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25MW机组励磁机突发性振动问题的诊断和根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竹山发电厂125MW机组存在突发性不稳定振动,严重影响了设备安全运行。应用振动故障诊断技术,通过调整螺帽紧力,成功解决了125MW机组励磁机长期突发性振动的历史遗留难题。  相似文献   

2.
张琪锠  李晓东 《汽轮机技术》2005,47(6):462-463,465
早期投产的国产200MW机组因设备老化,其外置式疏水冷却器经常会产生汽侧简体被蒸汽吹蚀及钢管泄漏等故障,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外置式疏冷器拆除前、后的设计工况及电厂实际运行工况的计算分析所取得的结论,为长期运行的、缺陷严重的200MW机组外置式疏水冷却器的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龙辉 《热机技术》2006,(4):14-20
针对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布置,对国内已运行及正在设计建设的2001MW机组、300MW机组、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布置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对采用该工艺的设备布置以及脱硫占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及采用的设备对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提出占地及主要布置。  相似文献   

4.
抽水蓄能电站为电网削峰填谷的具有重要手段,监测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的状况和稳定运行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300 MW的抽水蓄能电站的振动监测装置,总结了存在振动异常的几种因素和故障频率的计算方法。结合300 MW抽水蓄能电站运行过程,通过振动分析软件TN8000,分析了机组振动故障,为机组检修和故障排查提供指导性意见,保障了机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电厂汽轮机机组疏水系统设计直接影响着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及机组启动速度,因此,设计合理的疏水系统和控制方式是可以增加机组整体运行的可靠性的.结合330MW汽轮机疏水系统多年来存在的不合理地方进行了系统优化改造,提高了机组经济性和稳定性,为同类型机组的疏水系统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滑压优化运行的试验研究.通过分别在510MW、480MW、420MW、360MW、300MW工况下进行定滑压运行性能对比试验,得到了机组调门管理曲线优化后的滑压运行曲线.新的滑压运行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汽轮机热耗率,提高了机组变负荷时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杨炯 《热力透平》1997,(3):42-46
1概述给水泵汽轮机是300MW机组锅炉给水系统中重要设备,它拖动给水泵向锅炉提供足够的水,满足300MW机组运行要求。随着我厂引进300MW机组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每年出厂的机组逐年增加,投入运行的电厂增多,而决定机组能否优质优量地投入运行,关键取决于现场启动调试。每台机组从订货到设计,从设计到制造,从制造到安装,最后一环就是启动调试工作。认真做好启动调试工作,保证设备完好无损,保障整个机组顺利启动。同时,它还检验整套机组每个部分制造和安装的正确与否,可以说是对机组的最后完善。因此,今后到各电厂启动调试给…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600MW汽轮机运行方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鑫  秦建明  李明  付晨鹏 《动力工程》2012,32(5):356-361
阐述了汽轮机变负荷运行的优化原理,介绍了某电厂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变负荷运行优化试验的情况,并按照机组高调阀的实际流量特性,通过不同典型负荷下(包括540MW、480MW、420MW、360MW、330MW和300MW共6个负荷)的热效率对比试验,得到了机组优化后的变负荷运行方式,考虑了机组排汽压力的修正,给出了相应运行曲线的拟合函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运行方式在机组低负荷运行时,汽轮机热耗率明显降低,优化后的运行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机组变负荷运行时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林进挺 《汽轮机技术》1993,35(1):61-61,60
根据电网负荷需要,要求100MW机组实行两班制调峰。为此,对该型机组进行了两班制调峰运行试验。在试验中该机组暴露出许多设备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市场200MW机组高压加热器都是立式结构,一般需要蒸气冷却器、疏水冷却器独立设置,增加了设备数量及设计制造成本,整个系统布置运行控制也较复杂,本文主要介绍200MW机组高加采用卧式布置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秀琴  魏家瑞 《中外能源》2010,15(10):94-96
某石化公司蒸汽系统主要存在过多的高品质6.4MPa蒸汽降级使用为1.0MPa蒸汽,导致能源浪费,以及3.5MPa蒸汽使用不合理,造成6MW发电装置夏季闲置等问题。为此,利用Prosteam软件建立了蒸汽系统模型,对蒸汽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并论证了优化方案:增加二催化装置外供3.5MPa蒸汽输出34t/h,同时减少相同量的1.0MPa蒸汽输出;动力锅炉负荷保持110t/h,经由减温减压器3输出的1.0MPa蒸汽减少1.3t/h;6MW发电机组新增用汽(3.5MPa)35.3t/h,实现6MW发电机组全年增发2MW发电量(冬季运行2台动力锅炉时,发电量由2MW提升至4MW;夏季运行1台动力锅炉时,发电量由0MW提升至2MW)。优化方案实施后,年增发电量1680×104kW·h,折合节能3927.8t标油、效益924万元,提高了中、低压蒸汽管网以及6MW发电装置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渤海海上风力发电示范工程"于2007年初批准正式立项,建设国内第一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容量为1.5MW。由于风能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为了实现绥中36-1CEP平台孤立电网与风电机组互补发电,并且保证该电网的平稳运行,进行了海上平台孤立小电网的稳定性研究。海上石油平台电网允许的正常频率波动范围为±0.25Hz,频率偏差报警为±0.5Hz,电网频率将随着透平发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而波动。当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输出有功功率跳闸退出电网时,对电网频率的影响最大;当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启动并网时,对电网频率的影响较大。在特定的风燃互补孤立小电网中,采用电网负荷频率调节方程,可以计算风力发电机组容量与电网总负荷之比和频率波动的关系。海上平台风燃互补发电孤立小电网稳定运行的条件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与平台电网总容量的比值小于10%。在满足风力发电机组引起平台电网最大频率波动范围为±0.25Hz的条件下,额定有功功率为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可并入最低总有功功率为15MW的电网。将稳定性研究结论应用于渤海风力发电示范项目,保证了示范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了国内第一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与生产平台并网发电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汽流激振的机理和振动特征,提出了对汽流激振应采取的对策,阐述了防止激振的设计准则和措施,介绍了国际各大制造厂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稳定性的基本判定依据.并结合泰州1000MW机组工程设计阐述了防汽流激振及轴系失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电厂630MW亚临界汽轮机组基于阀点滑压运行优化的试验情况,提出“宽度滑压优化”的概念,即在5个常规负荷点(535MW、473MW、410MW、347MW和300MW)基础上,增加目前省电网调度对600MW容量等级机组要求的深度调峰下限负荷点(240MW)。通过不同负荷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滑压比对试验,发现高压缸效率、高排汽温等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调峰范围内最优的机组运行方式,同时也获得优化后的滑压运行曲线,并给出了滑压曲线背压项修正公式。与原滑压曲线相比,优化后滑压曲线尤其在深度调峰下限负荷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机组发电热耗率和供电煤耗率,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调峰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设计、制造、安装、试验等一系列重要环节进行分析 ,论证了李家峡水电站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在保留原有空冷基础 ,保持机组基本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 ,初次在 40 0 MW水轮发电机组中进行蒸发冷却技术的可行性 ,并结合李家峡 4#机组近两年的运行情况 ,对蒸发冷却技术在水电站大型机组的设计与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的烟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某水泥窑余热电站是一条50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站(9 MW),针对该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投运后发电量偏低(平均6.5 MW)的问题,通过烟风系统分析和运行数据分析,找出了发电量偏低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案,在实施改造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e general availability growth models for large scale complicated repairable system such as electric generating units, power station auxiliaries, an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are presente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for the maintenance coefficient,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for general availability growth models, ways for estimating, and fitting on check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introduced. Availability growth models for electric generating units, power station auxiliaries, an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are given together with verification examples for availability growth models of 320–1000 MW nuclear power units and 1000 MW thermal power units, 200–1000 MW power station auxiliaries, and 220–500 kV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for operation availability data show that the maintenance coefficients for electric generating units, power station auxiliarie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conform to the power function, and general availability growth models conform to rules of availability growth tendency of power equipment.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乌溪江水电厂50 Mw水轮发电机组电气制动技术系统的设计原理、结构、控制回路及设备选型.现场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满足了"少人值班、无人值守"及系统调峰要求,是一种较理想的制动方式,可为电气制动停机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发展超临界参数锅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国内超临及亚临界600MW机组锅炉的运行的实绩,分析采用超临参数机组的可靠性及经济性,阐述超临压力参数锅炉比亚临界压力参数锅炉耗钢少的特点,指出发展临界压力参数锅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燃煤发电节能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一工 《中外能源》2011,16(7):91-95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决定了发电以煤电为主的基本格局,当前国内火力发电行业需要解决的两大突出问题是高能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2009年全国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41g/(kW.h),高于330g/(kW.h)的国际平均水平。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性火力发电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火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减少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正积极发展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600℃/700℃),我国也把"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列入"863计划"。可以预见,在我国近中期电力事业的发展中,会把发展更高参数的超临界技术作为火电建设的主要方向。IGCC发电技术是未来煤炭能源系统的基础,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随着煤气化技术和燃气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IGCC将朝着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大型直接空冷发电技术是解决我国西北部富煤贫水地区火力发电的有效手段,以2×600MW机组为例,空冷机组比湿冷机组节水约80%左右。通过对火力发电机组各系统的集成与优化,可在现有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回收,提高整个机组的发电效率,从而降低煤耗,实现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