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扩展电路的应用需求进行有效分析,本文就运用板卡自动监测技术的优势,对输入输出扩展电路设计进行有效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结合多方面试验形式,将板卡自动检测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但从实际应用角度进行考虑,因为板卡输入、输出的接口比较多,并且其型状也是不同的,所以对板卡自动检测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就会有所影响,本文就针对这一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从板卡输入、输出接口的型状角度进行有效研究,并设计出有效的自动检测输入输出扩展电路,从而为实际工作提供更好的电力系统,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多处理器系统这类应用中,需要按预定顺序产生若干个复位信号。这时,可以用图1中的多复位信号发生器。IC_2的复位输出接在IC_2的MR输入端上。在该电路中,IC_2的复位中断期在IC_1复位中断期结束前不会开始,从而实现了顺序复位功能。此时的IC_2复位输出中断期是单一复位发生器中断期的两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设备板卡在维修测试时缺少相应的测试工具,而搭建基于ESP8266 WIFI芯片模块作为串行命令输出控制及核心通讯模块,结合拨码开关作为传感器信号输入,各种电机、LED指示灯作为信号输出的模拟测试平台。以B/S结构为核心的无线控制系统,当WIFI芯片与手机或电脑连接之后,通过其浏览器输入ESP8266模块的IP地址来向板卡发送控制指令,从而达到对板卡进行各个功能的测试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多路数控增益放大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军 《电子工程师》2008,34(10):35-39
介绍了一种新型多路数控增益放大器。该放大器具有8路模拟信号输入通道,采用3位数字信号控制通道位;每个通道均具有256级增益控制,采用8位数字信号控制放大倍数;输入信号采用绝对值处理电路,具备极性判别信号输出。采用多芯片微组装技术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可用做小型微机处理电路的模拟接口芯片。简要介绍了基于该放大器的某设备控制与保护系统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常用商用中断板卡编程实验,提出了多中断辨识技术,该方法部分来源于商用中断I/O板卡的驱动例子。使用调试通过的代码演示了目前最常用的中断处理技术,特别对多中断辨识技术给出了详细说明,希望该方法有助于未来开发者。  相似文献   

6.
通过常用商用中断板卡编程实验,提出了多中断辨识技术,该方法部分来源于商用中断I/O板卡的驱动例子.使用调试通过的代码演示了目前最常用的中断处理技术,特别对多中断辨识技术给出了详细说明,希望该方法有助于未来开发者.  相似文献   

7.
《电子设计技术》2004,11(12):97-100
伴随着服务器系统的增长,输入,输出(I,O)板卡的数量和复杂性成比例地增加。这些板卡一般都包括通过业界标准的双线式总线来提供更加广泛的远程系统管理和服务器控制的电路。  相似文献   

8.
电视台播出电视信号时,常因为设备故障、自然气候影响或人为失误等原因造成加到发射机的图像信号衰落或中断。这对安全优质播出和发射设备的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视频自动切换报警电路是在发生图像信号衰落或中断时能自动将视频输入切换到图像图形发生器所供信号(如彩条信号,测试卡;“信号中断请稍候”文字信号)上,以保持视音频切换器视频输出(即加到发射机的图像信号)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Bipolar工艺设计,结合激光修调技术,实现一种四通道、低失调、低功耗、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电路整体结构包含:基准偏置电路、差分输入及偏置补偿电路、中间级电路、输出及过流保护电路。输入级选择差分输入结构,采用输入偏置补偿设计,降低了输入失调电压和偏置电流;中间级采用射随器结构,结合密勒补偿电容及零点电阻,提高电路的稳定性;输出级采用B类的输出结构,结合过流保护设计,增加电路的安全性。电路封装后测试:输入失调电压10μV,输入偏置电流0.5nA,大信号电压增益130 dB,电源电流2.4mA,增益带宽积1.5MHz,噪声电压7.34nV/√Hz。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编辑技术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来编辑处理视音频数据的技术。传统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以专用的处理板卡为核心,计算机CPU仅仅负责实现交互界面和文件系统数据存储的功能,视音频信号的输入、压缩、解压缩、特技、合成、输出等处理工作全部通过板卡完成。系统在视频处理方面基本不占用计算机的资源,对于计算机平台的配置要求相对较低,而且采用专门设计的芯片来实现视频解码、特技处理和画面合成,可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但是,因为受到专用板卡的限制,系统所能够处理的视频压缩格式、特技效果的种类、实时性能都被固化了,无法支持多种格式视频文件,更无法支持多格式混编。经过实践证明这种编辑系统的结构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专用板卡完成各种功能所必需的复杂结构导致了板卡价格比较昂贵并且兼容性,稳定性较差。其次,采用专用板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完全取决于板卡,编解码器的规格和编解码性能决定了所能够编辑的压缩视频格式和实时编辑、播放的视频层数;DVE处理器的数量和性能决定了实时特技轨道数和特技效果。由于硬件板卡所固有的不可升级特性,用户一旦选用了某个板卡,编辑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就完全受限于板卡的能力,除了增加一些可选的特技卡或接口卡之外,没有任何进一步升级的空间和可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性能的整体提升,加上非编软件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以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输入输出接口卡(IO)构架为核心,加上一套非编软件构成的新一代纯软件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这种非编系统的核心技术是CPU+GPU。正是CPU+GPU技术的出现,将非线性编辑系统从以往复杂的专用系统变成一台简单的普通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TMS320F28335信号处理板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 《电子科技》2011,24(5):44-47,55
介绍了基于TMS320F28335测斜仪系统信号处理板的设计与实现.概速了TI公司TMS320F28335的功能特性和部分外围接口、信号处理板的基本硬件结构及具体功能应用;分析了系统的软件结构、各个模块软件的具体实现方式.整个系统,完成了从模拟信号采样到DSC数字信号处理以及EEPROM的读写和上位机通信过程.利用TM...  相似文献   

12.
阴欢欢 《通信技术》2015,48(1):102-107
根据“超外差”结构设计了一种以GP2015为核心的GPS射频前端接收电路,混频级数设计为3级,混频输出的中频信号进行多次优化滤波。首先利用ADS2008系统建模和行为级功能仿真验证系统可行性,其次选择合适的低噪声放大器对射频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了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最后对PCB板的线宽进行阻抗匹配、电路制作及电路滤波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成功地实现了射频信号的下变频及接收,输出信号功率达到-3.3 dBm,镜像抑制能力达到37 dB。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相机控制接口与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是以EP2S30为传输通道控制核心实现基于PCI板卡的数字图像传输,采用FPGA模块设计和简洁的PCI9054中断控制,电路结构紧凑,功能完善,下栽的图像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于激光雷达(LiDAR)测量系统的单芯片全集成信号处理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有效提高激光雷达整机测量精度、数据率,缩短测量时间,减小测量设备体积和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到目前对于信号处理电路系统的研究中较少考虑芯片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接口问题,基于光电探测器、裸芯片、封装、传输线及测试板等诸多接口影响因素,运用协同仿真分析的方法,在电路系统的实际工作频段内,建立了一种精确的、能反映激光雷达信号处理电路系统放大电路芯片真实应用环境的接口一体化仿真模型,并通过S参数仿真对其进行验证。同时基于CMOS工艺,将设计得到的放大电路系统进行流片,在芯片输入端承载不同光电探测器寄生负载的情况下,对芯片性能进行测试,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接口模型建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首先给出一种基于CompactPCI总线的雷达信号采集系统体系结构和硬件设计,然后介绍针对这类数据采集电路的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着重讨论硬件访问、中断处理、DMA传输以及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间的相互通信等4个方面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电路板红外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建新  王力 《激光与红外》2020,50(11):1410-1415
电路板红外图像发热芯片区域准确分割是电路板故障诊断的关键步骤,但灰度不均匀、目标区域多、辐射噪声大使电路板红外图像的准确分割变得较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红外图像分割模型。首先,调整传统PCNN的模型结构,将图像梯度信息作为输入信号增加到模型输入域;其次,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原理,推导出链接系数β的动态调整方法;最后,在脉冲发生域引入边缘约束算法,防止邻域神经元误捕获,增强目标区域的可分割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够有效降低背景及辐射噪声影响,准确分割出不同类型电路板红外图像目标芯片区域,在视觉效果、区域一致性和对比度方面均优于已知的Ostu、K-means和传统PCNN模型,分割性能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vers a micro sensor analog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system(MASPS) chip with low power and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board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hardware connection and software design.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ncorporate the MASPS chip into the digital circuit board.The ultimate aim is to form a hybrid circuit used for mixed-signal processing,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 micro sensor flow monitor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8.
王竹萍  陈静  刘汝卿 《半导体学报》2011,32(4):045007-6
研究旨在设计一个应用于飞行器机翼表面边界层的流动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微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电路构成。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微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系统中低功耗的模拟电路芯片的及相关数字电路板的设计,重点在于完成模拟电路芯片的具体应用。目的是将该模拟电路芯片良好地应用于该数字电路板,使其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完整的混合电路系统,以便在较低的成本下,较好地完成微传感器信号处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朱华明 《电子世界》2013,(23):54-55
基于微处理器的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低功耗模式一般采用间歇工作方式,通过外部事件产生中断信号,使处于休眠或掉电状态的处理器进入运行状态,为节省处理器的中断资源,简化单片机软硬件开发,设计一种由D型触发器组成的事件(中断信号)寄存器电路,将事件(中断信号)储存后供处理器读取。文中给出了事件寄存器电路设计,电路的PROTEUS仿真结果表明其与设计目标一致,该电路在基于PC104等处理器的低功耗系统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