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小康住宅的户型及综合设计、小康住宅的室内环境、小康住宅的室内环境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时期对小康住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许贤敏 《建筑工人》2000,(10):42-43
1999年第11期《建筑工人》出了一篇题为《介绍一个村镇小康住宅》的文章。这对于开发当前村镇小康住宅的设计思路、繁荣创作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文中有一些谬误之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种小康住宅,下面谈一些我的看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而住房的好差,关键看设计。如何设计出理想的达到小康居住水平的住宅,是摆在广大建筑设计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依据建设部《改善城市住宅建筑功能与质量》科研组研究的小康型住宅功能与质量的要求,及有关文章介绍的小康住宅特点,对小康住宅方案进行探讨,希能成为抛砖引玉之作。  相似文献   

4.
开彦 《城市开发》1997,(6):9-11
住宅产业现代化与小康住宅卫生间的发展●开彦一、一个宏伟而又现实的目标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叶如棠在2000年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的会议上多次反复强调:小康住宅的厨房、卫生间应该达到和接近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的90年代大众厨卫的配置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具体而又...  相似文献   

5.
农村住宅一直存在着设计形式呆板、单调,独立式居多,占地面积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程质量较差等问题。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日趋提高,农民对自己的住宅有新的追求,需要适合农民居住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新住宅。1设计总构思在20世纪快要结束和新世纪即将来到的时候,为满足农民对住宅的新要求,农村通用住宅设计的总体构思,包含下列内容:(l)满足家居生活行为为依据,一切从住户舒适的生活需要出发,充分保证小康家居文明。(2)重视整体设计,使…  相似文献   

6.
叶新旺 《住宅科技》1999,(10):19-21
1住宅厨房(炊事区)空间的低限面积分析卫生、省时、省力的厨房布局形式和现代厨房设施,是改善家庭炊事活动功能,降低家务劳动消耗,改善家庭主妇业余时间结构的关键,也是改善住宅功能与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单排、双排、“L”型和“U”型布置的厨房操作流程,其低限面积是1~2人套型为2.5-3.5m2;3-4人套型为4-4.5m2,5-6人套型为4.5-5.0m22住宅厨房功能、尺寸2.1厨房面积20世纪80年代我国新建住宅厨房面积平均每套已达4.5m2。小康型住宅厨房面积为3.56m2,约占每套使用面积的7.5%。但厨房最小净宽不宜小于表工中的规…  相似文献   

7.
小康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现代家庭生活特征,体现住宅的舒适、安全、方便、卫生,突出“以人为核心”的设计原则。 1 设计构思 小康住宅要讲究住得舒服,因此套型平面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本条件下应重点设计: 1.1 平面布局合理,做到公私分离、食寝分离、居寝分离、动静分离、洁污分离。 1.2 卧房大小适中,大起居厅,真正体现起居厅是全家活动中心。 1.3 合理分隔卫生空间,减少便溺、洗浴、洗衣和化妆洗面行为相互干扰。面积适当加大,为住户实现厨卫电气化留有余地。 1.4 设置门斗或前室,避免房间穿套,多设贮藏空间便于室内布置。  相似文献   

8.
李成文 《四川建筑》1994,14(3):35-36
一、农村小康住宅设计的思考80年代以来,我国村镇建设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据1989年末的统计资料,全国共新建农民住宅62亿m2,约有一半的农户迁入了新居,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10多m2,增加到1988年的19.4m2。但出现的两种倾向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是由于农民对建房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习惯性使已建好农民住宅普遍存在着千遍一律的“排工房”,祖辈相传的“一明两暗”和“四合院”等住宅;造型单一、呆板,平面布局不合理,人畜混杂,环境卫生差;新房子,老式样,农村住宅基本上是无建筑师的建筑物。近年来编制的“农村住宅…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住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说叨年代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解决群众住房及吃、穿、用等基本生活需求上,那么2000年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应表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上。据调查,现有住宅设计,已越来越不适应居住的需求,许多居民分配到新房后,都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装修。这一现象不仅局限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连中小城市也颇为普遍,因此,如何提高住宅设计的质量,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已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发…  相似文献   

10.
1 卫生间是小康住宅的重要组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卫生间在舒适性、私密性和安全方便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我们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布置我们生活中卫生间的课题。当前卫生间是我国住宅中最为落后的生活活动空间。在我国住宅从温饱型向小康型以及舒适型等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中,卫生间布置是否合理,成为人们选择小康住宅的重要标准之一。卫生间的布置从专业分工来说是建筑专业必须考虑的事情,但一到矛盾出来的时候,似乎又变成了给排水专业必须承担的责任。所以笔者认为从卫生间的功能上…  相似文献   

11.
小康住宅因具有科技含量高、厨房设备齐、住房装修一次到位、物业管理水平高、住房改革彻底、住房产品适销对路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成为步入小康生活人们的首选商品。小康住宅要成为下个世纪我国大量住宅的发展方向,就必须统筹考虑,在规划、设计。建材、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做到高起点,一二十年不落后,三五十年可改造,这就对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康住宅给水户表的设置应具有实用和超前性。水表的作用是为了准确计量用户的用水量,为用水管提供科学依据,传统的做法是将给水户表设在户内,这给抄表和住户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中国小康住宅──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国际设计竞赛一等奖方案胡仁禄一、规划设计1.整体空间形态,以体现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为核心。规划以公共绿地为中心,分成南北两片住宅用地,并成阴阳会抱之势。小区只在东南角和西北...  相似文献   

13.
《城市开发》1997,(2):10-11
小康住宅工程的主要内容一、技术研究与开发1.小康住宅标准及规划设计导则住宅需求预测:影响住宅需求因素分析,预测指标体系,住户预测,预测模型和方法。居住实态调查:全国试点住宅小区、典型套型及典型户型和农村居住实态调查及分析,居住实态调查计算机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在向小康生活水平过渡,小康的关键是住房。设计出适应“小康型”生活的住宅是广大设计人员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我国今后三人户居多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两室两厅住宅。着重从小康型住宅的功能分区、面积分配、流线组织、空间塑造、设备设计、住宅性能等多方面,对小康型住宅模式进行了探索。 1 平面布置与功能分区 小康住宅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及多方位的文化需要。现代社会要求住宅各空间功能越  相似文献   

15.
几个世纪以来,农村住宅一直存在着设计形式呆板、单调,独立居式多,占地面积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程质量较差等问题。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和深入,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在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的情况下,面向未来,农民对自己的住宅有新的追求,能适合农民居住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新住宅。  相似文献   

16.
小康住宅其含意是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住宅,比温饱好一些,比现代化要差,只能是稍为舒适、文明些。按国际上住房水平分级大体为三级:最低标准——人均一床位;文明标准——户均一套房;舒适标准——人均至少一间房。我国现阶段住房发展目标是向“文明标准”迈进,小康住宅只能属于文明标准型的住宅。 上海市作为国际一流的城市,住房发展达到小康水平,更是  相似文献   

17.
小康住宅设计标准分析靳德时一、小康住宅的概念分析小康,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标志人民综合生活水平的一个特定概念。而适应此种生活水平的居住建筑,即为小康住宅。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构想,结合居住建筑50年至100年使用寿命的因素,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蒋少锋 《小城镇建设》1997,(2):12-12,11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住宅的要求已从“宽敞”和“数量”上转移到使用功能、环境质量、艺术效果等各方面的居住质量上。因此,吸收传统民居和城市住宅的优点,创造新的农村住宅形式,探索新的民居建筑风格,已成为建筑设计人员一个新的课题。 一、农村住宅的设计除满足居住的基本功能外,还要符合农村的气候、风俗及生活习惯。只有以农村的生活特征为依据,来探索提高农宅居住质量的途  相似文献   

19.
《住宅科技》1995年度第一期登载的《2000年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修改稿),标志着我国住宅及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导则》对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全面的指导。笔者本着《导则》精神,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民俗习惯及住户的要求,尝试性地设计了一套三室三厅小康型住宅方案,以供同仁参考。 1 功能概述 本方案在满足四明、专用性、私密性方面较为突出。合理的功能布置使污与洁、公与私、动与静的分离得以真正实现。卫生间、厨房、饭厅等污染区靠近入户口,便于集中清扫和管理。楼梯间设管井,为厨房、卫生间设备更新、改善及管道的暗设提供了条件。同时,三表(水、电、煤气)外设,为管理和维修带来了方便。卧室与客厅的远离使得动与静更加分明,客厅实现了专用性的功能,整个布局的交通路线简捷明了,联系方便。  相似文献   

20.
王鲁民  连志强等 《华中建筑》2001,19(1):78-79,88
该文通过对居住行为和住宅功能空间的研究,强调住宅面积、功能和舒适之间相互依托的关系,以及在住宅面积增长过程中住宅功能合理拓展和居住行为需求层次的满足次序,合理分配和增加住宅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