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简分析是潮流量测验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在保证潮流量测验成果精度的前提下,减少测流工作量,缩短测流历时,提高水文测验质量。2014年下半年,由于受芜申运河(芜湖段)青弋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大砻坊水文站测验河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致使潮流量测验边界条件也发生了改变,自2003年起延续了十多年的潮流量代表垂线测流方案不能再使用,需要重新收集资料进行测速垂线精简分析。文章选取该站自2016年6月—2017年10月启用新断面采用水文缆道按全断面布设5-7条测速垂线方法施测的355份流量资料为依据,分别按顺(逆)流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测速垂线精简分析,确定了新的潮流量代表垂线测流方案,并对精简前后流量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建议该站今后采用精简后测速垂线,把握测流时机及时施测潮流量。  相似文献   

2.
则克台(北岸干渠)站流速垂线精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杰 《陕西水利》2016,(4):121-122
则克台(北岸干渠)站自设立以来,受渠首调闸影响,水位有时出现陡涨陡落现象,对流量测验精度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既能满足流量测验精度,又能缩短测流历时,提高流量测验的效率,则克台(北岸干渠)站以精测法资料为基础对流速垂线进行精简分析,以便对流速垂线精简后的测验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阿勒泰地区的群库勒水文站测流垂线进行精简比测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精简垂线组合方案下的测流误差均可满足《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的测流精度要求,精简方案可显著提高群库勒水文站高洪应急监测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用固定垂线单宽测流法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是在建立垂线单宽流量和断面平均单宽流量关系的基础上,精简流速仪测流方法,达到规范规定的精简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安徽省固镇闸水文站多年水文实测资料,分析研究固镇闸站测流断面和流量测验实际情况,对流量测验中测速垂线、测点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龙湾站为实例,对丹东地区水文测验垂线进行精简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水位(Z93.50 m以上,可将龙湾站传统常规测流方法需布设的6条垂线精简到3条或2条,精简后流量测定误差均可满足GB50179-2015《河流流量测验规范》及水文资料整编的要求,垂线精简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修河一级支流渣津水文站建站以来的实测水文资料,通过实测大断面面积、流速、流量等水文要素,对渣津水文站测流断面变化及水位流量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探求渣津水文站流量测验现状及历年变化情况,进一步提高流量测验精准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赉水文站测速垂线精简测点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大赉水文站总计30次用三点法实测流量资料,通过对流量、垂线平均流速两个方面分析得知,大赉水文站测速垂线精简测点后,采用相对水深0.2、0.8测点测流与采用相对水深0.2、0.6、0.8测点测流,两种方法计算的流量对比,总的系统误差为-0.36%。并对两种测流方法进行了单次流量随机不确定度验证,符合《河流流量测验规范》精度要求。其意义在于缩短测流历时,把流量测验的重点投入到增加测验次数上,满足大洪水时期,水位变幅大,测次不足的问题。尤其在主汛期可及早报出流量,为防汛抗洪服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永红水文站2014年-2016年部分中高水位级实测流量资料系列,按照《河流流量测验规范》的有关技术要求,因该站部分流量测验过程中水位涨落差太大,导致流量成果精度过低的情况时常发生,从而对该站近几年的流量资料进行"分线测流法"分析,精简中高水实测的测流垂线数,为提高永红水文站流量测验成果精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代表垂线法具有提升水文监测技术手段和防汛测报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通航河道监测效率,简化测验方法等特点。通过从流速仪精测法实测流量中筛选出代表垂线,对实测垂线平均流速与实际断面平均流速进行横向比较,经过误差分析,确定垂线的平均断面流速和实测断面平均流速之间相关关系。经数据检验后,结果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规范》标准要求。代表垂线法可以提高流量测验效率,缩短在中高水期间通航河道流量监测时间,实现流量实时监测,为防汛救灾指挥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  相似文献   

11.
陈顼 《江淮水利科技》2024,(1):31-36,50
利用雷达多普勒流速仪进行测流是目前成本较低的实时自动测流方法。传统的雷达多普勒流速仪获得断面单条垂线上的表面流速,一般采用代表流速法建模计算断面流量,导致水位变幅剧烈的断面测流误差较大。本文基于表面流速数据的垂线法测流模型,采用雷达式二合一传感器获得断面的垂线表面流速和水深实测数据计算断面流量,并以新田水文站断面测流为例,与缆道流速仪法的测流数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垂线平均流速相对误差在 5%以内的合格率达到 75%,断面平均流速相对误差和断面流量相对误差在 5%以内的合格率均达到 67%,故仅需布设两个雷达测速仪即可达到相对误差小于 5%的高精度测流,在自动测流站中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水文站渠道输水流速仪施测流量方案是否符合规范中规定的多垂线多测点的流量测验误差范围进行估算,分析流速仪施测流量测验中的误差存在原因,为最大程度减少误差带来影响,对流量测验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误差小、精度高、经济适用目的.  相似文献   

13.
贠湛海 《人民长江》1999,30(7):23-24
在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潮流测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方法是依据全潮测验的全过程资料,对垂线平均流速组合优化,分析垂线流速阴潮痊变变化的分布形态,从而建立不同相对水深的点流速与垂线平均流速的关系,为点线换算提出定量数据,进而建立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并推算潮流量。  相似文献   

14.
以陈河水文站垂线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流速实测资料为基础,建立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相关关系曲线的方法,在定线精度检验的基础上,来确定施测断面平均流速的代表流速垂线,以简化施测断面平均流速的技术手段。采用代表垂线法施测断面平均流速,可将多条测速垂线简化至1条,故此实测断面平均流速的总历时可成倍缩短,这无疑保证了抢测洪水流量过程(尤其是峰谷转折点)的测验时机。即采用代表垂线法施测断面平均流速可达到即时控制洪水流量的剧烈变化过程和减轻测验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绵右渠地都站多线多点法实测流量资料为依据,从模拟垂线流速分布着手,揭示了下游电站引水对测流断面垂线流速的影响,进而得出符合《水文测验规范》要求的流量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坐底式ADCP在线流量测验方案,根据多元回归法,利用Matlab统计分析工具箱,分析了前垾村水文站句容河断面主泓的垂线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相关关系,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重点研究单根垂线的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相关关系模型的随机误差以及2根垂线的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相关关系模型的随机误差,分析结果为该站流量在线测验方案实...  相似文献   

17.
1水文站高洪测验的种类及原理1.1测验方案的种类我省水文测站多分布在山溪性河流上,水情复杂、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水面漂浮物较多。由于测验设施标准不高,流速仪实测困难。实践中,水文站高洪测验方案多用简测法,概括起来可分:①浮标法,②流速仪水面法,③电波流速仪法。1.2测验方案的原理1.2.1浮标法浮标法测流是借助浮标从上断面投放经过一定时间流到下断面,测得河道水体表面相应点虚流速,借用邻近实测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流量在线测验精度,以长江下游干流八里江水文站为例,收集了八里江水文站2009~2021年84份流量测验成果,在分析测站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水文站流量测验断面平均流速与代表性垂线流速的关系,并计算了在线流量精度。结果表明:八里江水文站起点距为850 m和1 500 m的两条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确定性系数在0.97以上,推求流量不确定度为9.20%,满足一类水文站流量测验精度要求;起点距为850 m和1 500 m的两条测速垂线适宜作为V-ADCP自动测流设备安装位置。基于代表性垂线流速的在线流量测验方法可实现流速实时采集,提高流量测验精度并降低测验成本。  相似文献   

19.
首先按照《水文测验手册》的要求,对大江口水文站的精测资料进行测点和垂线分别精简的分析,确定该站常测法测流的方案。然后按新规范国标GB50179 - 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的要求对所定的两种测流方案的误差进行统计,发现旧规范可行的方案并不一定能满足新规范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水文站现行的测流方案进行重新分析、选择,确保我们使用的测流方案既高效也符合新规范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张家坟水文站自动化水平不高、发生大洪水和高洪时漂浮物多、流速仪或ADCP无法入水测验及测流安全等问题,新建移动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进行流量测验。分析了测流系统组成、测流原理,按照不同水位级布置测次,采用同期人工实测流量与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施测流量进行比测率定分析,建立两者相关关系,率定流量系数,并进行误差分析,检验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测流精度。比测率定结果表明,两者相关关系显著,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测得的水面流速经率定后,推算的断面流量精度较高,在线测流设备各项指标符合《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要求,改善了水文站测验工作条件,减轻了站上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水文资料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了山区河流流量测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