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将纤维膜技术应用于焦化液化气脱硫醇精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二硫化物分液罐和尾气管线腐蚀、脱硫醇尾气直接放空污染大气和碱渣难以处理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及方案。结果表明:改良新鲜碱液和催化剂的添加方法可降低碱渣生成量;控制合适的操作温度和喷涂陶瓷涂层可避免二硫化物分液罐腐蚀;更换管线材质可避免尾气管线腐蚀;将脱硫醇尾气送至硫回收焚烧炉焚烧可解决尾气污染大气的问题。   相似文献   

2.
国内汽油碱渣处理通常采用酸化提酚工艺技术,该技术存在较大的恶臭污染弊端。介绍了国内首次开发并成功运行的深度氧化脱硫、二氧化碳中和及汽油抽提脱酚(LiFT-CR)、尾气脱除二硫化物等组成的成套汽油碱渣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全相接触碱渣氧化塔对碱渣进行深度氧化处理,结合液膜传质反应器及碳化、汽油抽提工艺对氧化后碱渣进行碳化处理,而碱渣氧化尾气中的二硫化物实现了分离回收。该装置运行后,通过对氧化温度、氧化风量、进料流量、碳化风量、废水pH值等工艺优化及调整,并对纤维液膜反应器内芯、碱渣过滤器滤芯、氧化塔气体分布器等内部件的结构创新改进,实现装置连续稳定运行,处理后的废水达到设计要求,抽提后汽油博士实验、铜片腐蚀、水溶性酸碱的分析项目合格,脱硫后尾气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2 Mt/a深度催化裂解(DCC)联合装置配套120 t/h液化气脱硫醇装置,针对液化气脱硫醇碱液再生尾气中含有氧气、烃类和二硫化物,导致环境污染、设备腐蚀和堵塞、安全隐患等生产难题,该公司将脱硫醇尾气引入DCC装置,采取催化再生器燃烧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使脱硫醇尾气...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联合二车间Ⅰ套催化裂化装置液态烃脱硫醇系统使用液态烃碱液高效氧化再生技术改造情况.改造后,预碱洗碱液由不再生工艺改为循环再生工艺,降低了碱液消耗;增设胺液聚结器及气提塔分别捕集乙醇胺富液和分离碱液中的二硫化物;并对原氧化塔和二硫化物分离罐进行内部改造.该系统自改造投用以来,碱液再生温度由原来的55~ 60℃降到35 ~ 40℃,碱液氧化再生效率高,再生碱液质量好,操作运行平稳.在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液态烃脱硫醇系统每吨液化石油气碱渣排放量由3.33 kg下降到0.8 kg以下,经济、环保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纤维液膜脱硫醇组合工艺在液化石油气精制中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纤维液膜脱硫醇及碱液高效再生组合工艺在400 kt/a混合液化石油气(LPG)和催化LPG脱硫醇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装置运行结果表明,混合LPG产品总硫含量基本达到150 mg/m3、催化LPG产品总硫含量基本达到50 mg/m3的设计指标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率在97%以上;脱硫醇碱液采用高效再生技术控制硫醇钠和硫化钠含量小于600μg/g、二硫化物含量小于50μg/g,系统碱液中氢氧化钠浓度稳定在20%(w)左右,碱液再生生成的二硫化物每3 d回收1 t左右。该组合工艺解决了炼厂LPG传统脱硫醇装置产品质量不稳定、波动频繁、脱硫醇碱液再生效果不理想、能耗高、碱渣排放量大等问题,并实现了副产物二硫化物的回收。  相似文献   

6.
在对某石化公司原有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纤维膜脱硫醇技术脱除液化气中的硫.项目实施后液化气脱硫率提高,铜片腐蚀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装置碱渣排量明显减少,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针对脱硫醇装置尾气管线的湿硫化氢腐蚀问题,提出了用氮气吹扫管线等有效措施,特别指出选用0Crl7Ni7Mo2不锈钢是最有效的办法,其腐蚀率为0.07mm/a.  相似文献   

8.
闪蒸分液罐具有闪蒸和分液的双重功能,能够有效防止管线设备憋压和回收烃油。榆林天然气处理厂的闪蒸分液罐设计和投入使用早,存在安全阀出口直接泄放至大气和压力、液位不能实时远程监控,以及残留液体加速腐蚀压力容器等诸多问题。因此,有针对性的进行工艺改造,消除了设备使用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也避免了环境污染,达到了预期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液态烃脱硫醇装置废碱渣年产量超过1 kt,原采用碱渣湿式氧化装置脱硫、浓硫酸中和、酸性水限流排放至炼油污水处理场处理工艺。该工艺存在浓硫酸中和碱渣作业风险大、酸性水低温盐结晶堵塞管线,作业过程恶臭气体环境污染大等问题。通过实施酸性水汽提塔注废碱渣技术改造,停用了碱渣湿式氧化装置,不再进行碱渣酸化处理。工业实践表明:废碱渣注入汽提塔后,净化水中约70%的固定铵可去除,酸性水汽提塔蒸汽单耗下降约10 kg/t,对总外排水水质几乎没有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传统液化石油气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和碱渣,废气有恶臭气味,含有大量VOCs(挥发性有机物),碱渣含有大量含硫盐类和难降解高COD(化学需氧量)组分,环保处理难度大。安全环保型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醇技术从清洁生产角度出发,采用一种新型脱硫醇溶剂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硫醇,然后以贫氧、含烃、含氮的脱硫醇尾气作为循环气,用氧气(或富氧气)代替空气作为氧化反应的氧源,对脱硫醇溶剂进行氧化再生,同时使用汽油抽提带走产生的二硫化物。某套液化石油气脱硫醇装置应用该技术完成改造,18个月的平稳运行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总硫稳定控制在30 mg/m3以下,硫醇硫质量浓度控制在10 mg/m3左右,同时实现了废气和碱渣水体零排放,减少VOCs排放8.15 t/a,减少向水体排放无机盐约200 t/a。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分析了目前液化气脱硫醇废碱液氧化再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用富氧空气作为氧化源,气液分布器替代原氧化塔的填料。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氧化效率和二硫化物的分离度,提高了碱液的再生质量。既提高了脱硫效率,又降低了碱液、污染性尾气的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尾气处理装置的运行特点及现有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一种能够适应中小规模、工况变化大的尾气处理工艺。方法采用碱液脱硫工艺应用于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尾气处理,采取了尾气NaOH碱洗“洗涤塔+脱硫塔”双塔组合脱硫、优化焚烧炉结构、提升硫酸钠产品指标等措施。结果碱液脱硫后,排放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为10~268 mg/m^(3),满足GB 39728-2020《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且副产物硫酸钠满足合格品要求直接外销。结论碱洗脱硫可满足天然气净化厂尾气处理装置技术、经济性的要求,同时取得了巨大的环保效益,可为同类装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催化裂化装置的二硫化物分离罐因工艺结构不合理,设备局部出现酸性腐蚀及孔蚀并造成壳体泄露,通过调整设备内部结构避免酸性气积聚,从而解决了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液化气脱硫醇工艺完善及节能减排要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液化气脱硫醇目前基本上采用Merox碱洗抽提和碱液空气氧化再生循环利用工艺。随着高含硫原油加工比例的上升以及液化气产量和综合利用率提高,液化气脱硫醇碱渣排放量大幅增加,对环保压力很大且增加操作成本。根据各炼厂同类装置运行情况调查,分析了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要素并提出了实现途径,即通过对脱硫醇工艺的整体优化并对碱液再生单元进行技术创新,控制原料液化气胺液夹带量以避免对碱液的污染,采用纤维膜脱硫醇工艺提高脱硫醇过程的传质效率和分离效率,控制再生碱液中二硫化物浓度以延长剂碱使用周期,有可能将碱渣排放率降低75%以上。  相似文献   

15.
PTA装置TT - 1131吸附塔不锈钢废气入口管多次腐蚀穿孔 ,根据外观检查、金相分析、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 ,确认管线腐蚀是由于增设旋风分离器后 ,管内介质状态由细雾状变为露状 ,加上分离效果差和管线焊接质量等原因产生的HBr露点腐蚀所致 ,去掉旋风分离器后 ,运行已正常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集气总站生产分离器分液能力不足导致原料气携带含氯液体进入净化装置污染胺液系统,排污、放空管线腐蚀穿孔安全风险高,高级孔板流量计维护成本高,产出水水型发生变化,氯离子含量超标导致净化厂原料气管线存在氯离子诱导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风险等问题,采取了增加段塞流捕集装置进行气液一次分离,缓解生产分离器分离压力,排污、放空管线材质升级为耐腐蚀镍基合金材质,引进低维护成本的超声波流量计代替高级孔板流量计,增加水洗脱氯装置降低氯离子含量,优化自控系统等措施,确保了普光气田甲级要害部位集气站总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气体钻井钻具冲蚀磨损试验装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现有冲蚀磨损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不能模拟实际气体钻井过程气体携岩冲蚀钻具的问题,开发了气体钻井钻具冲蚀磨损试验装置。该装置由风机、送风管、加料管、混合室、加速管、试验管、连接管、旋风分离器、尾管、水箱、气体流量计等组成。它能模拟气体钻井过程中,不同气体排量、机械钻速等钻井工艺参数及不同属性岩屑对钻具冲蚀磨损的情况,具有结构简单、管道封闭、不污染环境、运行噪声小等特点;也可以开展管道气固两相流的相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