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介绍了湿式氧化镁法烟气脱硫废液提浓回收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脱硫废液通过除杂过滤、蒸发提浓、冷却结晶等单元操作回收七水硫酸镁。其关键工艺指标有脱硫废液pH值、蒸发提浓温度、冷却结晶温度、干燥温度等。该工艺技术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氧化镁法脱硫技术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副产物硫酸镁市场概况。通过小试试验验证氧化镁回收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及脱硫氧化液产品化的可行性。小试试验表明:氧化镁法脱硫效果好,脱硫效率可达97%以上,副产物硫酸镁品质较好。氧化镁回收法治理冶炼环集烟气既可实现烟气清洁治理,又可回收利用脱硫副产物,使化工产品种类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废水中含大量亚硝酸盐造成水体污染及有价盐资源浪费问题,回收废水中的NaNO2,提出pH调控除杂?碳碱沉淀脱钙?结晶提纯分离工艺,分别考察了pH值、除钙剂投加方式、浓缩总盐浓度和结晶温度对废水中NaNO2结晶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浓缩总盐浓度是影响脱硫脱硝废水中NaNO2结晶率及纯度的主要因素。在除杂pH=11、除钙剂湿投、浓缩总盐浓度70wt%、结晶温度50℃的条件下,NaNO2结晶率大于60%,产品质量达到GB/T 2367-2016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苦味酸与结晶紫缔合,利用环己烷萃取,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脱硫液中苦味酸的浓度,从而建立了1种测定脱硫液中苦味酸的新方法。经过对脱硫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加标回收率为103-3%,说明混合体系中杂质对测定干扰小,该方法对测定脱硫液中苦味酸的浓度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氧化镁脱硫液进行了浓缩蒸发烘干得到七水硫酸镁,通过XRD结构分析和EDS分析。结果表明,100 m L废液中约含有七水硫酸镁33 g,其主要成分为七水硫酸镁含量约为97,主要元素组成为Mg,S,O,杂质较少。这说明脱硫液提取七水硫酸镁具有很高的提取价值,并对其回收蒸发工艺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硫酸浸出-水解结晶除杂-钛盐水解-煅烧"工艺从钛铁矿中回收钛白粉.综合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温度、搅拌强度、时间、固液比、硫酸浓度等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最佳浸出参数为浸出剂浓度为18.4mol/L的硫酸、浸出温度为160℃、浸出时间为90min、浸出搅拌强度为400r/min、固液比为1∶1...  相似文献   

7.
脱硫废液中含有大量的副盐硫氰酸钠、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钠,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无机盐,如果将脱硫液中的副盐进行分离回收,不但降低了脱硫液中副盐含量,使脱硫反应朝正方向进行,提高脱硫效率,使脱硫液可以循环利用,而且回收副盐本身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脱硫过程中存在的塔堵及硫回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在脱硫过程中加入超滤膜分离技术对解决这类问题非常有效。在脱硫富液再生前加入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塔堵,再生后加入该技术能实现硫的高效回收及提高脱硫液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磷复肥配套硫酸装置尾气脱硫副产脱硫液(硫酸铵溶液)进行利用,确定了脱硫液的引入工位及脱硫液的加入量,介绍了脱硫液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基复合肥、团粒法复合肥生产中的引入利用情况。通过控制脱硫液的连续均匀加入,对生产不会造成影响,同时因硫的回收为企业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青海马海盐湖氯化钾生产为例,探索了氯化钾生产排放的尾液中钾资源回收利用的途径。通过对尾盐水和尾盐矿合理利用的讨论及相图分析,提出了冷结晶-正浮选生产氯化钾尾液循环利用的技术方案,使氯化钾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尾液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利用结晶器进行卤水除杂的一种工艺。旧工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直接加入卤水除杂,容易产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胶体沉淀,难以过滤。采用结晶除杂工艺,减小钙镁的反应浓度,同时减小除杂剂离子的浓度,使生成杂质晶体的过饱和度得到控制。该工艺很好地控制杂质沉淀结晶的粒径,较好地解决盐泥的固液分离。实验验证了影响杂质结晶生长的因素。实验结果对比了卤水结晶除杂与传统除杂的盐泥分离效果,得到的结晶除杂盐泥抽滤速度比传统盐泥抽滤快30倍。  相似文献   

12.
一种将硫泡沫中单质硫及脱硫液进行分离回收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成 《气体净化》2006,6(4):24-25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单质硫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将硫泡沫中的单质硫及脱硫液进行分离回收的工艺。本发明使用二硫化碳做萃取剂对硫泡沫进行萃取并分离萃取相及萃余相,随后将萃取相中的萃取剂蒸发后得单质硫,萃余相为脱硫液。本发明是在室温下采用萃取分离的方法将硫泡沫中单质硫及脱硫液进行分离回收,不仅节省了蒸汽消耗,还不会出现因单质硫或S^2-的过度氧化而形成的S2O3^2-富集,碱液脱硫剂可以循环使用,从而避免了因脱硫液失去脱硫功效而不能回收利用所造成的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炼厂胺液吸收脱硫-溶剂再生系统剂耗高、能耗高的现状,结合某千万吨炼厂胺液系统"贫液一次吸收+富液集中再生"的工艺现状,从准确建立反映炼厂胺液脱硫系统的工艺模型入手,对胺液系统梯级利用技术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炼厂胺液系统梯级利用可以降低现有胺液系统溶剂循环量和再生耗费蒸汽。相对于现有基准工况,降低系统贫液循环量约5.38%,节约蒸汽0.87 t/h,全年经济效益约109.62万元,投资回收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4.
燃煤烟气污染物资源循环利用是烟气污染治理的发展方向,为探究直接电解氨基湿法脱硫脱硝吸收液制备过硫酸铵进行资源化回收的可行性,在板框式隔膜流动电解槽中考察了硫酸铵浓度、硫氰酸铵浓度、硫酸浓度、温度、电流密度、流速、电解时间以及吸收液中杂质成分等工艺参数对电解制备过硫酸铵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吸收液中的尿素和氨水对电流效率有抑制作用,而SO32-和NO3-对电流效率几乎没有影响,模拟吸收液的电流效率仅为69.88%,远低于单一电解硫酸铵溶液86.98%的电流效率。对吸收液采取去除尿素、亚硫酸根氧化和吸收液pH调节(pH=2.2)预处理后,其电流效率达到85.12%。氨基湿法脱硫脱硝吸收液电解工艺不仅可高效制备过硫酸铵,阴极还可副产氢气,电解结晶后余液进一步与氨基湿法脱硫脱硝循环吸收液耦合,还可较大提升烟气脱硝效率,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高效的烟气净化技术路线,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离子液脱硫的基本原理、离子液体脱硫技术在克劳斯硫回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优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成分复杂,具有含盐量高、腐蚀性强、易结垢等特点,是电厂实现废水零排放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该废水的特点,采用"两级软化+过滤+高级氧化"预处理、"纳滤+碟管式反渗透"膜处理、"机械式蒸汽再压缩"蒸发结晶组合工艺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工艺运行稳定,膜系统产水及蒸发冷凝液均满足回用要求,回收的氯化钠达到工业盐标准,完全实现了脱硫废水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宋峥元  孙国刚  祖泽辉  王中原 《化工进展》2021,40(12):6934-6940
根据某80万吨/年催化再生烟气参数,结合低温浆液喷淋与热泵技术,设计了耦合热泵的FCC脱硫湿烟气脱白净化系统,建立了烟气-脱硫液-热泵的余热回收路线。使用Aspen Plus与热力学模型进行了流程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系统具有良好的烟气脱白能力。低温浆液喷淋强化了脱硫塔的脱硫除尘性能,同时回收了烟气中的水分,设计工况下,系统回收水量为1.47t/h。本系统无需额外热源,烟气热量驱动可实现脱白。灵敏度分析表明,系统在烟气流量82%~124%范围内都能消除湿烟羽。系统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能力,模拟结果显示,盈余热量1.87MW,投资回收期4.88年,经济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萃取法,对脱硫混盐进行处理,回收硫酸钠与硫氰酸钠产品,处理过程包括:溶解、过滤、浓缩、结晶、过滤、干燥、精馏等步骤。实验结果表明:将10 g的硫酸钠混盐,用30 m L 75%浓度的溶剂在60℃下溶解过滤,将滤渣用30 m L的水在40℃下溶解过滤除杂,得到硫酸钠水溶液浓缩蒸发、在40℃左右冷却结晶,分离出晶体在120℃下干燥得硫酸钠产品,纯度达99%以上。硫氰酸钠溶液精馏回收85%浓度的溶剂后,利用原有工况回收硫氰酸钠纯度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氨法脱硫系统自身优势,避免石灰石-石膏法废水外排造成污染环境,文中采用一期氨法脱硫预洗塔母液和料液槽母液作为溶剂,二期石灰石-石膏法各类脱硫废水作为溶质,深入研究添加各类废水对硫酸铵结晶及其晶体影响。研究表明:向一期预洗塔、料液槽硫酸铵母液中添加二期各类石灰石-石膏法废水,均可使硫酸铵结晶量明显增加,尤其添加脱硫塔浆液;添加各类废水后预洗塔母液结晶的硫酸铵晶体平均粒径均比未添加废水的晶体大,添加各类废水40.0 mL之后料液槽母液的硫酸铵结晶量增加缓慢;晶体形貌主要受不同废水元素所致。100.0 mL预洗塔硫酸铵母液较优的脱硫塔浆液添加体积为40.0 mL,100.0 mL料液槽硫酸铵母液较优的脱硫塔浆液添加体积为50.0 mL。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烧结烟气石灰石-石膏法废水循环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镁法脱硫技术是以活性氧化镁为基础原料的湿法脱硫工艺,具有环境友好、节约资源、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中国镁法脱硫技术成熟,资源优势显著,副产物可实现多元化利用。利用副产物制备的硫酸镁、氧化镁产品在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在建筑业、农业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战略优势。总结了国内外镁法脱硫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状况,凸显出中国镁法脱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及资源多元化利用的优势。详细阐述了以镁法脱硫副产物制备硫酸镁及氧化镁的工艺过程,对副产物多元化利用的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重点介绍了以镁法脱硫副产物为原料制备镁基新材及其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为扩展副产物应用领域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