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材游动芯头拉拔的上限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材拉拔力的上限分析中,运用Avitzur连续速度场模式求解,确定了游动芯头拉拔时的速度场和拉拔力,并通过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模角和芯头锥角值,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这为游动芯片拉拔工艺的合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铝管游动芯拉拔稳定的主要因素,润滑剂,芯头锥角,拉拔速度进行优化,并详细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原因,提出了确定最佳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3.
铝管材游动芯头拉拔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铝管游动芯头拉拔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润滑剂、芯头锥角、拉拔速度进行优化,并详细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原因,提出了确定最佳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4.
游动芯头拉拔是制冷铜管生产现场中使用量较大的生产工艺,拉拔道次直接影响着TP2铜管材力学性能.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加工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随着拉拔道次的增加,铜管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延伸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对铜管管坯表面存在壁厚不均匀缺陷,为分析壁厚不均匀对铜管游动芯头拉拔过程的影响,采用壁厚不均匀度作为壁厚不均匀评价指标,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壁厚不均匀铜管游动芯头拉拔有限元模型,对铜管游动芯头拉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壁厚不均匀度的增加,拉拔力逐渐减小,且大致成线性递减趋势,并产生波动,波动幅值随着壁厚不均匀度的增加而增大;游动芯头轴向位移和芯头窜动量都随着壁厚不均匀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的幅值逐渐减小;等效应力在轴向和径向的梯度逐渐增大,容易造成铜管在拉拔过程产生拉裂现象.随着壁厚不均匀度的增加,等效应变在径向和轴向存在严重分布不均匀,应变梯度较大,容易使铜管发生扭曲变形.  相似文献   

6.
对于冷拔钢材生产中的某典型产品,用不同直径的原料和不同锥角的模具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拉拔力,用非线性回归进行参数估计,对上界法拉拔应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拉拔力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滚珠旋压工艺变形的过程,对螺纹芯头与铜管坯的间隙、螺纹芯头圆角的优化以及内螺纹铜管的缺陷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间隙越小,内螺纹铜管的尺寸参数越容易得到保证;随着圆角半径的增加,管坯与芯头齿底圆角接触区域的应力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减小原管坯的内表面和螺纹芯头的间隙有利于改善折叠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于冷拔钢材生产中的某典型产品,用不同直径的原料和不同锥角的模具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拉拔力,用非线性回归进行参数估计,对上界法拉拔应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拉拔力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倒锥形芯棒拉拔内螺纹管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螺纹管拉拔过程中内凸筋成形机理和形状畸变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倒锥形芯棒拉拔内螺纹管工艺,并且对芯棒倒锥角和芯棒长度对凸筋高度、畸变程度以及拉拔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芯棒倒锥角的增大,凸筋两侧的形状畸变减小;芯棒长度增加,内凸筋受力例壁与芯棒沟槽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加,可以承受阻碍芯棒旋转的摩擦阻力距而不发生形状畸变。  相似文献   

10.
对内螺纹管拉拔过程中内凸筋成形机理和形状畸变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倒锥形芯棒拉拔内螺纹管工艺,并且对芯棒倒锥角和芯棒长度对凸筋高度、畸变程度以及拉拔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芯棒倒锥角的增大,凸筋两侧的形状畸变减小;芯棒长度增加,内凸筋受力侧壁与芯棒沟槽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加,可以承受阻碍芯棒旋转的摩擦阻力距而不发生形状畸变.  相似文献   

11.
在论述一般游动芯头、固定芯头拉伸配模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游动芯头和固定芯头拉伸配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计算机在铜管材拉伸工艺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配模设计是拉拔工艺设计的核心,对保证拉拔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基于等差外径减缩系数KD和壁厚减缩系数Ks的拉拔配模法(等差法),提出一种等差法与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圆管拉拔配模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等差法进行初始配模设计;采用塑性有限元对初始配模设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及评价;根据分析结果,调节配模参数,优化配模设计。采用此方法对某规格的铝圆管冷拉拔进行配模设计,并通过生产工艺验证。等差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圆管拉拔配模方法可有效地保证圆管拉拔配模设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拉拔速度控制模型,掌握变形规律,制定无模拉拔工艺,研究了无模拉拔成形不锈钢锥形管变形过程中锥形管壁厚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壁厚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锥形管无模拉拔过程中,随着拉拔速度的增大、锥形管长度的延长,锥形管壁厚呈直线规律减小;壁厚变化规律与坯料的原始厚径比以及进料速度、感应加热温度、冷热源距离等工艺参数有关;进料速度越大、感应加热温度越低、冷热源距离越小,无模拉拔后锥形管壁厚越大;原始厚径比为1/6的管坯,当进料速度为20~40 mm min-1、感应加热温度为900~1100 ℃、冷热源距离为15~40mm时,工艺参数对壁厚的影响因子k为1.02~1.15.  相似文献   

14.
辊模拉拔技术在铌锆合金丝材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铌锆合金丝材在辊模拉拔设备上的试验,确定了铌锆合金丝材的辊模拉拔生产工艺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研究对比了辊模拉拔生产方法和固定模拉拔生产方法的优缺点以及2种方法生产出的铌锆丝材的性能.通过近一年的生产应用表明,铌锆合金丝材完全适合采用辊模拉拔的生产方法.用该方法生产出的铌锆合金丝材的产品质量与固定模拉拔的产品质量相当,产品表面质量优于固定模拉拔方法,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固定模拉拔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ITER计划导体套管成形工艺进行模拟仿真,得到稳定拉拔阶段的等效塑性应变、轴向和径向应力以及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拉拔力和拉拔成形过程中能量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拉拔成形时可得到套管内外表面质量较好的产品,从而解决了拉拔工艺中材料内径缩孔和裂纹缺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新老混凝土黏结界面钻芯拉拔强度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探讨了几种界面剂对提高钻芯拉拔强度的提高幅度及其优劣比较,提出了钻芯拉拔法现场检测新老混凝土界面质量的规范操作程序、测值统计方法和较佳的芯样直径范围,并用参数估计提出了芯样直径为50 mm、80 mm、100 mm的芯样钻芯拉拔强度间的换算系数和范围.  相似文献   

17.
用二次优化的计算方法对线性等锥角岐管和可调间隙衣架式机头流道的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换口模、阻尼棒及口模调节装置、温度分区控制等机电一体化设计,成功开发了宽幅发泡挤出板机头。  相似文献   

18.
细水雾灭火喷嘴的雾化特性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改善喷嘴的雾化效果和研究其喷雾过程,对直射式灭火喷嘴进行了加旋芯改进和实验测量.初
步探讨了旋芯式喷嘴的雾化机理,简述了三维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DPA)的系统参数、测量原理和测量
过程.施加不同的喷雾压力,分别测量了喷嘴无旋芯和有旋芯时的喷雾锥角并进行比较.在2.5 MPa喷雾压
力时,测量了旋芯式喷嘴喷射的雾滴分别在喷雾中心和边缘处的索太尔雾滴直径(SMD)、轴向速度、径向
速度和切向速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没加旋芯的喷嘴相比,加旋芯的喷嘴有更大的喷雾锥角和更好
的雾化效果,其雾化过程符合稳定性理论规律;在喷雾中心和边缘处,喷雾参数有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薄壁黄铜天线套管成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开发研制薄壁黄铜小直径天线套管的拉伸工艺及理论,并对拉伸断裂的塑性变形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进而对游动芯头拉伸与应用,提出工艺改进和提高管材表面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土工格栅与砾性土的界面特性,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了拉拔速率、法向应力对界面参数的影响,分析了拉拔力峰值、界面摩擦参数及界面摩擦系数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拉拔速率下的拉拔力与拉拔位移曲线均呈现出应变软化特征,且随着拉拔速率的增大,相同法向应力下拉拔力峰值对应的拉拔位移基本相同;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相同拉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