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马斯洛在吸收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基础上,丰富与完善其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超过人心理学的思想体系。他深深领会老子道论的精华,为西方人找列一条回归精神家园之路。通过挖掘老子道家思想的人学意蕴,比较马斯洛心理学与老子道家思想,可为东西方文化在现代心理学体系的碰撞找到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从多学科相互融合、适当引入的思路入手,讨论将心理学应用于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运用人格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学科的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人本主义学习论与英语自主学习的关系,并对人本主义学习论应用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道家思想的人格理论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如人本主义与道家思想最根本的契合点在于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关注;两者的基础都在于人格的整体性;二者同样表现的自然主义倾向;二者都认同人格潜力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莱辛在《拉奥孔》中阐发的美学思想深深地烙上了启蒙思想家所有的"人本主义"色彩,同时在对诗与画的研究中渗透着深刻的辩正思想。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思想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诸多心理学家主张将人本主义思想应用于教育理论中,即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许多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培养积极情感。人本主义思想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感,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风趣幽默的个性品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自主语言学习是近二十年来语言学习领域频繁出现的术语。它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提倡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须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对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和动机,并有一定程度的自尊,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本文还提供了实现自主学习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乐仲》塑造了乐仲这一违背佛教常规、蕴藏复杂佛教理论的佛教徒形象。通过对乐仲、琼华形象的溯源,以及对二人行为动机的分析,着力于探讨文本背后掩藏的"在欲而行禅""不二法门"和"自性即佛"等禅学思想,厘清文本与"丹霞烧佛""磨砖成镜"等禅宗典故,以及《维摩诘所说经》在人物设定和"不二法门"禅学思想等方面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筛》集是黎巴嫩旅美派作家、文艺理论家米哈依尔·努埃曼最为著名的文学评论著作,集中阐发了作家的文艺美学观点,吹响了20世纪以来阿拉伯文学复兴运动迈步进入新阶段的号角。本文以《筛》集出版的历史背景为线索,试图从努埃曼在作品语言、作品审美层次、审美创作与审美欣赏等方面的论述分析其文艺美学观点,并归纳出其文艺美学思想的特征,即:破旧立新的文学语言观、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独特的精神需要论。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后期流行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对人性持乐观态度,强调人的自主性,自始至终把人的尊严和自由放在核心位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对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把学生看作目的,看作具体的人和能动的人。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德育中要避免几种错误认识,发挥好德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渊源关系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的哲学。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成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学论》和《教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的高度,对课堂教学无声语言中的态势语言艺术进行研究,并对态势语言艺术的应用技巧,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培养,涉及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多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其间居于重要而特殊的位置,在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的多个方面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中的力度。通过对大学生创业人格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动机、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创业道德品质、健全创业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这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后期流行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对人性持乐观态度,强调人的自主性,自始至终把人的尊严和自由放在核心位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对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把学生看作目的,看作具体的人和能动的人。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德育中要避免几种错误认识,发挥好德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刘勰生活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齐梁时代,但《文心雕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序志》篇所呈现的刘勰因圣人垂梦而最终织梦成书、敷赞圣旨并立言不朽的人生志愿以及改变颓靡文坛的为文动机,都与其崇儒尊孔的思想密切相关。《宗经》篇所宗之经即儒家经典,宗经思想作为《文心雕龙》的核心思想贯穿全书,"文之枢纽"之一的《辨骚》篇也有体现。在《宗经》之"宗"与《辨骚》之"辨"中,见出《序志》篇"变乎骚"之"变"在于"奇"和"采",由此,刘勰确立了"执正驭奇"、"衔华佩实"的理想文学观。  相似文献   

16.
动机论和效果论是道德评价的两大主流.分析道德动机论的形成背景、内涵以及康德的道德动机论的特点,从康德是否为唯动机论者、康德的动机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等方面探讨康德道德动机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邹红的《曹禺剧作散论》超越了以往传统的仅注重分析曹禺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的意识层与作品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潜意识层的批评模式,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借鉴了接受美学方法和批判地吸纳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研究曹禺的剧作,阐述了深层心理、行为动机与作家本人的人格心理、情感生活的联系,即心理分析的第二层次,从而更好地解读了曹禺的剧作。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关于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师生关系、意义学习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应坚持培养"完整人格的人"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并借鉴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提倡的自我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9.
实学思想是张载建立宗教观的理论基础,其一是建立了"气化实体论"的哲学本体,其二是开创了"躬行礼教"的学术风气。张载以"气化实体论"哲学反对佛教与道教的虚无论,用实学的精神重新解释了儒家传统宗教观中神灵、魂魄、怪异观念及终极关怀问题。张载在《西铭》中,将《礼运》提出的大同理想具体化、现实化了,描述了一个建立于宗法血缘基础上的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情感对认知既有促进又有阻碍作用.基于情绪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情感优化教学的情感教学思想,分析了该思想对强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