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明确临兴区块致密气储层压裂损害影响因素,以储层岩心渗透率损害率为评价指标开展室内实验,分析储层敏感性、水锁效应、胍胶压裂液破胶残液和残渣含量对储层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储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弱—中等偏弱程度酸敏和碱敏;储层水锁指数为85%~100%,损害程度为强—极强;当使用单一过硫酸铵作为破胶剂,温度低于30℃时破...  相似文献   

2.
致密砂岩气储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入侵将造成严重的储层伤害难题。通过岩心分析技术、岩心流动实验等系统分析了临兴区块致密砂岩气储层主要损害机理,统计并分析了现场钻井液存在的技术难题,并优化出具有良好性能的致密砂岩气储层保护钻井液。研究结果表明,临兴区块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具有中-粗砂状结构,胶结致密,孔喉细小,含敏感性黏土矿物,储层潜在严重的水锁伤害与中等偏强的水敏性及应力敏感性损害(临界压力为7.0 MPa),潜在中等偏弱的速敏性(临界流速为0.75 mL/min)、盐敏性(临界矿化度为7500 mg/L)、碱敏性(临界pH值为10.0)及土酸敏感性损害;临兴区块主要存在储层损害、钻井液漏失、井眼垮塌、摩阻扭矩大与井眼清洁等钻井液技术难题。优化出的钻井液封堵性能良好,滤液表面张力低(23.3 mN·m-1),能减少固相侵入,削弱水锁效应,提高岩石渗透率恢复值至91.3%,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储层保护钻井液完全满足复杂井段或水平井段钻进的钻井液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临兴区块致密气钻井工作量大、钻机资源受限、钻井提速达到瓶颈期、开发成本高,急需建立新的作业思路及模式.通过将常规二开8-1/2"井眼优化为6-1/8"、5-1/2"生产套管优化为4-1/2"、与现场试验结合的高效钻头优化设计、优化钻具组合来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开发强润滑超疏水钻井液体系,建立了临兴区块致密气小井眼钻完井技术;通过开发微膨胀早强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小井眼套管居中技术和固井施工参数优化技术,解决了临兴区块小井眼套管居中难度大、顶替效率低等难题.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井眼相比,小井眼井身结构单井套管用量减少21%,固井水泥用量减少52%,钻井液用量减少34%,岩屑量减少52%;钻井周期比常规井眼缩短47.5%,机械钻速提高56.2%;固井质量优良率大于90%.临兴区块小井眼钻完井技术提高了钻完井效率,满足了致密气降本提质增效及环保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致密气储层沉积条件复杂,非均质性强,连续性差,层多层薄,具有低孔、低温、低渗等特点,储层甜点预测难度大、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压裂改造难度大、开发效果差等问题.为此,开展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研究,以产能为导向,逆向开展钻完井和地质方案设计.根据工程实施效果实时调整,工程作业随地质变化而实时变动,搭...  相似文献   

5.
傅宁  杨树春  贺清  徐微  林青 《石油学报》2016,37(Z1):111-120
应用烃源岩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盆模热史等分析方法,详细对比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致密气藏油气成藏的差异以及火山对烃源岩的热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度是控制上述区块油气高效成藏的关键条件。临兴区块烃源岩成熟度Ro约为0.9%~2.5%,神府区块烃源岩成熟度Ro约为0.7%~1.2%,临兴区块烃源岩成熟度明显高于神府区块;早白垩世末构造热事件引起的紫金山火山热作用是导致临兴区块成熟度较高的主要原因。由于烃源岩成熟度的差异,导致了两个区块烃源岩总生气强度、储层包裹体温度和储层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均出现较大的差异,临兴区块各项指标均优于神府区块,临兴区块勘探潜力明显优于神府区块。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长庆某区块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孔隙孔喉结构、裂缝及储层温度压力系统等进行系统研究,得到长庆某区块的潜在损害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敏感性实验分析,进一步得到储层的损害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储层整体敏感性较弱,速敏、水敏、盐敏、碱敏弱,酸敏强,应力敏感性强。在该区块作业中需要控制合理的钻井完井液密度,钻井完井液体系宜尽量采取高矿化度体系,在采取增产措施过程中需采取预防措施应对酸化压裂带来的额外损害。  相似文献   

7.
压裂是临兴区块致密气藏增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该区块储层存在压裂液破胶难度大、压后返排困难、压裂液对地层伤害大等问题。针对该类储层,在室内研究对比了三套压裂液体系,通过现场应用情况分析最终优选了低浓度胍胶压裂液体系C。对配方的优化实现了同步破胶技术,结合连续混配工艺,实现了大规模压裂施工,现场应用效果显示采用"体系C+连续混配"的方式,施工效率提高了3倍,压裂液平均利用率达94.6%,施工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8.
岩石渗透率反映岩石的综合导流能力,它的高低决定流体的渗流状况.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储层渗透率不断降低,储层发生敏感性伤害对油井产能影响增大,导致油井的产能降低,针对这一情况,文章结合A油田XX区块B油层开发特点,阐述了油气储层敏感性伤害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影响,做出对储层敏感性伤害的认识,在掌握伤害机理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造储层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并为该区块进一步开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临兴致密气水锁伤害问题,利用水相圈闭指数法和总水体积法,对该地区压裂层位进行水锁伤害评价。采用考虑启动压力的理论模型计算出液氮用量的理论值,分析了液氮用量与压裂后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水锁解除措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临兴地区较多层位存在水锁风险;对于易水锁、临界水锁层位,充足的液氮量有利于解除水锁,建议临兴地区液氮用量经验系数取4.0~5.0。该研究可为临兴致密气压裂水锁解除措施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安塞油田坪桥北区属于开发难度较大的低孔、特低渗油藏,由于储层孔喉半径小、流体配伍性差、存在裂缝等原因,在钻采施工等作业过程中,易产生储层伤害。本文结合多种室内分析资料和开发试验技术,对区块储层的岩矿特征、孔隙结构及流体物性、敏感性进行了储层伤害综合研究,指出了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的机理和伤害程度,可为现场施工中进行配方筛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塔里木盆地B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孔喉细小、渗透性差、束缚水饱和度高、非均质性严重、微裂缝发育、极易受到损害且损害难以解除的难题,模拟地层条件,开展了高温敏感性与水锁损害测试,分析了储层固相损害,系统揭示了致密砂岩气藏损害机理:应力敏感损害、水锁损害、微裂缝固相损害是该储层的主要损害类型。在该区块使用的磺化防塌、钾聚磺钻井液基础上,优选出暂堵剂及可有效降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运用理想充填技术与表面活性剂两者相结合,优化设计“协同增效”型保护致密砂岩气藏的低损害钻井液。通过配伍性测试、动态污染实验对优化钻井液的储层保护性能进行评价发现,优化钻井液与研究区块地层水配伍,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在85%以上,储层保护效果明显。优化钻井液在B区块B2井巴什基奇克组储层中取得成功应用,钻井后储层表皮系数极大降低,钻井液对储层的污染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分析油基钻井液对致密储层损害机理后,以西北A区致密低渗透砂岩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固相颗粒堵塞和水锁是油基钻井液对储层主要的损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储层保护钻井液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长北气田属于致密性气藏,钻井过程中工作液的侵入是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钻井液完井液对气层的伤害,主要从暂堵和改变储层岩石表面的润湿性两方面着手,研制出了暂堵效果显著、抑制性强、润滑防卡性能良好、密度可调、失水低等特点的NDW无土相低伤害钻井液体系。动态伤害模拟实验表明,该体系对气层的平均伤害率为11.25%,暂堵性好,并且易于通过储层自身能量完成解堵,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完井、投产作业。该体系在CB8-3井完成水平段累计进尺4 388 m,其中240 m泥页岩夹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井眼始终处于良好净化状态,起下钻无阻卡,井底无沉砂;裸眼完井并直接气举投产,获得无阻流量230万m3/d的高产气流。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有效地保护油气藏,提高单井产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富华 《天然气工业》2006,26(10):89-91
分析了低渗致密气藏的损害机理与保护措施,认为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在钻井过程中的损害因素主要是水敏损害和水锁损害,其次为固相颗粒堵塞损害。为此,针对试验区块提出了“合理的屏蔽暂堵-强抑制-防水锁” 保护气层技术思路,进行了水锁损害机理与预防方法研究;以自行研制的气层专用保护剂为主剂,研制出了保护气层的钻井完井液配方,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实验表明,岩样被水侵之后,渗透率明显降低。因此,对于低渗透岩样,在钻井过程中,尽量避免滤液侵入储层;研制的保护气层钻井完井液配方抑制性强(页岩回收率为97.8%),岩样气体渗透率恢复率高(大于80%),能有效减小钻井液对气层的水敏和水锁损害。现场试验表明,该钻井完井液体系抑制能力强,气层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潜山储层和上覆沉积层砂岩储层特性明显不同,因此其损害机理有较大差异。在分析我国近海3个潜山油(气)田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潜山储层的潜在损害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保护潜山储层的钻井液技术思路和对策。针对潜山储层容易漏失的特点,通过实验对常规屏蔽暂堵技术进行了改进,优选出适用于潜山储层低压差钻进的低固相低压差屏蔽暂堵钻井液。根据潜山储层特征及完井方式,可选择使用无固相无封堵钻井液体系、无粘土弱凝胶钻井液体系和低固相低压差屏蔽暂堵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储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储层的伤害程度并评选低伤害完井液,实验中应用先进的AC-FDS-800~10000地层伤害系统,在模拟正常钻井和储层参数条件下成功地完成了3套钻井完井液体系对长北气田储层的伤害程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逆乳化油钻井液对该储层伤害率高达73.91%,因伤害发生在整个岩心而不易解除;油基钻井液对气层岩心几乎100%伤害,但油基钻井液滤失很小,浸入井壁的深度浅,在完井后储层开展射孔或压裂,则伤害很容易解除;相比之下,无黏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对气层平均伤害率为11.11%,暂堵性好,完钻后可以采取裸眼完井,井壁上形成的暂堵滤饼通过气层压裂完成解堵,并直接气举投产,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完井、投产作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致密/页岩油气藏赋存地质条件独特,通常采用水平井加分段压裂技术进行开发,但油气井初期产量差异大且递减快,而钻井完井及增产改造中的储层损害是重要原因。如何降低致密/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各环节的储层损害,提高单井产量与稳产周期,实现经济高效开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为此,在分析致密/页岩油气储层损害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钻井完井、增产改造与开发生产过程中致密/页岩油气储层损害的主要机理,介绍了物理颗粒暂堵、化学成膜暂堵、欠平衡钻井完井和界面修饰等储层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以典型案例阐述了储层保护技术对及时发现、准确评价和高效开发致密/页岩油气资源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储层损害预测与诊断系统、储层多尺度损害评价方法、智能型储层保护材料、液相圈闭损害防治措施和储层保护–漏失控制–增渗改造一体化技术是致密/页岩油气储层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stematic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ow-damage drilling fluid to protect the low-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 of the Sulige block in the Ordos Bas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tential formation damage of the Permian formation of the reservoir, waterblocking due to invasion of drilling or completion fluids was identified one of the most severe causes of damage to gas well deliverability. By adopting the phase trap prevention method, ideal packing theory, and film-forming technology, a lowdamage drilling fluid, sodium formate brine containing efficient waterblocking preventing surfactants, optimized temporary bridging agents (TBAs), and film-forming agent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drilling fluid was evaluated by using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id has goo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good strong shale-swelling inhibition, good temporary plugging effect, ultra-low filtration, and good lubricity. It can efficiently minimize waterblocking and can be used to drill horizontal wells with minimal intervention of the reservoir in the Sulige Gas Field.  相似文献   

19.
长北气田长水平井段裸眼钻井(完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于长水平井段配合裸眼完井工艺特点的无黏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及其现场应用情况。室内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无黏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性能稳定、密度低、失水低、润滑防卡性能优良、暂堵效果好,能有效保护气层。在整个水平段长时间施工过程中,完全能够适应长水平段钻井,同时对气层暂堵好,井壁上形成的暂堵滤饼可以通过气层压力完成解堵,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完井、投产作业。经过测试,该体系对地层的伤害与其他体系相比,更有利于保护地层,更有利于工程施工,在常温条件下对地层的伤害仅有4.6%~5.1%,在特殊模拟井下条件下,对地层的伤害仅有6%~1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完井液体系。该体系应用于长北气田CB1-1井,裸眼完井并直接气举投产,获得无阻流量218×104m3/d的高产气流,创长北地区气田产量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