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国民经济和军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主要部分由热释电红外探测传感器、放大电路及应用电路组成。本文介绍了热释电红外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以及依据此原理设计的热释电红外电源开关控制、防盗防火报警、自动监测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LiTaO3、PZT等热释电材料在材料复合、工艺改进与创新方面的研发动态,结合一款单片机控制的热释电红外节能照明开关的设计实例,归纳与展望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节能控制设备、楼宇人数统计以及在安全与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热释电红外控制器WT807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电子技术》1996,23(9):29-30,34
热释电红外控制器是一种新型专用人体报警控制器件,文章介绍了WELTREND公司生产的热释电红外控制器WT8072的特性和管脚功能,给出了应用电路,并分析了电路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热释电红外安防预警系统做了深入研究,对其硬件部分进行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热释电红外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A/D 模数转换、单片机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等。将步态识别技术应用于报警前的信号分析处理环节,基于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建立步态识别机制,应用非模型化方法进行步态识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描述的热释电红外摄像管,是在原SF-2103型热释电红外摄像管基础上,经过几点关键性的改动后的新型热释电红外摄像管。  相似文献   

6.
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一维和二维阵列的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非常适合应用于热成像.混合式的BST铁电探测器降低了成本,市场潜力巨大.分析了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技术的优势,介绍了热释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及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对探测材料的要求,指出了混合式及单片式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发展趋势.制备高一致性和高性能的大阵列的探测元是发展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的关键,针对我国在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热释电非制冷红外探测技术的优势,介绍了当前应用较广泛的各种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用热释电材料,即单晶材料、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和金属氧化物陶瓷及薄膜材料,并预计了热释电材料的发展趋势.指出了铁电性热释电陶瓷材料的优越性,其应用分为正常热释电体、介电测辐射热型热释电体和弥散相变热释电体,并分别列出了具有代表性材料的研究结果.最后,指出了研究高性能、大尺寸、易加工的热释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是未来红外探测器用热释电材料的发展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半导体集成3-艺,制备高性能、大规模的热释电红外焦平面阵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由热释电效应推导出了热释电电流及电压响应表达式,利用仿真软件Pspice分析了热释电探测器等效电路模型,并在红外专用芯片BISS0001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给出了探测器的实用电路。  相似文献   

9.
热释电材料在吸收红外辐射后其温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极化.将其连接在电路中,则会有与温度变化率成比例的电信号产生.热释电红外检测器就是利用材料的热释电效应在红外光谱范围内检测物体吸收到的辐射能量的.根据形态,热释电材料分为体材料和薄膜材料.相比之下,后者具有体积比热小、灵敏度高、成本低和易于集成化的特性,因而其制备、性能和应用已成为热释电材料的研究方向.目前热释电红外检测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实用性的成果,如辐射计、测速计、测温计等实用设备或仪器的制作生产.随着研究的深入,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热释电红外检测器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型热释电单晶材料与红外探测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当前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状况,并重点介绍了我国尤其是我们在新型热释电材料以及红外探测器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弛豫铁电单晶是一类具有优异压电性能的新型材料,同时我们发现该类晶体还具有优异的热释电性能。我们所生长的PMNT单晶的热释电系数超过15.3×10-4cm-2.K-1,Mn-PMNT的介电损耗降至0.0005,探测优值达到40.2×10-5Pa-1/2,高居里温度点单晶PIMNT的居里温度达到180℃以上。与合作单位一起利用该类晶体研制的红外探测器的性能远优于利用传统热释电材料(如LiTaO3)制作的探测器,其比探测率达到1.07×109 cm·Hz1/2/·W-1,说明利用该新型弛豫铁电单晶制作的红外探测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李丹  王芳  王旭  蒋国平 《红外技术》2006,28(3):139-141
介绍了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由热释电效应推导出了热释电电流及电压响应表达式,利用仿真软件PSPICE分析了热释电探测器等效电路模型,并在红外专用芯片BISS0001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给出了探测器的实用电路。  相似文献   

12.
非制冷型热释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室温非制冷型热释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优势。从热释电材料的选择及器件的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热释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技术和研究动向,并归纳了器件的主要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设计了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防盗报警系统,从硬件电路方面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前置放大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和增益,期待实现提高防盗报警电路的响应速度、灵敏度和抗干扰性,更好地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的防盗报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尚合明  修吉平  武亚举 《红外》2016,37(3):20-24
作为采用非色散分光红外吸收光谱(Non-dispersed Infrared, NDIR)原理的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的一个核心器件,热释电型红外气体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征与后级信号处理息息相关。基于PYS3228TC_G1G20热释电红外气体探测器在不同调制频率下对激励源和输出的原始信号的同步跟踪,深入分析了激励源与探测器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实验,总结并得出了热释电型红外探测器的初始信号特征,为热释电型红外气体分析仪的信号处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用热释电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释电材料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关键敏感材料之一。介绍了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用热释电材料的分类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评述了介电模式工作的热释电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谯黎  张万里 《电讯技术》2007,47(2):154-157
针对热释电红外探测中微信号放大时的低信噪比问题,在分析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及前置放大电路噪声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热释电红外探测前置放大电路.电路仿真表明,文中所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具有低频特性好、高信噪比、高增益的特点,能有效放大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17.
锰离子掺杂铌镁酸铅-钛酸铅(Mn:Pb(Mg1/3Nb2/3)O3-PbTiO3, Mn:PMN-PT)弛豫铁电单晶在近、中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光透过率。通过在其表面上沉积具有宽光谱平坦吸收特性的红外吸收层,制备了热释电红外响应元。对该材料吸收红外辐射后产生的温度差以及热释电电流随频率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讨论了电压模式热释电探测器的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备了基于Mn:PMN-PT单晶的双通道补偿型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经实验得到的频率响应结果与模拟数据吻合,因此该探测器适用于基于非分散红外(Non-Dispersive Infrared, NDIR)原理的气体探测。  相似文献   

18.
简介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菲涅尔透镜、信号放大处理和控制集电路组成的红外自控LED节能灯具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伟  姚熹  吴小清 《红外技术》2004,26(1):60-63,66
根据热释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的结构和测试条件,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二维热分析,得到了探测器受到红外辐射后的温度场。分析了复合热释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的绝热层对温度场的影响,并将它与微桥结构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热释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的绝热层能有效地减小热流向硅衬底的散失,并且探测器的响应随着绝热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复合热释电薄膜红外探测器中绝热层的热导率低于空气的热导率时,它的绝热性能优于微桥结构.  相似文献   

20.
热释电IRFPA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瑶  袁祥辉 《半导体光电》2013,34(5):872-875
针对热释电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成像特点,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采用PCI-6115采集卡构造了PC-DAQ热释电IRFPA图像采集系统。利用外部驱动电路产生的驱动信号作为采集系统的控制信号,控制采集的起止以及采集的时钟。采集同步信号作为判别信号,判断热释电IRFPA的亮、暗场以便差分处理。详细叙述了图像采集系统的构成,硬件、软件设计以及程序面板的操作。并对实验室研制的热释电ROIC输出信号及热释电IRFPA图像输出进行采集实验,得到了输出信号的波形显示及图像显示,验证了图像采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