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Al-8.8Mg-9.2Si、Al-12.6Mg-7.4Si、Al-15.4Mg-9.8Si三种不同计算Mg2Si含量的合金在金属型下的铸态凝固组织演化,结果表明,合金的凝固路径为,室温下的凝固组织为一定量的初生Mg2Si相、二元共晶和三元共晶集群构成。随着Si含量和Mg含量的增加,初生Mg2Si相的数量增加,其生长形态由八面体多边形向二次枝晶壁较为发达的树枝晶状转变,共晶Mg2Si相的形态并没有明显的转变。通过对比Al-12.6Mg-7.4Si、Al-15.4Mg-9.8Si合金的凝固组织形貌,发现共晶晶胞的纵横比率累积值随着计算Mg2Si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向Mg-14Al-5Si合金中添加不同量的Ce元素,对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Mg-14Al-5Si合金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5%、1.0%、1.5%、2.0%的Ce元素,合金中Mg2Si由粗大树枝状变为多边形和圆形,粗大连续网格状的共晶β-Mg17Al12相也有所细化,变为细小网格状和部分变为孤岛状分布。Ce添加量为1.5%时改性效果最佳,Mg2Si颗粒平均尺寸由45.87μm减小到6.07μm,此时合金力学性能达到最佳,硬度为145HB,抗拉强度为149MPa,屈服强度为92MPa,伸长率为3.91%。同时,在Ce添加量为2.0%的合金中发现白色杆状的CeSi2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亚共晶铝硅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成分优化、变质、合金化和热处理等方法,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对亚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能将共晶Si由针片状变质成细小纤维状,促使合金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亚共晶合金中加入Cu和Ni等元素,经固溶+时效处理后亚共晶Al-Si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当Cu含量为3.5%和Ni含量为2.0%时,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5HBS和347.72MPa,与铸态下的相比硬度提高了38.3%、强度提高了66.8%.  相似文献   

4.
对A356合金进行细化变质处理是提高其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用新型Al-Ti-La细化剂和Al-10Sr变质剂处理A356合金熔体,研究了细化变质保温时间对铸态A356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为15 min,采用Al-Ti-La细化剂和Al-10Sr变质剂复合处理A356合金时,铸态A356合金组织中α-Al的二次枝晶臂间距由31.10μm减小到15.56μm,减小了49.96%,共晶Si形貌由粗大针片状转变为细小短棒状和颗粒状。随着α-Al和共晶Si相形貌的改善,铸态A356合金的抗拉强度由169.67 MPa提高至216.33 MPa,提高了27.50%,伸长率由4.47%提高至10.53%,提高了135.57%,合金的维氏硬度也由56.37 HV提高到62.03 HV,提高了10.04%。断裂方式由穿晶断裂向沿晶断裂转变,合金的塑韧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温度下对Al-4.5Cu-1.5Mg-0.1Sc进行大应变轧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拉伸试验等研究轧制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温度400 ℃时,Al-4.5Cu-1.5Mg-0.1Sc铝合金再结晶充分,晶粒尺寸细小均匀,结合热处理可有效改善基体中第二相分布不均现象; 400 ℃热轧并T6态处理后合金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为455 MPa,伸长率为21.8%; 合金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断口上分布着大量细小的韧窝。  相似文献   

6.
在275~400 ℃对Mg-6Al-2Sn-0.5Zn-0.5Y和Mg-5Al-4Sn-0.5Zn-0.5Y合金正挤压,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显微组织,并测试了其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主要由α-Mg、β-Mg17Al12相和Mg2Sn相组成。Sn含量由2%增加到4%后,Mg2Sn相和离异共晶β-Mg17Al12相体积分数增加,层片状共晶β-Mg17Al12相体积分数减少。挤压温度相同时,Mg-5Al-4Sn-0.5Zn-0.5Y合金挤压试样力学性能均优于Mg-6Al-2Sn-0.5Zn-0.5Y合金,275 ℃挤压试样抗拉和屈服强度最高,分别为329.9和254.4 MPa。两种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方式均为准解理断裂。Sn的添加可有效促进挤压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形核,并抑制再结晶晶粒长大,从而同时提高挤压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相似文献   

7.
微量钪对Al-Zn-Mg-Cu-Zr 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了Al-7.6Zn-2.2Mg-1.24Cu-0.13Zr和Al-7.8Zn-2.2Mg-1.30Cu-0.30Sc-0.14Zr 合金, 测试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2 种合金不同处理态的显微组织,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铝合金的拉伸断口。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Sc 可以明显细化合金的铸态晶粒, 显著提高Al-Zn-Mg-Cu-Zr 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 其作用机理主要为Al3(Sc, Zr)引起的细晶强化、亚结构强化和弥散强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金相、拉伸试验和断口扫描等实验方法,研究了T6热处理工艺(固溶温度和保温时间)对Al-7Si-0.3Mg-0.3Y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6热处理能有效改善合金微观组织,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经过535℃固溶处理4.5 h+180℃时效处理8 h后,共晶Si形貌由纤维状或针尖状变为颗粒状,边角更加圆润和钝化,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硬度分别达到271 MPa、6.5%和73 HB。与铸态相比,T6热处理后的合金断口有大量韧窝存在并且分布更加均匀,断裂机制为准解理断裂和韧窝断裂的混合方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分析了Al-8.8Mg-9.2Si、Al-12.6Mg-7.4Si、Al-15.4Mg-9.8Si三种不同Mg2Si含量的合金在金属型下的铸态凝固组织演化。结果表明,合金的凝固路径为L→L1+Mg2Si→L2+Mg2Si+(Al+Mg2Si)二元共晶→Mg2Si+(Al+Mg2Si)二元共晶+(Al+Mg2Si+Si)三元共晶,室温下的凝固组织为一定量的初生Mg2Si相、二元共晶和三元共晶集群构成。随着Si含量和Mg含量的增加,初生Mg2Si相的数量增加,其生长形态由八面体多边形向二次枝晶壁较为发达的树枝晶状转变,共晶Mg2Si相的形态并没有明显的转变。通过对比Al-12.6Mg-7.4Si、Al-15.4Mg-9.8Si合金的凝固组织形貌,发现共晶晶胞的纵横比率累积值随着计算Mg2Si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制备了一种新型Al-Ti-La中间合金,用来细化变质处理亚共晶Al-7Si合金中的α-Al和共晶Si相。研究了新型Al-Ti-La中间合金对亚共晶Al-7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Al-Ti-La中间合金对初生α-Al和共晶Si表现出优异的细化变质效果。加入0.2wt.%Al-Ti-La可以使α-Al晶粒尺寸从1460μm减小到230μm,减小了84.25%;二次支晶臂间距从28.55μm减小到15.16μm,减小了46.90%;共晶Si的形貌由粗大的针片状转变为细小的短棒状和颗粒状。随着初生α-Al和共晶Si相的细化,Al-7Si合金的抗拉强度从154MPa增加到175MPa,增加了13.63%;伸长率从5.83%增加到11.94%,增加了104.80%。断裂方式由穿晶断裂向沿晶断裂转变,合金的塑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项试验法分别向压铸铝合金ADC12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e,La和Sm稀土元素,通过拉伸试验数据及金相组织分析,研究稀土元素的加入对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元素的加入,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组织均有着不同程度地提高与细化.单项试验中,当Ce,La及Sm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4%,0.4%和0.2%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分别比基体合金提高了10.9%,7.0%和16.1%,同时延伸率也分别比基体合金提高了8.1%,19.3%和20.6%.在Sm元素含量为0.2%时,合金组织的细化效果最为明显,稀土元素对合金力学性能及组织细化的影响顺序为Sm>Ce>La.  相似文献   

12.
增湿条件下合肥膨胀土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标准湿砂法和滴水法试验研究了合肥膨胀土抗剪强度参数c、(?)随含水量的变化关系,提出了合肥膨胀土随含水量变化的抗剪强度公式并给出了合肥膨胀土的强度参数。分析了膨胀土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机理。并给出了考虑含水量的强度曲面,提出临界含水量的概念。研究对合肥地区乃至江淮地区的膨胀土工程的设计和预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治理采煤沉陷积水区地表的生态环境,对工作面开采造成的地表移动变形、采煤沉陷区积水区水下地形监测,通过对开采沉陷区的地质条件和地表变形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三维激光扫描仪配合测深仪的地表移动变形监测方案。为同类采煤沉陷积水区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琳 《资源与产业》2008,10(1):60-62
本文介绍了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的一般方法,并对实验区合肥市进行具体的实践,得到了一些土地利用方面的数据,同时发现,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增加,优势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降低。对于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设计、平面功能和立体造型上分别介绍了合肥新图书馆设计方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合肥所研制的卸压侧封式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合肥与芜湖的城市功能研究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也就不同。本文首先运用节点分析法测算安徽省各中心城市近几年的城市中心职能强度,说明了合肥、芜湖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然后通过计算区位商分析合肥、芜湖两市各行业的比较优势,进而判断出不同的城市功能:合肥城市功能较为完善,第三产业优势明显,是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芜湖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制造业职能突出,是安徽主要工业中心之一;最后,针对两市如何强化完善城市功能、发挥更大带动作用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8.
于光辉 《中州煤炭》2019,(2):37-40,45
鹤煤公司安监局为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隐患排查治理入手,借鉴河南煤监局执法监察方式,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方法,积极探索创新,依靠科学正确的管理手段,努力提高矿井对隐患的控制能力,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特制定《河南能源鹤煤公司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并实施,该规定是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对排查方案制定、隐患排查记录填写、隐患处理决定书格式等制定了实施模板,并对重大隐患具体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细化。该规定在鹤煤公司得到了应用,有效提高了隐患的控制,为企业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郭贝贝,於忠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数据,通过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示范区内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分值,分析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人为驱动力以及各城市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得出合肥市和马鞍山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较高,池州市建设用地利用较粗放,其他城市处于中度集约水平。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受经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制约,评价集约度的结果可为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时的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主井受煤仓建于主井井筒一侧,部分基础落在冻土地基上。由于建井工期要求,冻土地基还未完全融化固结,地基承载力还未恢复就建造了受煤仓,致使受煤仓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倾斜。我们采取压密注浆及掏土法纠偏加固。该技术为我院首次在冻融土地基上对已建建筑倾斜进行纠偏加固,收到了预期效果,为该技术在以后的工程中应用、推广及研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