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给出了点对多点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间的允许干扰容限,建立了机助EMC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由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和天大无线电厂联合开发的“点对多点微波通信机助工程设计系统”。该系统技术方案先进,具有投资省、功能多、设计快、适应范围广、操作方便等一系列特点,是进行点对多点通信工程设计的现代化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3.
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一点对多点(PMP)微波通信系统市场主要供应商及所提供的设备,并根据供应商提供的销售统计资料对目前的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市场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结合公用通信网及专用通信网建设资金特点,对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的未来市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光纤通信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带宽,而高性能CPU以及对数字音频和视频的支持极大地拓宽了网络的服务范围。近几年,视频点播VOD、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和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接踵而至,这些应用均要求点对多点的技术支持。因此,设计一种经济高效的支持点对多点的ATM交换系统对下一代高速网络将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对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提出的基于空分的点对多点ATM交换技术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IP多点广播和路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多点广播技术使得在其上能够实现许多新型的应用,并且能够减少网络拥塞以及处理的开销。本文介绍了 IP多点广播的技术和机制,讨论了IP多点广播、IGMP协议以及多点广播路由技术。最后详细描述了一个在 Mbone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多点广播路由协议 DVMRP。  相似文献   

6.
多点触摸人机交互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硬件、软件、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4个方面对基于光学的多点触摸技术进行了综述.硬件部分主要介绍了硬件系统结构,搭建光学多点触摸系统的5种技术以及搭建大尺寸多点触摸屏时所要使用的投影技术.软件部分首先介绍了如何从硬件平台获取触点信息,然后介绍了手势识别的相关内容,给出了多点触摸软件框架并对触点信息如何通过TUIO协议传递给上层应用程序作了说明.最后对多点触摸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IP多点广播是一种新兴技术它以传统的TCP/P网络为载体具有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数据空付能力为网络实时多媒体传输和批量数据传输提供了解决手段。本文简实介绍了IP多点广播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重点分析了它的工作机制包括多点广播地址构造、Internet组管理协议和路由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视觉的多点触摸基本技术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婷  王锋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10):138-140,144
高性能的图像处理技术是基于视觉的多点触摸技术的关键,对于特征点的检测和跟踪是完成多点触摸系统的基础.文中主要介绍了几种算法用来解决特征点的识别和跟踪的问题.首先,图像轮廓变换算法用来分析手指与屏幕的接触区域,以及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计算算法确定特征点的中心坐标;再次,最小距离优先(MDF)算法对在两个相邻图像中的相应的特征点进行识别和跟踪,为随后的事件检测和手势识别提供了前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性能满足多点触摸系统的实时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卉  谢建  秦肖臻  汪秉文 《微机发展》2006,16(8):122-124
为了解决内河航标船发生碰撞实时远程监控的问题,笔者利用超声波雷达测距技术和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结合基于轮询机制的点到多点的通信协议,设计了一种包括多个远端模块和一个中心模块的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此套系统能即时检测船只发生的碰撞,并在中心机房的PC上实时显示状态以及声光报警。目前此套系统已经在某内河航标船上得到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该系统经过较小的修改可适用于其他实时性要求较高、数据量不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种无线多点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内河航标船发生碰撞实时远程监控的问题,笔者利用超声波雷达测距技术和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结合基于轮询机制的点到多点的通信协议,设计了一种包括多个远端模块和一个中心模块的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此套系统能即时检测船只发生的碰撞,并在中心机房的PC上实时显示状态以及声光报警。目前此套系统已经在某内河航标船上得到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该系统经过较小的修改可适用于其他实时性要求较高、数据量不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赵海洋  李康  孔繁敏  王凌云  刘炜 《计算机工程》2000,26(10):148-149,174
介绍了一种微波通信网络集中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讨论了监控中心计算机与微波站之间的通信协议,并且详细介绍了监控数据的处理算法以及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数字微波通信的原理,并给出了利用PLC实现通信系统的方案设计。同时对该系统的硬件系统进行描述,给出了软件实现方法,并增加了通信校验和看门狗功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空间探测活动中,随着单模态遥感器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以及太空探测与开发的要求日益迫切,综合性遥感器逐渐成为发展的一个热点。所谓综合性遥感器,就是由多种遥感仪器组合为一个系统,相互间协调工作,实现多方面资源的共享,而其关键就在于控制与通信系统。结合实际工作,就一种多模态遥感器的主控与通信系统(M3RS-CC)进行整体性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的空间探测活动中, 随着单模态遥感器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 以及太空探测及开发的要求日益迫切, 综合性遥感器逐渐成为发展的一个热点。所谓综合性遥感器, 就是由多种遥感仪器组合为一个系统, 相互间协调工作, 实现多方面资源的共享, 而其关键之一就在于控制与通信系统。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 就神舟4 号主载荷多模态遥感器的主控与通信系统( M3RS-CC) 进行整体性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向散射通信系统构建及组网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对多级指挥和多阵地联合作战的需求日益迫切,所以尽快发展多向散射通信系统也成为重申之重。相比于点对点散射通信系统,多向散射通信系统集成度高、通信链路数量多、组网灵活、自动化程度更高,因此研究多向散射通信系统成为一个重要工程技术研究方向。通过采用设备物理叠加的方式构建多向散射通信系统,并讲述了多向散射通信系统的组网形式。  相似文献   

16.
高可信仿真是数字微波领域的有效的预先研究技术途径,通过对SDH微波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还能够更多地了解微波系统的规律,有助于解决微波通讯中的关键问题。通过仿真技术的采用,可对在原本微波系统基础上进行高效的特性分析和提升,并可利用仿真设计新的系统,大大降低研制成本和周期,提高工程化效率。本文介绍了SDH微波通信系统的仿真和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它在传输系统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微波监控远程传输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防火系统的组成及方案实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波/散射通信链路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微波/散射通信对抗设备采用升空平台的必要性。针对机载平台,研究了对微波/散射通信信号进行侦察干扰的可行性,提出了机载微波散射通信对抗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可能采取的技术方案,对该方案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分集接收技术在大容量微波通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1+1热备份微波通信系统为例,讨论了在其硬件基础上增加空间分集的实现方法,比较了与传统分集实现方法的异同,同时给出了最佳合并调制解调器的设计和工程实现,并测试了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在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下均达到了空间二重分集最佳合并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