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砖瓦》2012,(11):133
《人工晶体学报》是由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主办,是国内唯一一本专门刊登人工晶体材料这一高新技术领域研究热点的国际性刊物。它以论文和简报等形式报道我国在晶体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红外材料、发光材料、新能源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纳米材料、超硬材料和和高技术陶瓷在理论研究、生长技术、性能表征、加工以及生长设备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已成  相似文献   

2.
艺术设计离不开材料,材料就是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艺术设计中分清材料的种类,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应用价值,是做好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涵 《河南建材》2015,(2):143-145
就防火材料和防火涂料的机理进行了简略阐述,同时对常用防火材料和防火涂料的类别和特性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新型防火材料与涂料,对新型防火材料和涂料的类别、材料组成、防火机理进行了论述,最后论述了建筑防火材料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未改性生土材料、水泥改性生土材料、黄麻改性生土材料和水泥/黄麻复合改性生土材料的毛细吸水试验,研究了改性方法对生土材料毛细吸水速率、毛细吸收系数和表面渗入深度等水分传输参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生土材料的毛细吸水量与时间平方根呈线性关系;水泥改性生土材料的毛细吸收系数和初始吸水速率较未改性生土材料的毛细吸收系数和初始吸水速率分别降低19.8%和25.3%,而黄麻改性生土材料的毛细吸收系数和初始吸水速率分别提高了43.4%和26.2%;黄麻纤维明显提高了生土材料水分的表面渗入深度;水泥改变了黄土颗粒表面状态和生土材料的孔结构,从而影响了生土材料的水分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能源紧张的局势下,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从长远角度来看,研究和普及建筑节能环保材料不仅能够缓解当前的能源紧张局势,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我国资源供需矛盾和不断深入发展的建筑技术的现状,在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墙体节能材料、门窗和玻璃幕墙材料和屋顶节能材料)的应用现状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未来节能环保材料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人工晶体学报》是由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我国专门刊登人工晶体材料这一高新技术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以论文和简报等形式及时报道我国在晶体材料:光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燃料电池材料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超硬材料和高技术陶瓷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是国内外了解我国人工晶体材料研究进展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7.
自流平材料的应用发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流平地面材料是一种以无机胶凝材料或者有机材料为基材,与超塑化剂等外加剂及细砂等复合而成的建筑地面找平材料。按主要基材不同可分为无机系和有机系2大类。无机系自流平材料主要是指石膏基和水泥基自流平材料,有机系自流平材料主要指环氧类自流平材料。介绍自流平材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和各类自流平材料的配方、技术性能及施工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1)
为了提高材料动画资源管理和调度能力,提出基于KVM虚拟化资源池的材料动画资源管理模型,构建材料动画资源融合的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模糊信息融合的方法建立材料动画资源管理KVM虚拟化资源池采样和统计分析模型,结合统计分析和量化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材料动画资源管理的资源池构造,采用大数据库模型调度的方法,进行材料动画资源管理的KVM虚拟化资源池融合,采用差异性融合和特征检测方法进行材料动画资源管理和动画资源虚拟化特征重组,结合模糊聚类和信息融合方法进行材料动画资源虚拟化资源池的特征分类识别,通过大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材料动画资源管理和资源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材料动画资源管理的资源融合度水平较好,虚拟化资源池的信息分类能力较强,提高了KVM虚拟化资源池的信息化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余新明  赵义文 《山西建筑》2010,36(3):180-181
结合注浆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注浆材料的种类和特点,针对化学注浆材料和水泥注浆材料的优缺点,提出了环保、经济、高性能、耐久的超细水泥注浆材料是注浆材料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程材料,按照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和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周转性消耗材料,例如钢、木模板及竹木、钢管脚手架和安全网等,分期摊销进入工程成本内;另一类是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消耗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建筑配件、构件和其他材料。主要材料是指能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例如地方材料的砖、瓦、砂、石,三大材中的钢材、木材、水泥,装饰材料(油漆、玻璃及五  相似文献   

11.
《安徽建筑》2019,(11):193-196
针对不同墙体材料对围护结构蓄热性有重要影响这一特性,基于能量守恒定律,运用ANSYS软件对常见的4种墙体材料和相变材料进行热分析,模拟分析不同材料墙体内壁面的温度场变化和最小温度差,比较不同墙体材料的吸放热特性,分析4种普通墙体材料针对合肥地区应用的适宜性。对比相变材料吸放热特性,得出相变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蓄热能力,为推动和发展建筑低能耗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东 《门窗》2013,(7):185+187
建筑装修材料是建筑装修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修材料选用要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线型和色彩对建筑造型、功能、用途、艺术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只有选好材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设计者的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和使用者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基于材料选择的重要性,着重研究如何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者的角度选择合理的装修材料,对建筑装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复合增强材料在美国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建敏 《化学建材》1999,15(3):40-41
纤维增强材料包括碳纤维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及芳纶纤维增强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强度超过钢材,接近高强预应力钢筋)、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本世纪70年代后期,对这种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日本、西欧和美国先后研制开发了这些材料,...  相似文献   

14.
材料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材料管理,才能降低材料消耗,节约工程成本,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高性价比的材料(不低于设计要求)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4)
材料动画离不开材料这一媒介。借助材料,动画制作者能够有效抒发内心的情感,进而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较之于文字形式,材料这一媒介能够促使动画以视觉艺术的形式记录和展现历史,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随着材料种类的日益丰富,如何在动画制作中选择适宜的材料是动画制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从材料本身入手,阐明材料选择对动画制作的影响,探讨在材料动画中如何科学地地运用材料。  相似文献   

16.
谢文闻 《四川建材》2020,(5):201-202
以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BIM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从编制材料使用计划、材料运输验收、材料存储保管、材料发放监督这几方面出发,研究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BIM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邓丰 《城市建筑》2011,(5):29-31
文章从生态节能与住宅表皮的关系入手,研究材料对住宅表皮系统的影响和驱动;并从材料的属性和结构出发,结合实例提出材料在住宅表皮中的运用趋势主要表现为原生态、地方性材料的回归,传统材料的创新性使用以及革新型、复合型材料的研发和使用对住宅表皮生态性能的提升;同时探讨材料在住宅表皮中所体现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  相似文献   

18.
建筑节能材料的分类与性能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长日 《山西建筑》2010,36(10):159-160
介绍了建筑节能材料的内涵,从建筑节能的主墙体材料、外墙保温材料、门窗材料等分类概述了建筑节能材料的性能,指出采用节能新型材料,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期促进建筑节能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袁德俊 《四川建材》2013,39(1):171+173-171,173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好进场材料质量,是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材料进场验收是对材料表面质量的验收,控制进场材料质量的第一关。为了有效实施材料进场验收工作,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对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几何尺寸进行验证,确保符合合同和设计文件要求。对抽样复检的材料一定要按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的批量和办法取样,才能代表该批材料的质量。对所有进入现场的材料应有生产厂的质量合格证或品质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20.
指出施工项目的材料成本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材料成本的意义和成本虚高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材料采购成本、材料用量和周转库存方面对材料成本管理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