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较大,常见的有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纵隔动脉,甚至食管动脉共干,加上肿瘤或结核等病变侵蚀、破坏,使得体循环与肺循环血管之间形成瘘.因而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可引起食管气管瘘,异位栓塞,甚至永久性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着重分析根据插管水平、DSA表现及疾病性质等综合因素,灵活选用不同栓塞材料,目的是增加BAE安全性.我科自1999年6月-2006年3月,共行BAE治疗56例患者,均未出现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咯血病变动脉DSA表现特点及栓塞治疗疗效。方法35例支扩大咯血患者,参考胸片、CT等影像资料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其他目标血管DSA检查,根据造影表现行病变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条),术后随访疗效。结果①DSA表现:病变血管单独为支气管动脉占74.3%,合并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22.9%,单独为非支气管动脉2.9%,异常动脉数量为1~5(平均1.8)支/例。显示出血直接征象25.7%,间接征象100%。②栓塞情况及疗效:栓塞34例共61支病变血管;应用微导管16例。1例3d内栓塞2次无效,3个月内复发4例,3个月后复发2例,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为85.3%,复发率为20.6%,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扩大咯血DSA检查阳性率高,参考造影特点行选择性病变动脉栓塞治疗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368例食管癌患者接受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共行灌注化疗909次.均经食管吞钡X线片及食管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食管癌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相应食管节段的供血靶动脉选择性插管和造影,并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动脉灌注化疗后出现脊髓损伤致截瘫1例,食管穿孔2例,坏死性食管炎3例.截瘫病例经1个月治疗未恢复,2个月后死于原发病;食管穿孔中1例形成食管-气管瘘,植入食管覆膜内支架后生存8个月,1例形成食管-纵隔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栓塞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的作用.方法 11例经CT、MRI及DSA检查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8例病变位于小脑,1例位于延髓,2例位于脊髓胸段内.手术切除前均在局麻下经微导管行供血动脉PVA颗粒栓塞.栓塞后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微导管均到达供血动脉,注入适量直径为250~350μmPVA颗粒后,6例完全栓塞,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完全消失;5例大部栓塞,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仅存小部分.11例栓塞后均顺利实施肿瘤手术切除.与既往未栓塞的病例相比较,行术前栓塞的病例手术时肿瘤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和DSA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肿瘤残存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1~4次肝癌TACE治疗后1~6个月行CT和DSA复查,2项检查间隔时间为3~5d。分析和比较CT和DSA对肿瘤残存和复发的显示情况。结果碘油沉积形态可分3种类型:密整型,缺损型,稀少型。密整型9例(20.0%,9/45),CT与DSA6个月内复查均未见复发。缺损型32例(71.1%,32/45),32例中DSA示27例病灶残存或复发,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19例残存或复发,CT于动脉期见病灶显著强化者16例,门静脉期进一步强化者3例(提示有门静脉参与供血),DSA发现该区有明显染色及供血,另有8例CT与DSA表现不一致,CT双期增强无强化,但DSA可见肿瘤血供及肿瘤染色;稀少型4例(8.9%,4/45),CT双期增强轻度强化,DSA提示肿瘤为少血供。结论肝癌TACE治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和高发的肿瘤之一 [1] ,目前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仍然是运用最广泛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2] 。TACE术后影像学评价对于进一步治疗和提高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螺旋CT扫描是PHC影像学复查的首选方法 [3] ,但存在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漏诊,DSA是检查TACE术后肿瘤复发和残留的金标准 [4] ,但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不宜作为常规复查手段。本文通过对45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CT与DSA的影像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对肝癌TACE术后随访价值及其对进一步治疗的指导意义。1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45例肝癌患者资料,45例中男39例,女6例;年龄29~81岁,平均51岁;病灶最大直径1.0~19.5cm。于TACE治疗后1~6个月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间隔3~5d行DSA检查治疗。复查时采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平扫,再经前臂静脉注入80~100ml 碘海醇后行螺旋CT肝区双期增强扫描,注射速度3ml/s。扫描时间:肝动脉期25~30s,门静脉期55~65s,扫描层厚5mm。肝动脉DSA检查设备为美国GE公司LCV+血管造影机,将导管置于肝总动脉或超选择插入远端肿瘤供血动脉,必要时放于其他肝外侧支动脉,对比剂总量30~80ml ,流速2~6ml/s,观察肿瘤血管及染色。疗后CT平扫及双期增强CT扫描可作为显示肿瘤残存和复发的首选检查方法,DSA是观察肿瘤变化和评价疗效的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两者的结合对病灶的显示和后续治疗作出更好指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所致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 连续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因大咯血入院患者328例(年龄31~78岁);纳入标准:日咯血量≥200 ml。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插管BAE术,其中7例因术中损伤支气管动脉并发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均感一过性胸痛。结果 7例患者中DSA造影发现8支支气管动脉损伤所致动脉夹层,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5支,左侧支气管动脉3支;位于支气管动脉开口部(<1 cm)7支,远端1支。动脉夹层大小为1.8 mm×1.9 mm~3.4 mm×3.9 mm。通过BAE术中停止操作、降压等对症治疗,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结论 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多因BAE术中导丝导管暴力操作或高压力造影所致,停止不良操作、严密观察患者胸痛症状、降压治疗等对症处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动脉夹层发生及其进展或破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SA与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协同应用的价值.方法 肺癌介入治疗患者46例,术前均行MSCT平扫加增强.其中,26例术前通过容积显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三维重组技术完成肺癌供血动脉MSCTA后行DSA造影及介入治疗,即为CTA组.20例未行MSCTA重组,即为无CTA组.对两组术中查找肿瘤供血动脉数量、选用导管数量、对比剂用量、减影采集序列次数、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等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全组46例均插管成功,并完成介入治疗.CTA组术中DSA造影显示供血动脉情况与MSCTA显示一致.两组术中在查找供血动脉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选用导管数量、对比剂用量、减影采集次数、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A组均少于无CTA组.而对支气管动脉变异、多支动脉及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的显示,CTA组优于无CTA组.CTA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无CTA组中1例术后出现"脊前动脉综合征".结论 DSA与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协同应用是较合理、可行的操作方案,术前常规行MSCTA有利于降低术中操作难度、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提高肺癌介入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脾动脉参与肝癌供血的DSA表现及超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与价值.方法 自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于897例肝癌患者中经血管造影证实脾动脉参与肝癌供血7例.采用5 F Yashiro导管联合3 F SP导管超选择脾动脉肝癌供血支造影,行化疗栓塞术后注入适量明胶海绵颗粒或无水乙醇行栓塞治疗.结果 造影示脾动脉肝癌供血支2例为主要供血动脉,5例为非主要肝癌供血动脉.所有病例脾动脉肝癌供血支均完全栓塞.术后AFP下降均>50%,2例降至正常.术后4~6周CT复查显示肿瘤直径缩小2.5~4.6 cm.结论 脾动脉分支参与肝癌供血比较少见.对脾动脉参与肝癌供血者,超选择并充分栓塞脾动脉肝癌供血支对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反复咯血患者,咯血史3个月~12年不等,发病时咯血量300~800 ml/24 h,其中肺结核8例,支气管扩张6例,肺血管畸形1例,肺癌伴咯血5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先用1 mm×1 mm×1 mm的明胶海绵颗粒,待血流缓慢或停止后,用血管栓塞胶(D-TH)以栓塞供血主干.常规行患侧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以了解有无多支供血,发现供血血管则尽量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果 20例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对高血运脑膜瘤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在术前3~9 d,对98例高血运脑膜瘤行DSA检查和微导管超选择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材料包括PVA颗粒、明胶海绵和真丝线段等.栓塞后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高血运脑膜瘤主要由脑膜中动脉、咽升动脉、枕动脉、颌内动脉及副脑膜动脉供血.栓塞后,42例肿瘤染色在影像学上完全消失,56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或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均在栓塞后的3~9 d 进行了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肿瘤64例,术中平均出血950 ml;次全切除34例,术中平均出血1 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