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线路避雷器与杆塔绝缘子串的并联安装形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杆塔绝缘子串、线路避雷器先后承受雷电过电压的情况下,线路避雷器将有可能失去保护作用。文中还提出了改进意见,建议应从设计及运行上改进线路避雷器的安装,使雷击杆塔顶部时所产生的雷电过电压先作用于线路避雷器,后作用于杆塔绝缘子串,或至少同时作用于两者,以有效发挥线路避雷器的防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万帅  陈家宏  谭进  谷山强  陈坤 《高电压技术》2012,38(10):2714-2720
为了提高±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其雷击闪络率,研制开发了±500kV直流线路用复合外套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通过对该避雷器动作负载和保护原理的研究,提出了其结构性能要求,并设计计算了该避雷器的主要技术参数。研制出了额定电压571kV、8/20μs标称放电电流20kA下残压为1 064kV,正极性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为1 830kV的±500kV直流线路避雷器。型式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500kV直流线路避雷器电气、机械特性等均达到设计要求,能够有效保护±500kV直流绝缘子串免遭雷击闪络。±500kV直流线路避雷器的成功研制填补了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的技术空白,为该避雷器在±500kV直流输电线路上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线路避雷器的安装方式对防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江  林苗 《电力设备》2007,8(5):65-66
文章按雷击杆塔顶部时所产生的雷电过电压的作用顺序,将线路避雷器与杆塔绝缘子串的并联安装方式分为雷电过电压先后作用于两者、同时作用于两者及先作用于后者,再作用于前者等3种安装方式,分析了3种安装方式对线路避雷器防雷效果的影响。文中还建议改进线路避雷器的安装方式,提出了新的安装方式,使雷电直击杆塔或绕击导线时所产生的雷电过电压先作用线路避雷器,或同时作用于线路避雷器与杆塔绝缘子串,以有效发挥线路避雷器的防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辨识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了雷电绕击和反击的发生机理,并基于ATP-EMTP建立了110 kV输电线路杆塔多波阻抗模型及雷击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雷击杆塔塔顶或绕击导线时,绝缘子串两端电位差方向不同;雷击闪络时,被击杆塔闪络相绝缘子串电位差降为0,雷击暂态过程结束后,邻近杆塔对应相绝缘子串电位差近似为0;反击闪络时,邻近杆塔绝缘子串两端电位差方向发生改变;杆塔入地电流方向可表征雷电流极性。基于上述特征,提出通过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电位差和杆塔入地电流构建特征量,以2者的方向及其有效值作为识别判据,对雷击故障及未故障条件下的雷击类型进行辨识。  相似文献   

5.
50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杆塔高、回路多,易发生雷电事故。以虞城换流站-玉山50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中的主力杆塔SSZ直线塔为实例,分析了50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雷电反击特性。研究表明,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大,线路第一回、第四回、第六回线路相继发生闪络;随着杆塔呼高和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的增大,反击耐雷水平快速降低,反击跳闸率迅速增加;杆塔横担波阻抗对50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评估1 000kV/500kV超特高压同塔4回输电线路的雷电性能,基于电磁暂态程序(EMTP)和改进后的电气几何模型(EGM)分别对这种线路的反击、绕击耐雷水平及雷电跳闸率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同塔多回线路中500kV线路不同相序排列、不同间隙长度及不同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对反击跳闸率的影响,并对比计算了1 000kV线路不同绝缘子串布置方式下线路的雷电绕击性能。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指出了500kV线路的绝缘配合是1 000kV/500kV混压同塔4回线路防雷的薄弱点所在,并提出通过加强500kV线路的绝缘水平、优化1 000kV线路绝缘子的布置方式等措施,能有效改善线路雷电性能、降低雷击跳闸率,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为提出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策略提供参考。以我国110kV至 1 000kV交流输电线路以及±500kV至±800kV直流输电线路为分析对象,对其绕击特征和反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雷电防护重点。110kV和220kV交流输电线路应重点关注反击问题;500kV和750kV交流输电线路应重点关注在高接地电阻地区的反击问题和山区的绕击问题;1 000kV交流输电线路的反击闪络率极低,可考虑采用杆塔自然接地以降低建设成本,同时需关注山区的边相导线绕击问题;±500kV、±660kV和±800kV直流输电线路应主要关注在山区的绕击闪络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加装线路避雷器对提高超高压大跨越段绕击耐雷水平的有效性,参照官亭—兰州东750 kV输电线路实际参数,建立了雷电流、输电线路、杆塔、绝缘子串和线路避雷器的EMTP–RV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雷击位置、不同避雷器装设方案、不同杆塔接地电阻对耐雷水平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跨越段两端各加装1组线路避雷器可将线路整体绕击耐雷水平提高至81~119 k A,远远超过理论最大绕击雷电流30 k A,并克服了接地电阻的影响,其中本基塔绝缘子被完全保护,但附近杆塔上绝缘子获得的保护作用有所弱化,若要实现完全保护,则需在跨越段两端及其相邻杆塔上都加装线路避雷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东莞地区110 kV输电线路并联间隙装置的电气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试验内容包括复合绝缘子安装并联间隙后的电晕特性和无线电干扰特性,绝缘子串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和雷电冲击伏秒特性的对比试验,不同长度复合绝缘子安装并联间隙后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和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试验,工频大电流燃弧特性试验,大电流通流能力试验。通过这些电气性能试验,验证了该110 kV输电线路并联间隙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0.
220kV/110kV 同塔四回线路耐雷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计算了深圳鹏城-新田双回220kV输电线路中3段220/110kV同杆并架四回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率和雷电反击跳闸率,分析了减小避雷线保护角、采用不平衡绝缘和安装线路型避雷器等措施对雷电反击跳闸率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避雷线保护角至0°、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至10Ω、在一回110kV线路上增强绝缘、在另一回110kV线路上安装绝缘子并联间隙以及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或雷电易击处的一回110kV线路上装设线路避雷器等降低雷电反击跳闸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抵御雷害风险能力,研究了±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安装选点、基本参数、安装方案和工程应用。文中以±800 kV锦苏线浙江段为工程背景,对其线路走廊落雷情况进行了分析及差异化防雷评估,提出了安装选点原则,开展了避雷器的关键技术参数的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分析了线路避雷器的安装要求,根据安装选点原则配置了避雷器,设计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斜拉式安装方法,成功实施了±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的大规模工程应用,对±800 kV直流线路避雷器在其余±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线路避雷器在天生桥地区220 kV及以上交流线路防雷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查询雷电定位系统,统计天生桥地区雷电参数,总结、分析2001年以来该地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结果表明安装线路避雷器能有效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具有较好的防雷效果。根据运行经验及线路避雷器只对安装塔安装相有保护作用的特点,提出了线路避雷器安装选点和运行维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采用的线路型避雷器多为绝缘子间隙避雷器。运行单位在安装线路避雷器时主要考虑的是避雷器的电气性能,很少对避雷器的安装形式和运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以至运行中出现掉串现象。例举了一起线路型避雷器断串缺陷,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断串的原因,并提出了避雷器安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安装避雷器是减少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的主要措施.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算法求解多导体传输线场线耦合方程,重点研究安装避雷器的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波形特性和统计特性.对比分析了10 kV 配电线路在有/无避雷器,不同避雷器安装密度时感应过电压的波形和幅值.对不同避雷器安装密度时是否考虑直击雷的情况下线路最大感应过电压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安装避雷器后最大感应过电压概率分布、绝缘闪络率和闪络次数等统计结果,以及配电线路避雷器的推荐安装密度  相似文献   

15.
架空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作为用户与发电厂的连接枢纽,线路可靠防雷与安全运行尤为重要。分析由输电线路上测得的雷电数据,证实了多脉冲雷电的存在,统计并分析雷电波前时间、波尾时间、极性及幅值参数。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多脉冲雷电、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绝缘子串、避雷器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分别计算在线路是否安装避雷器时,在单脉冲和多脉冲下发生直击和反击时的响应情况。比较两种不同脉冲雷电下线路过电压的差别。仿真分析表明:避雷器能有效的限制雷电过电压的幅值,并且在多脉冲雷电冲击时,输电线路会出现更高的雷电过电压,且持续时间更长的现象,使其防雷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6.
500 kV昌房紧凑型线路采用线路避雷器后,能较大地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紧凑型线路避雷器本体的荷电率取0.9,完全能承受雷击杆塔时的放电电流和放电能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线路型避雷器提高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要强  张帆 《绝缘材料》2008,41(1):33-36
研究了在35 kV输电线路雷电"易击段"绝缘子串上并接线路避雷器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方法。建立了雷电波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模型,借助电磁暂态软件(ATP_EMTP)仿真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对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易击段"架设线路避雷器后,可明显提高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尤其雷直击导线时,线路避雷器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仿真估算了不同避雷器架设方案下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本研究对于平原地区35 kV输电线路的线路防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line surge arrest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performances of transmission lines by eliminating the insulator flashover. If the line arrester is very close to the insulator string in parallel, the lightning discharging would take place in the gap between the upper discharging ring of the line arrester and the bottom grading ring of the insulator string, there is no discharging in the series gap of the line arrester. Sometimes, the insulator string would have a flashover, the line surge arrester cannot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insulator string. This so-called “transverse discharge” phenomenon is caused by the proximity effect of the discharging ring of the line arrester. This phenomenon is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transverse discharge phenomenon is simulated in high voltage laboratory. The demanded minimum distances between the 110-kV and 220-kV line arrester and insulator string protected are proposed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应用ATP-EMTP对配网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下,线路避雷器的保护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安装线路避雷器可以对配网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进行防护,其保护效果与避雷器的配置方式及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有关,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可以减小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