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的建设,企业门户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网省公司及其下属单位,成为电网企业信息资源的综合展现平台。2009年,甘肃公司采取多种举措深化应用门户系统并建设完成新版门户系统全能工作平台,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结合甘肃省电力公司门户深化应用工作,主要就如何完善门户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绩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发电企业信息化应用面的扩大和加深,信息系统与电力生产环节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各发电企业为了解决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掀起了建设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和企业门户的热潮。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部署与实施了企业信息门户,实现了公司内部生产数据实时发布及公司与上级公司之间的生产、经营管理数据的实时传递,实现了重要数据在企业内部乃至集团公司的充分共享,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根据实施经验,本文就发电企业信息门户的实现方式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宋宇 《电工技术》2007,(2):19-20
从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信息化应用现状出发,结合EIP(企业信息门户)建设的基本理念,从建设目标、体系架构、功能描述、建设方法与步骤等方面阐述了电网企业信息门户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莱芜供电公司企业协同门户建设情况。协同门户系统为莱芜供电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和规范层面建立起一套统一有效的IT标准化体系,作为未来业务标准化、扩展应用和集成协作的基础,它为莱芜供电公司内部包括业务管理、系统与技术平台、IT管理流程在内的各类系统化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基于协同办公的企业门户系统可以将莱芜供电公司的应用集成到一个统一平台上,实现企业IT资源的整合,加快企业信息流动,从而提高企业办公协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门户系统构建内蒙古电力安全、高效的信息平台,不仅可以从应用系统和网络架构2方面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满足当前的安全需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员工访问内部资源提供统一用户管理、认证及授权策略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介绍了应用安全展现平台的整体部署方案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加强基础建设,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展现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促进流程优化,本文结合公司信息化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体系。该体系采用Novell平台管理用户;采用Weblogic中间件技术实现工作流;采用ESB、PI等方式实现数据贯通,最终建成了以目录服务实现用户管理,以企业门户实现信息展示,以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以数据交换实现数据纵向交换,以应用集成实现数据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体系。该体系功能满足辽宁公司基础平台的基本要求,为公司业务应用和数据共享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辛华 《电力信息化》2010,8(4):38-42
随着电网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针对各种具体业务的信息系统逐渐建立起来,随之产生的“信息孤岛”问题日益显现。为了整合速些业务系统信息,综合利用各系统数据,企业应用集成(EAI)成为必然的趋势。介绍了金业信息门户(EIP)作为统一的信息展现平台,通过数据整合平台(DIP)完成从各业务系绫撼取数据并统一整合处理,使得用户在企业信息门户平台就能处理各系统的信息,实现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用J2EE三层架构模式的电力企业信息门户。该门户系统起到了畅通信息渠道,促进业务集成,整合已建系统、消除信息"孤岛"的作用。以重庆市电力公司企业信息门户为实例分析了实现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应用系统功能在企业门户中的集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门户是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重要手段,通过企业门户对各类业务信息进行选择性的集成,完成应用系统业务功能的处理;对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及业务功能的集成,将门户建设成为统一信息获取及业务处理的窗口;通过门户的个性化定制功能完成集成信息的定制和权限控制。青海省电力公司在企业门户的建设过程中,依照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典型设计组要求,延伸并形成了一套应用系统信息的集成方法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网格化企业级信息门户融合网格技术与信息门户技术,可以形成一个统一入口的"集成、共享、协同"企业级信息平台。介绍了云南电网网格化企业级信息门户的建设,包括该系统的功能架构、技术架构和部署架构以及系统的应用效果。实践显示,该系统实现了信息门户的集团化应用同时兼顾了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胡聪 《电力信息化》2013,11(6):74-77
伴随信息系统实用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门户已成为用户统一的登录入口与集成展现平台,为增强用户满意度,提高企业门户容灾能力,安徽省电力公司分析现有环境,结合系统特点,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联动,在用户与应用系统之间建立一条虚拟应急通道,保证企业门户发生故障时,不影响用户业务正常工作,让检修人员有充足时间抢修,该通道在实践过程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廖兴  汪浩 《贵州电力技术》2010,(7):19-23,50
以贵州电网公司基础环境中心为支撑,在统一业务数据模型和统一信息编码的指导下,以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实现数据整合,通过交换中心实现互联互通,利用应用中心和分析中心完善功能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企业信息门户:通过对两个门户体系架构的分析和比较,指出基于综合信息平台的企业信息门户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并就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对下一阶段工作内容提出了宦己的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关阐述,提出了全员信息化的概念,对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职责进行界定,并详细描述了信息部门如何通过企业门户的建设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从企业门户之数据集成和统一用户2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门户为抓手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阶段,不断建设各类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独立地运行着。它们有着独立的用户界面、业务流程逻辑、数据模型和安全机制,当这种应用系统越来越多时,要整合公司信息时需要登录多个不同的应用系统,过程十分繁琐甚至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研究了特大型集团企业两级企业门户的技术架构、企业级界面集成标准规范、实施方法论等。实践证明研究成果可行、有效,为特大型集团企业提升企业效率,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大量的业务系统软件,涵盖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由于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和部署,存在着诸如"信息孤岛"、数据利用率低、用户使用不便等问题。文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基于单点登录建设厂级一体化信息集成门户的解决方案,并针对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做了重点阐述。系统运行至今,有效提升了信息资源的管控水平、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系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建立基于Web技术的企业(信息)门户系统,可以集成企业内部所有的应用,这些内部应用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管理、文档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等.用户可以通过PC访问所有的应用.在企业内部部署信息门户系统的最重要原因是可以有效地发布信息、支持协同工作、内容管理、信息集中展现以及单点登录等;与此同时,可以在信息门户系统内增加具有创...  相似文献   

17.
企业门户系统平台的建立,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信息资源入口的同时,也方便了用户通过门户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在门户系统的基础上,集成开发具有独立功能的即时通信工具,提供客户端信息和文件发送,且与手机短信紧密集成,代办信息在门户系统以及即时通信软件的集中展现,将实现被动的“人找工作”向主动的“工作找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结合昆明供电局的现状,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实际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新路。运用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进度控制和项目质量管理等手段,顺利完成了企业信息门户平台的建设。企业信息门户为用户提供了统一待办平台,通过单点登录、信息整合和待办事项的集中展示,业务人员可以在同一系统中办理所有相关业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虎智 《宁夏电力》2011,(3):56-60
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发电企业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基于Oracle数据库互联网应用服务器(Oracle Internet Application Server,Oracle iAS)的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方案,构建了基于Java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的EIP多层次体系结构,并分析了采用Oracle iAS建立信息门户的一些优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完善,各个系统之间存在信息集成问题,如基于ERP的电子绩效系统与门户网站系统集成,系统间存在数据共享和工作流的集成问题。通过多系统工作流集成技术可以减少企业成本投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