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配电网中辐射型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问题,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串/并联电阻接地电网中零序有功功率在非故障线路和故障线路区段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零序有功功率在辐射型配电网中定位单相接地故障所在线路区段的方法,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基于零序有功功率变化量的判据。该方法有明确的选择性,可在结构复杂的多分支、多段线路且没有装设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配电网中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且对保护信息无时间同步要求,对保护系统通信性能要求低。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与判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没有直接的接地回路,零序电流很小,主要由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和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构成,故障的特征量小,检测困难,故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问题一直是困扰着配电部门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在线检测与故障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零序电流同步相量的在线故障定位方法,提出了该方法的实用判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单相接地故障自愈技术发展现状,提出基于零模电流相关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比较故障线路各相邻FTU间的暂态零序电流相似系数,实现了故障区段自动判断。厦门地区现场运行数据和模拟试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能克服故障时刻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GPRS技术的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故障,尤其是单相接地故障的自动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实现配电线路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快速自动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过流现象判断相间短路故障,通过在中性点投入中电阻增加接地故障电流有功分量的方法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故障检测信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无线通信网络上报至自动定位系统主站,主站自动定位分析软件根据各节点上报的故障检测信息,可以定位出故障所在区段。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配电网中,广泛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也称小电流接地系统).此类系统发生最多的是单相接地故障,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区段一直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差异性进行故障区段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计算简单,不受过渡电阻和线路长度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中压配电网以架空线为主,多为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占到电网故障总数的80%以上,但中国配网自动化系统基本上没有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功能,使配网自动化系统在提高可靠性的作用上大打折扣。给出一种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新方法,在线路上配置广域相量测量固定测点,获取小电流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信息。基于测点相邻矩阵区段起始测点标识向量和故障路径标识向量概念,提出确定故障区间边界节点算法。物理模拟实验和挂网测试表明:该故障分区分段定位方法能够在线求解小电流接地故障段边界节点,缩小线路维护巡视范围。确定故障区间边界节点算法还可用于确定故障区相关负荷开关,为线路维护和馈线自动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相电流突变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网在单相接地故障后,对健全线路及故障线路上故障点之后的部分,三相电流突变量大小相等、波形一致;而故障线路中故障点之前的部分不具有该特征。据此提出一种基于相电流突变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在各线路出口及分支处安装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独立测量比较各相电流突变量,即可识别出故障区段,结合网络拓扑即可实现故障区段...  相似文献   

8.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3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10A,以架空线路为主,尤其是农村10kV配电网。此类型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率占60%~70%,希望瞬间接地故障不动作于跳闸。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10A,瞬间性单相接地故障较多的架空线路为主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郊区配网10kV架空线长期以来管理难的问题,结合金山配网,提出了新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电容电流不敏感法,以适应金山10kV系统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并提出了10kV架空线路智能化管理方案。在重要点装设数字式故障指示器等智能设备,实现对该线路的故障区段快速定位,并可实时监控负荷电流、故障情况等信息。改变10kV架空线信息盲区现状,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实现架空线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两侧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推出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上游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故障点下游零序电压滞后零序电流90°结论,提出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判别方法。监测点把线路划分为N条线段,通过异或门逻辑电路对线路故障区段进行定位,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故障区段定位方法有令人满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位置感知技术的发展,室内定位的需求变得日益强烈。目前室内定位技术在线性环境下的应用较少,本文针对线性不稳定环境下定位耗时的问题,提出了短时路径记忆辅助的加权K最近邻算法SPM WKNN(weighted K nearest neighbor of short time path memory)来提高定位效率。针对无线访问接入点(AP access point)变化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无线AP相关系数的接入点分簇机制,减小无线AP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SPM WKNN算法和接入点分簇机制相对于原有算法在线性不稳定环境下可以有效缩短定位时间,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电力电缆故障现场测距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合多年现场测寻电力电缆缺陷和故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低压脉冲法、二次脉冲法、三次脉冲法、直流三次脉冲法等预定位方法和音频信号感应法、声测法、声磁同步法、跨步电压法等精确定位方法的测试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比较了各检测方法的测试精度和可信度,指出在定位方法适当的情况下,精确度是现场选取电缆故障测寻方法的关键。最后,结合实践研究总结了针对不同电缆故障类型的相应的检测诊断方法,为今后电力电缆故障的快速查寻提供了工程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波定位原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被动声测原理,研究了大型变压器局部放电的超声定位原理,在局部放电声发射原理和变压器内部声场结构的基础上,推导并给出了局部放电超声定位的球面及双曲面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必须对线路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测距.目前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所采用的方法有阻抗测距法和行波测距法。通过介绍这两种测距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各自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它们的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行波测距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比较,指出A型行波测距法将会在今后的故障测距领域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源定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源定位算法被提出.文中首先讨论无源测向定位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类5种算法原理,然后对各种算法进行仿真实现,比较各算法的精度和复杂性,并从中选择出工程上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最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配电网多分支、长线路、高电阻等故障定位难题。研究发现,直流定位法不受分支数量、过渡电阻和线路长度的影响,能够较好地解决配电网定位难题。通过仿真和现场实验证实了直流定位法的可行性;在直流法的基础上,为简化定位操作,提出60Hz交流定位法,该方法可以地面检测,大大缩短定位时间。实验证明,直流法和交流法结合的综合定位法是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山西电网雷电定位系统的系统构成、定位原理,讨论了雷电定位系统在电网生产运行中的应用情况,进而提出了该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In long transmission lines, the charging current caused by the shunt capacitance decreases the accuracy in impedance based fault locatio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ault lo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scheme, where two Digital Fault Recorders (DFRs) are installed in a line. They can send the transient data of the faults to the both ends of a line. To estimate the distance of a fault, impedance based fault location methods are applied with transient fault data of both ends protection relays and both DFRs installed in a line.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scheme, a laboratory setup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lab, several faults have been simulated and associated voltages and currents are injected to a relay IED to compar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就架空输电线路及电力电缆故障的行波测距系统进行分析,阐述了行波测距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雷电定位系统和故障测距两种雷击故障点的定位技术,通过分析2003年至2006年番禺地区输电线路上的雷击故障数据,指出了这两种定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单一应用时的不足。总结出应该将两种技术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