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高速熔铝炉是我厂铝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中主要设备之一。该炉分为冲天炉和保温炉两个部分。铝块从冲天炉炉口加入,经加热后由熔化室流至保温炉,然后一次浇铸成型,喂入轧机连续轧制成铝杆。该设备采用城市煤气加热。在冲天炉内装有流量为220米~3/时的高速烧咀3只,熔化室内装有流量为120米~3/时的平焰烧咀1只,在两台保温炉中各装有流量为50米~3/时平焰烧咀2只。冲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4×4 m封头加热炉为用于各类容器封头钢板加热的煤气炉,供2000/5000 t水压冲压,最高使用温度为1 050 ℃。改造后,要求其最高使用温度达到1 200 ℃。现用燃料是发生炉煤气,发热值1 350 kcal/Nm3,要使该炉在原基础上提高150 ℃是很困难的。因此,对该炉进行了如下技术改造。 2 具体改造措施 2.1 烧嘴及燃烧系统的改进 该炉选用4个高速调温自控烧嘴,每只125万kcal,交叉布置在炉子两侧墙上,确保燃烧后热气流循环充满炉膛有效加热区,保证了该炉温度场的均匀性。 (1) GSQ型高速调温自控烧嘴是新型高效燃烧设备,由燃料喷口、燃烧…  相似文献   

3.
<正> 冲天炉是铝杆连铸连轧生产线的重要设备。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是确保生产、提高生产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方面。上海电缆厂经过多年摸索,最近把 PA-80-1型耐高温胶粘剂用于冲天炉内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关情况如下:上缆厂冲天炉的最大炉膛直径为1.5m,炉高18m,加料口至炉底距离7m。采用三个150m~3的高速烧嘴,一个100m~3的平焰烧嘴,燃料为城市煤气。冲天炉的主要问题是炉壁温度不均匀,由于炉底直接受到火焰冲击,其温度最高约1000℃;随着炉底堆料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北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高速混床投运时出现炉水pH值降低的现象,通过试验和分析,认为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混床树脂混合不均导致的树脂交叉污染及在碱性水工况下运行时氯离子的释放,并提出非100%投运高速混床和更新树脂等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凝结水精处理高速阳床氨化运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凝结水精处理高速阳床氨化运行的原理,查找榆社电厂高速阴床漏氯和炉水电导率升高的原因,明确了阳床氨化运行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进串联式高速阳、阴床出水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超高压机组成批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形势大好。为了从锅内和炉外水处理等方面使水汽品质能尽快符合超高压机组的要求,从而确保大机组的满发和安全经济运行,几年来我所与有关单位,配合国内一些电厂进行了超高压汽包锅炉的水工况、改善蒸汽品质、炉外水处理和测试方法等的试验研究工作,并  相似文献   

7.
一、夹心风燃烧器在燃用贫煤锅炉中的应用开封电厂2号炉(WGZ-230-2型次高压锅炉),原设计用新密贫煤,实际运行中用新密贫煤和义马烟煤混烧,两者配比不定。在采用夹心风燃烧器为主的综合技术改造以前,低温段空气预热器磨蚀严重;除灰器积灰多,烟道阻力大;炉膛正压运行严重;炉内燃烧缺氧,一、二次风配比不合理,燃烧工况差,飞灰可燃物偏大(10-15%),排烟损失高达8%;低负荷运行时需投油助燃;汽温、汽压不易控制。河南省电力科试所和开封电厂于1986年5月在2号炉大修中,在该炉上采用了夹心风燃烧器,并对烟风除尘设备进行综合技术改造。夹心风燃烧器是在燃烧器一次风喷口中加一股高速二次风引射,以增强一次风的“刚性”,在煤粉着火后从内部及时补氧与加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火床炉中常常采用二次风技术。这是因为二次风对扰动炉内气流,增强相互间的混合有显著的作用。它以使锅炉在不增加过量空气系数α的情况下,减少q_3及q_4~(fh)损失,同时高速大动量的二次风气流,还可以引带炉内烟气,使组织成拟定的炉内气流形态,以延长烟气及飞灰的流程,改变气流对炉膛的充满程度及燃烧中心位置,当布置合适时,还可在炉内  相似文献   

9.
林复  张群 《电线电缆》1991,(4):38-42
研究漆包线漆在漆包炉内的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可为合理确定漆包工艺和改进漆包炉提供理论依据。漆包线在炉内的高速行线及物理化学变化的变化量很小,虽则使上述变化的定量研究难以实现,但利用高精度的热分析仪器对漆包线漆在炉内的温度变化进行模拟,测出其重量和热量的变化,可获得一些有关蒸发、固化和裂解的定量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电机电器行业的飞速发展,电机和电器的绕组线圈都采用了高速绕线机绕制。这对于漆包线的柔韧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其有较高的伸长率,较小回弹角,容易成型,以适用于高速绕线。在没有引进漆包设备的条件下,提高漆包线柔韧性,减小其回弹角的方法,应采取圆铜线拉制的中间退火。过去我厂生产漆包圆铜线,导体系用φ12mm无氧铜杆经大拉机、中拉机及小拉机拉制成的φ0.12~0.14mm圆铜线。虽然无氧铜杆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及较高的伸率,但经数道工序的拉制后,圆铜线变硬。当用它生产漆包线时,涂漆前圆铜线仅在漆包机的软化炉内进行退火。由于国产漆包机软化炉的  相似文献   

11.
张大勇 《陕西电力》2008,36(4):66-69
介绍了高速燃烬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分级送风过程中对NOx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分析了姚孟电厂4号锅炉工程实践中的设计特点.旨在为国内电力设计行业介绍一种新型的炉内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个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华北电力技术》2006,(A01):8-8
日本决定到2030年前后建成可回收利用核燃料的高速增殖核反应堆,并同时展开其实用化经济性的研究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125MW煤粉炉内2种工况的分级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炉内温度、速度分布以及NOX、CO、CO2等气相组分浓度分布。结果表明,随二次风率降低、燃烬风率的增加,炉内最高温度降低,炉内高温区上移,NOX浓度降低;整个炉膛内部湍流强度都比较强烈;炉内CO、CO2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与实际燃烧状况能较好吻合。可为低NOX燃烧技术、锅炉改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唐户县热电厂1号机组正常运行中,炉水pH值出现频繁超标的现象(维持10.0左右变化不大),通过试验和分析,找出炉水pH频繁超标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速混床树脂除去阳离子的能力减弱,导致Na+泄漏严重,为游离碱NaOH生成创造了条件,导致炉水pH值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以1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损技术改造为背景,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受热面的磨损机理。针对炉膛内固体颗粒高速流动、由于突起而形成涡流等引起磨损的原因,分别提出了喷涂防磨涂层、水冷壁结构优化设计、保证受热面光滑等防磨措施。运行实践证明,采取上述措施,使受热面的磨损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旋风炉属于世界尖端技术;在国外,设计、运行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旋风炉比煤粉炉有着许多显著的优点:由于它燃烧煤屑,即可废除繁杂的制风系统,旋风炉的空气动力结构完善,燃烧强度比煤粉炉高10倍;由于它的燃烧率高,除尘率高,在一般情况下可取消机械除尘设备,较之煤粉炉节省铜材25%;由于旋风炉体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气化参数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空气气化炉(以下简称空气炉)的性能影响,优化空气炉的性能,运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空气炉的模型,计算出粗煤气的气体成分与三菱公司空气炉的实验数据相吻合,所建空气炉模型得到了验证。分析了气煤比、给煤比、汽煤比等参数的变化对粗煤气主要气体成分、空气炉的燃烧室和还原室温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煤比为3.45时,粗煤气中的有效气体CO+H2的含量达到最大值;随着汽煤比的增大,粗煤气中有效气体含量不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自行设计的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已有十多台的订货业绩。在锅炉招标阶段应对塔式炉带来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以做出更客观的评判。比如,塔式炉的炉膛出口的定义应突破国内相关导则的规定;选用塔式炉时应考虑地基处理和四大管道投资的增加对工程总造价的影响;对于超超临界参数的塔式炉应重视高温受热面材料的选择等。本文对上述问题列举了多个工程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军粮城发电厂670t/h锅炉所配用的送风机是沈阳风机厂设计制造的。从近几年锅炉的运行状态和试验数据发现,在满负荷下送风机出力已显不中,没有调整裕度,造成炉内缺氧燃烧;同时由于送风量不足,减弱了对流传热,造成再热汽温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7炉运行的经济性。因此军粮城发电厂决定对#7炉送风机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送风量。由技术中心锅炉室设计了改造方案并进行校核计算,并进行了改造前后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送风量有了大幅提高,低速运行时风量为36万m^3/h,高速运行时风量为52万m^3/h,满足了锅炉满负荷下燃烧所需风量,同时提高了再热汽温。使送风机由改前的高速并列运行变为低速并列运行,这种运行方式下每台送风机每年节约厂用电840000kWh,两台送风机年节约资金285600元,一年即可收回投资。这种改造方  相似文献   

20.
锅炉结渣现象分析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炉运行稳定性相对较差,结渣问题尤为突出,常常被迫限负荷运行,曾多次引发炉膛灭火。分析该炉的结渣状况,对配风和配粉等重新进行调整。运行实践证明炉内结渣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燃烧工况趋于稳定,再未出现大面积挂渣,杜绝了掉渣而引起的灭火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