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田压裂废液具有高COD、高悬浮物等特点,处理达标难度大。以悬浮固体含量、悬浮固体颗粒粒径中值和含油量为指标,实验研究了混凝、微滤膜过滤技术参数,最佳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800~1 000mg/L,助凝剂投加量9~10mg/L,快速搅拌G值250~300s--1,慢速搅拌G值约50s--1,经50、10μm两级微滤膜过滤后悬浮固体含量、粒径中值、含油量满足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标准要求。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压裂废液难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化砭采油厂采出水中90%的油为粒径10μm的分散油,要达到延长油田注水含油量≤3 mg/L、悬浮物含量≤2 mg/L、颗粒粒径中值≤2μm的指标要求则需分离绝大部分乳化油。针对青化砭采油厂采出水水质特点,将原有污水处理工艺改造为高效溶气气浮/双滤料过滤/超滤工艺,并对高效溶气气浮预处理单元、双滤料粗滤单元、超滤膜精滤单元出水含油量、悬浮物含量、油滴数及油滴粒径分布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效气浮预处理单元、双滤料粗滤单元以及超滤膜精滤单元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处理单元油水分离均有相对应的油滴粒径分布、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范围,超过该范围,各污水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延长油田某水处理系统滤后水质不达标,输水管线结垢严重,无法满足油田规定的低渗透油藏注水水质的标准,采出水无法有效回注。通过对污水站目前水处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水处理不能达标的原因,将目前工艺流程改造为"一级重力除油+一级气浮+双滤料过滤+多介质过滤+超滤",改造后滤后污水水质达到"含油≤3 mg/L,悬浮物≤2 mg/L,悬浮物中值粒径≤2μm"的注水要求。根据实验结果筛选出满足技术要求的防垢剂,投加量为60 mg/L,防垢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4.
苏磊 《城市勘测》2021,31(1):43-46
某油田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1500m3/d,实际处理量630m3/d,处理工艺为“微生物接触氧化+加药絮凝沉淀+二级过滤”,在运行过程中投加的混凝剂等药剂成本高,且二级过滤器使用年限过长,其处 理后出水无法达到Q/SYTH0082—2020《油田注水水质规定》中油小于5mg/L、悬浮物含量小于3mg/L、粒径中值小于2μm的注水水质要求。该油田污水处理站开展了“特种微生物+低能耗管式膜”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并完成现场中试试验,处理后膜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基本稳定在1mg/L,出水水质达标,表明此工艺处理油田污水是可行和可靠的,为该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192-195
悬浮物是油田注水的主要控制指标,超标则易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造成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降低油田的注水效果。利用岩矿分析手段对岐口17-2油田注水悬浮物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悬浮物含量超标的方法及解除其堵塞的控制措施。研究表明,清水、污水混合注入后,悬浮物质量浓度相比混合前增加1.8~5.1mg/L,原因主要是清水与污水不配伍,流程较脏。通过加入30mg/L的防垢剂95%ATMP,可抑制混合水样中Ca2+、Mg2+等结垢离子浓度的降低以及悬浮物含量的增加,在井口加装过滤器可进一步稳定注水水质。注水中悬浮物组分是以铁硫化合物为主的腐蚀产物和以硅铝元素为主的地层矿物,含少量以钙镁为主的碳酸盐垢,颗粒粒径主要集中在5~15μm之间。通过加强对含铁硫化合物的酸化力度,加大前置液盐酸的用量,可保证对地层堵塞物的深度溶解,改善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验测试了正庚烷火烟颗粒浓度及粒径分布的空间与时间特性,得到了颗粒粒径分布数中值粒径及几何标准差的变化,据此计算了正庚烷火烟雾光散射强度分布的特性。结果显示数中值粒径的增大引起散射光强明显增强,入射光波长越短散射强度也越强,光电感烟探测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入射光波长以及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秦皇岛33-1油田稠油污水就地处理回注,采用旋流气浮-过滤工艺对该油田稠油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污水经旋流浮选器和双滤料过滤器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油含量平均为7.8 mg/L,悬浮物含量平均为3.1 mg/L,悬浮物粒径中值平均为1.4μm,达到该油田注水水质指标,其中油和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9.3%与95.2%。污水就地处理回注可减排污水500 m~3/d,节约地下水500 m~3/d,节省污水处理费用为9 600元/d。旋流气浮-过滤工艺具有流程短、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及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海上小型边际油田极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浙江油田管5井区块属于低渗透区块,油田开发过程中产出水悬浮物(SS)、溶解氧(DO)、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等指标严重超标。未经处理的油田污水如果直接注入到地层中,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会伤害油层的渗透率,导致注水井的吸水能力降低和油井产能下降,从而影响开发效果。因而,对其油田产出水采用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工艺处理。文章介绍了注水处理工艺及流程,结果表明:超滤工艺出水水质:SS为0.25 mg/L,SRB菌数为0,铁细菌数为17个/mL,腐生菌数0,相关水质指标符合《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94)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颗粒形态是一项重要的细观指标,影响着粒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钙质土因为其特殊的生物成因,有着复杂的颗粒形态。为了研究其颗粒形态特征,采用PartAn 3D颗粒动态图像分析仪对粒径0.5~20 mm的南海钙质土颗粒开展形状测试,采用延伸率、扁平度、球形度、圆度、棱角度和凸度指标定量描述颗粒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南海钙质土颗粒的延伸率、扁平度、球形度和圆度符合正态分布,而棱角度和凸度符合幂律分布;颗粒形状以块状居多,随着粒径的减小,钙质土颗粒变得更扁平,形状更规则;通过研究样本数量对颗粒形状量化结果的影响,建议采用形状指标的算术平均值量化单一粒组钙质土颗粒形状特征时,颗粒数目不少于600。最后,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一个综合考虑钙质土颗粒形状信息的新指标,建立了该指标与钙质土最大、最小孔隙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延长油田某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上午处于停运状态,而下午高负荷运转,导致污水处理系统间歇运行,处理难度大,效果差。通过技术改造,采用适应抗冲击力强的污水处理工艺,解决了间歇性污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出水达到含油量≤3 mg/L、悬浮物≤2 mg/L、粒径中值≤2μm的注水水质标准,同时污水处理费用由5.6元/m^3降至5.2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