要求,弥补性能上某方面的不足,发展出了一系列“304”的衍生牌号。表1~表6分别列出了ASTM、JIS、GB、ISO、EN不锈钢标准中304及其衍生牌号的牌号对照及各牌号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2.4 我国不锈弹簧钢丝标准演变及新国标解读 我国不锈弹簧钢丝的使用是从军工产品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使用的是从苏联引进的1Cr18Ni9Ti弹簧钢丝,同时将苏联标准直接转换成企业标准。70年代引进“斯贝发动机”全套技术资料,开始推广使用英国BS S205标准中的1Cr18Ni9弹簧钢丝。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相似文献   

9.
4.3热处理工艺 (1)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是奥氏体不锈弹簧钢丝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固溶处理的目标是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使钢丝具有最高强度和最大的冷加工塑性。对于Cr-Ni奥氏体钢,1050℃就能使钢中碳化物、氮化物等全部溶入奥氏体中,淬水后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0.
张艳和  龚洪海 《特殊钢》1993,14(2):50-51
1.前言弹簧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常出现断丝现象,往往呈现典型的杯锥状断口形式,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找出杯锥状断口产生的原因,减少断丝造成的损失,我们对这种以杯锥状断口形式断裂的钢丝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介了为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生产的高强度1Cr18Ni9Ti不锈弹簧钢丝的工艺研究过程,指出了从冶炼到冷加工各工序的工艺要点及提高1Cr18Ni9Ti弹簧钢丝强度的方法。研究表明,钢中碳含量和拉拨时的总压缩率是影响钢丝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碳含量须控制在0.06% ̄0.09%,总压缩率应〉92%。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弹簧钢丝疲劳断裂的实例及弹簧疲劳断裂的主要形式,分析了造成碳素弹簧钢丝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从表面脱碳、钢丝表面损伤、夹杂物、钢丝残余应力4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四大因素的确定和改善措施的制定使生产实际中钢丝疲劳性能得于改善。  相似文献   

13.
化学成分对钢的脱碳敏感性有较大影响,本次对河钢石钢2019年生产的三个牌号弹簧钢LPD51-2、LPD55-2、51CrV4进行统计分析。选取的三个牌号弹簧钢在Nb、Mo、Mn成分上存在差异,其余成分相同或相近。在轧制加热工艺相同的条件下,三个牌号弹簧钢的脱碳超标率最高相差近20%,且LPD55-2、51CrV4的加热时间对其脱碳超标率影响较大,成线性关系,LPD51-2的加热时间对其脱碳超标率影响较小。最后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添加少量的Nb和Mo,降低了钢的脱碳敏感性,少量的Mn对脱碳敏感性几乎不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遍及全球的生产企业的发展,造成不锈钢名称和牌号种类繁多的命名方法。 不锈钢始于1912年,三个国家的冶金专家意外地发现铁加入合金可以不锈。1904-1911年期间欧洲对铁铬和铁铬镍耐蚀合金进行了理论研究。1912年英国谢菲尔德Brown Firth实验室的Harry Brearley和德国埃森Krupp实验室的Eduard Maurer和Benno Strauss都在进行不锈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汽车悬挂弹簧钢丝60Si2CrA工艺流程、生产工艺和检验结果,并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我厂95和96年生产的60Si2CrA剥皮材在非金属夹杂物、气体含量、晶粒度、石墨碳、组织以及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机性等性能和质量,为我厂进一步提高悬挂弹簧钢丝60Si2CrA性能和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ASTM不锈钢棒材与型材标准共约 13个。其中 ,ASTM 4 84 A4 84M为棒材与型材的通用技术要求 ,规定了有关不锈钢棒材与型材的术语定义 ,钢材的生产方法与交货状态 ,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尺寸、外形及重量等内容 ,是不锈钢棒材和型材产品均要满足的条件。其它标准为不同棒材或型材的具体技术要求 ,包括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试验方法等。根据这些标准的规定 ,分项综述如下。1 牌号及化学成分用于生产棒材与型材的不锈钢牌号有 12 0多个(限于篇幅 ,具体牌号及化学成分请参见ASTM标准 ) ,其中通用棒材与型材标准列入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生产和工艺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从熔炼到冷加工各工序工艺因素对成品钢丝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提高0Cr17Ni7Al弹簧钢丝性能稳定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GB/T 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我国首次制定,规定了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术语及定义、确定化学成分极限值的一般准则、143个牌号及化学成分,并以附录形式给出了部分牌号物理性能参数、各国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对照表以及各牌号适用的产品形状及标准.本文介绍了该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原则,对主要内容及编制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并对标准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不锈专刊》定于12月发行。《中国钢铁业》和《不锈专刊》编辑部诚邀广大有志于提高我国不锈钢生产、应用水平并乐于将本企业不锈钢生产、技术进步、质量提高和不锈钢使用经验介绍给国内外读者的有识之士投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汽车悬挂弹簧钢丝60Si2CrA工艺流程、生产工艺和检验结果,并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我厂1995年和1996年生产的60Si2CrA剥皮材在非金属夹杂物、气体含量、酸溶铝、晶粒度、石墨碳、组织以及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机性等性能和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悬挂弹簧钢丝60Si2CrA性能和质量提供可靠依据。d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