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PTN设备在中国移动现网的大规模部署,后续拉动PTN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就在于TD-LTE的部署规模。今年年初,中国移动重启了PTN集采,2012年未完成的PTN招标延至今年进行,其中省内PTN新建需求达到1.39万端,同时要求厂商PTN设备能够支持最大交换容量1Tbit/s。中国移动对于PTN设备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以为其后续的LTE网络承载铺平道路。据了解,目前各厂商已经交标,PTN招标进程也逐步展开。同时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中国移动此次PTN集采延期较长,该项目现已经步入实施阶段,在集采过程中,许多省份的PTN部署已经在同步进行。由于PTN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同时各供货商都有设备在中国移动现网中应用,整个集采的重点还是集中在了价格层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移动近期完成了PTN的第三次集采,此次集采规模达13万端,居历次集采首位,而且中国移动同时进行的TD-LTE6+1城市试点中对于采用PTN承载也提出了较高要求,8月份又将在国内新选取7城市组织大规模的TD-LTE实验网预商用测试,将进一步验证PTN承载LTE的能力。同时中国联通目前对于PTN的现网试点规模扩大化,进一步检验PTN对于HSPA+业务及其现网业务的承载能力,PTN再度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期记者将从中国移动PTN三次集采及PTN对LTE的承载两个角度解析PTN的市场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LTE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及多业务发展战略的推进.无线宽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IP化业务的承载需求成为主导。2012年初.中国移动集团宣布旗下TD—LTE(以下简称LTE)将全面进入试商用阶段.确定在全国13个城市进行试点.试点规模约25000个基站.LTE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即将来临的4G时代.在全球主流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大力推动PTN的建设.率先进行了40GE高速接口商用探索。并在2013年1月份的PTN集采中提出了40GE的设备需求。  相似文献   

4.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2,(35):26-26
随着网络IP化的转型升级,整个城域网络都在发生转型,而分组传送技术亦取得全面突破。IPRAN已经实现现网部署,与PTN共同承载移动回传业务。而IPv6技术更是在今年得到大范围推广。分组承载技术大势所趋PTN主要定位于移动业务为主、兼顾少量大客户专线业务的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是国内分组规模建设最早的运营商,采用的技术是PTN,这是因为中国移动的运营重点在于移动业务的通信,随着TD向LTE的演进,为满足LTE网络要求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中国移动也提出PTN核心演进L3功能的要求。2012年中国移动启动第四次PTN设备集采,极大  相似文献   

5.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1,(15):29-29
中国移动已经开启了PTN的三期集采,目前正在对各地方运营商的建设需求进行统计,以确定今年的集采规模。近日,国内相关单位联合召开了PTN产业联盟的首次筹备会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三大运营商以及PTN领域主流设备商烽火科技、上海贝尔、中兴通讯、华为技术等都派出了代表参加会议并进行了热烈研讨。根据此次筹备会议确定的计划,近期将启动PTN多厂家互联互通的全面测试。自2009年,中国移动率先在现网中部署PTN设备以来,经过两年的推广,PTN产业已经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2,(26):24-25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运营商之一,拥有最大规模的PTN网络,到目前为止,PTN在中国移动的商用总量也超过45万端,约在全球总量的80%以上。"目前中国移动新一轮的PTN集采已经开启,相比以往的两次集采,这次的采购规模又进一步扩大,对于PTN设备的性能指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LTE网络的大规模发展,原有的PTN核心层网络(PTN+PTN3900)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PTN核心层需要功能更强、设备容量更大以及高带宽端口密度更多的L3层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承载LTE业务的华为PTN设备组网研究,提出了SGW/MME本地市、异地部署方案;以及SGW、MME对接一系列解决方案,详细描述了PTN+PTN6900系列功能强大的核心层设备的组网方式,为后期大规模LTE发展提供了更完善、更低成本的移动承载网络。  相似文献   

8.
PTN承载LTE业务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LTE时期的业务需求特点,对PTN中部署L3 VPN的5种模式进行了对比,从设备和网络组织2方面对PTN承载LTE时期业务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3,(23):42-42
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移动目前是推进LTE现网部署最积极的运营商之一,同时网络部署规模较大,这也促使大容量PTN在未来依然具备较大市场空间。LTE的规模部署又进一步提升了移动回传市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LTE核心网集中部署时PTN网络的组网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LTE核心网规模扩大局点分裂或下沉后PTN网络可能的组网演变,以期为LTE核心网与PTN承载网的合理组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2,(26):22-22
又是一年的PTN大规模集采。中国移动自2009年开启PTN第一轮集采以来,如今已经是连续四年来的第四次招标,从集采规模来看,又创历次集采新高,此次集采总量达20万端,相比去年的13万端,又增加了7万端。中国移动通过连续三轮的PTN集采已经向业界表明了其全面推广PTN技术的决心,而此次20万端的集采规模无疑又彻底推翻了业界关于PTN难以有效承载LTE的论断。  相似文献   

12.
《移动通信》2011,(12):51-51
5月中旬,中国联通宣布成功完成其首批PTN承载HSPA+网络的大规模试商用部署,效果良好。6月1日,中国移动发布了2011年PTN设备集中采购公告,涉及采购设备13万端,拉开了其第三次PTN集采的序幕。PTN技术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完善,已经成熟,其对综合业务的承载能力也在现网中得到证实。在不久前的第十一届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中,工信部、三大运营商、主流设备厂商的相关专家介绍了在推动PTN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将继续全力推动PTN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4G牌照的发放,中国移动开始大规模部署TD-LTE网络,采取了LTE EPC集中部署、PTN回传等组网方案及技术。本文从LTE回传现状出发,重点讨论EPC组Pool的传送方案,并结合规划实例进行说明,提出L3 PTN带宽规划和设备选型的相关建议,为EPC组Pool传送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0,(14):42-43
4月21日"2010 PTN建设部署与运营维护研讨会"在北京圆满落幕,PTN的网络规划与优化、运维经验、全球部署以及在LTE网络中的应用等,成为会议的焦点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LTE网络的大规模部署,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带宽和分组化传送的需求,PTN网络承担的LTE基站回传业务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分析研究PTN网络的流量性能监测对象、监测技术及监测指标等,构建PTN性能监测模型,为PTN实际网络规划、网络运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PTN的概念和产品最早由阿尔卡特公司于2006年引入中国,从2008年初开始,国内设备商也推出了各自的PTN解决方案,并逐步得到了运营商的青睐。中国三大运营商已先后开始了对该技术的研究与测试,中国移动更是率先制定了明确的PTN引入和部署策略并启动了设备集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处于积极计划中。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移动大力发展4G(LTE)网络,同时也是PTN技术的带动者,PTN设备承载4G(LTE)的相关业务已成为必然.有线传输的PTN三层网络规划、建设和后期维护对整个传送网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对于运营商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探讨结合中国移动××分公司本地网实际建设中LTE试验网的组网思路和经验,总结出PTN L3网络建设思路及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后期PTN传输网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PTN(分组传送网)发展需求和PTN网络技术,包括PTN网络组网和QoS(服务质量)关键技术;提出PTN网络的QoS策略,验证CIR(承诺信息速率)、PIR(最高信息速率)与QoS端口速率的关系;对PTN的QoS应用与部署进行需求分析,提出针对现网LTE业务的QoS部署方案,通过软件仿真验证PTN网络的QoS部署原则,实现在PTN网络上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2,(21):28-28
PTN与IPRAN的交锋在国内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随着中国联通今年4月开启123个本地网分组传送设备招标,IPRAN的市场规模将取得较大突破,进一步加剧了PTN与IPRAN竞争。据了解,经过3年的大规模部署,中国移动已经在全国300多个地市部署了PTN设备,今年6月又将开启新一轮的PTN集采测试,中国电信一直在加大IPRAN的试点力度,试商用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三大运营商建网的不同思  相似文献   

20.
从通信行业未来以LTE、集团客户为主的业务网发展趋势出发,梳理省干建设PTN网络的必要性及要点,并分析讨论省干PTN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网络建设模型及组网要点,拓展了不同场景下省干PTN系统部署长期演进组网架构的研究视角,为大数据时代省干PTN传输网部署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推动省干PTN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