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1982年第1期发表了“500kV线路耐张段内紧线和跨耐张段紧线问题”,现再就耐张段内紧线问题进行一些论证,以期对多分裂导线紧线段施工法的工艺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如下图,本文仍假定:AC耐张段在气温t_1、t_2时的导线设计应力分别为σ_1、σ_2;AC耐张段、AB紧线段的代表档距分别为l_(DB)、l_(db);AB、BD紧线段的紧线气温分别为t_1、t_2. 施工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保证C塔挂线时,AC耐张段内导线的应力符合于设计值或在限定的容许误差范围以内,因此要求:1.气温t_2  相似文献   

2.
李博之 《中国电力》1997,30(11):12-15
在陡峭山区,耐张段内各紧线段的代表档距、代表高差角与耐张段的代表档距、代表高差角不等,且可能差异悬殊。在此情况下,根据耐张段的最终紧线段紧线时,所有紧线段导线的水平应力均等于设计要求值的条件,借助于对最终紧线段紧线温度的限值预估和导线水平应力、温度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耐张段3次紧线模式各紧线段导线水平紧线应力的确定方法和必要的关键工艺步骤,从而使该问题在理论上获得严谨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导线拖地磨损,平武和元锦辽500千伏线路工程正利用张力机械架线。为充分发挥张力机械的工作能力,实现快速施工,采用了连续直通放线、直线塔紧线和耐张塔平衡挂线三项新工艺,从而改变了过去按耐张段放线,耐张塔紧线和单侧挂线的传统作业方式,使我国线路架线技术迈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多分裂导线线路与单导线线路不同,耐张段长度可不受设计规程5公里限制,但架线施工时的紧线段长度则受紧线设备能力限制,而出现如图1在 AC 耐张段内 B 直线塔上紧线的状态;同时为尽量利用紧线设备能力,又出现如图2跨 AC 与 CE 两耐张段在 D 直线塔上紧线  相似文献   

4.
李博之 《电力建设》1996,17(2):44-48
此文阐述了用预仨法选定耐张段2次紧张线模式中施工段导线紧线应力的原理、步骤和传统法选定导线水平应力导致的偏差情况,说明施工单位应重视耐张段内施工段导线紧线应力的选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薄通 《电力建设》1992,13(3):12-19
本文对500kV线路耐张段分割为几个紧线段,且在不同气温条件下进行紧线的问题提出了简单而准确的解决方法,若紧线段内含连续上下山的档距,两者可结合在一起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王中  王金柱  陶宁 《电力建设》2006,27(5):15-0
张力架线施工段的选取一般不以耐张塔分界,紧线操作基本上在直线塔进行。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500 kV线路走廊的选取越发困难、耐张段变短、转角塔增多。采用耐张塔紧线已是张力架线工艺的重要举措,它比直线塔紧线更快捷、方便、省时、省力。 基于DSP的电网负序和无功综合补偿的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紧线调整实施中的制约因素,转换思路提出按选出的最佳观测档,通过导线应力弧垂表求出隐患所处耐张段的代表档距下的弧垂,并归算至最佳观测档的计算弧垂,再与实际观测弧垂相比,以有效判断能否开展紧线调整,明确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8.
500kV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与传统架线工艺有本质上的区别。500kV输电线路架线采用张力放线、导线始终处于架空状态。由于线路设计耐张段长度往往长达十几公里,而施工中放线施工段只能在5~skin范围内进行,这就必然在直线塔紧线。实践证明,500kV线路架线在直线塔上紧线比在耐张塔上紧线简单得多,因此我们在放、紧线工作中都尽量避开耐张培,选择直线塔作为紧线操作塔,直线通过耐张塔,直线塔紧线完毕并附件安装后,再给耐张塔进行平衡挂线。平衡拴线是张力架线施工中一项比较困难、细致的工作,割线长度计算是平衡拴线成败的中心环节。50…  相似文献   

9.
0引言 目前,广泛应用于10 kV架空线路直线改耐张作业的带电紧线工具是绝缘带式紧线器或钢丝绳紧线器,且现场作业方式一般为:在待改为耐张的直线杆两侧分别放置2辆绝缘斗臂车,人员在工作斗上各用1组紧线工具进行紧、断导线的配合操作.此作业程序不但繁多复杂,而且如果2个工作斗上的人员配合不当,还可能影响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500千伏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与过去传统紧线工艺方法不同。由于线路设计中耐张段长度往往长达十几公里乃至数十公里,而施工中放、紧线施工地段只能在5~8公里范围内进行,这就会造成部分紧线要在直线塔上进行。实践证明:500千伏线路紧线操作在直线塔进行比在耐张塔进行要简便得多。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放、紧线工作中都尽量避开耐张塔,而选择直线塔作为紧线操作塔。直线塔紧线完毕后,再于耐张塔进行断线、附件安装、  相似文献   

11.
沈硅阳 《电力建设》1995,16(2):42-42
利用铁塔本身进行紧线与挂线操作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沈奎阳多年以来,非张力放线的220kV及以下高压输电线路,紧线与挂线的施工通常是在操作端耐张塔紧线方向延长线上,不小于2倍的耐张塔挂线点高度处,埋设二个地锚,进行施工。但是,这种传统的方法在地形复杂、高...  相似文献   

12.
“五十万”架线施工与以往传统紧线工艺方法不同,由于线路设计中耐张段长度往往长达十几公里乃至二十几公里,而“五十万”工程施工中放、紧线区段只能在5~8公里范围内进行,这就势必造成部分紧线要在直线塔进行。实践经验证明:“五十万”线路在直线塔紧线要比在耐张塔紧线简便得多。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放、紧线工作中都尽量避开耐张塔,选择直线杆塔作为紧线操作杆塔;直线塔紧线完毕后于耐张塔断线、附件安装、挂线操作。由于耐张塔附件安装是在该紧线段弛度观测完毕,并临锚后进行的。因此,在耐张塔附件(耐张塔附件,就是将耐张塔上贯通的导线断开,将连好导线的耐张绝缘子串挂于塔上)安装过程中,由于划印、割线、量尺、金具加工尺寸,爆压等  相似文献   

13.
王柏正 《电力建设》1994,15(2):32-33,35
高空紧线技术在大跨越架线施工中的运用江苏送变电公司王柏正一、工程简述南京大胜关长江大跨越工程,是南京热电厂四期扩建工程配套输电线路部分的关键项目。采用耐张一直线一直线一耐张的布置方式,为双回路双分裂导线,上设两根地线。整个跨越的耐张段全长3093m,...  相似文献   

14.
沥汇-展望220 kV双回输电线路工程导线采用特高强度钢芯软铝绞线。基于该工程连续耐张段装配式架线施工实践,阐述了装配式架线工程的耐张段线长计算和定长制造理论与方法,介绍了适用于装配式架线工程的新型耐张线夹、装配式架线工艺,给出了线长误差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输电线路在采用张力放线及在直线塔紧线作业中,耐张塔是紧线段中的一基。当弛度观测好后,耐张塔上的放线滑车在导线的张力、塔位转角度、导线悬挂点与相邻塔悬挂点的高差影响下,形成了固定的空间几何关系,该几何关系决定了挂线时线长的调量。  相似文献   

16.
孙德新 《电力建设》2013,34(1):96-98
分析了由于直线跨越塔悬垂绝缘子串倾斜,引起耐张段内档距重构的现象,建立了计算模型,并推导出大跨越地面紧线情况下割线长度的计算方法。经实践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温亮 《广东电力》2002,15(3):61-65
山区长放线段架线施工中,应特别关注导线易损伤的问题。鉴于岭澳至东莞的500kV输电线路的架线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指出在放线、紧线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原则和防护措施。据此,通过水平导线放线力的推导计算,求出降低垂弧、减小张力的展放导线方法;在耐张塔、高位放线时特别采用双滑车,以减少导线摩阻而导致的导线折伤;4个耐张塔须采取分段紧线,并强调导线在放、紧线过程中须注意导线在线轴内的擦伤保护;并提出导线的落地保护和导线的临锚保护等事项。这些施工方法和保护措施保证了该送电线路架设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8.
付军 《湖北电力》2007,31(6):16-17
针对500 kV输电线路双联耐张绝缘子串更换困难的原因,通过设计采用紧线联板进行更换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110~1 000 kV输电线路在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以下简称"三跨")耐张段内的地线耐张串安全可靠运行,针对地线耐张串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设计要求及方案。首先,分析了水平排列地线耐张串"双联双挂"在不同线路转角情况下的受力情况,提出双联水平排列时LV型联板的3个挂孔以及地线挂线板和金具串在标称破坏载荷方面的设计要求。其次,分析了地线耐张串双联垂直排列和水平排列的三挂点设计特点,并设计一种垂直排列的地线挂线机构,包含内层预绞丝和外层预绞丝的备份串设计方案。最后,简要说明了所提出设计方案的现场应用情况,证明了所提出的设计要求和方案能够有效解决LV型联板和联塔金具串受力以及地线磨损问题,并避免了输电线路地线在覆冰舞动季节掉串及掉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作为高负荷电能输送的载体,输电塔一线体系是一项重要的生命线工程。根据跨越高速铁路输电线路对此铁路安全影响的特点,提出跨越高铁输电线路体系可靠度计算的四层次子体系递归计算方法,并对一个典型角钢杆塔输电线路的一个耐张段和一个典型钢管杆塔输电线路的一个耐张段的体系可靠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四层次子体系递归计算方法是可行的;钢管塔线路体系的可靠度大于角钢塔线路体系;钢管塔线路体系的可靠度由秆塔构件的可靠度控制;输电线路一个耐张段的体系可靠度可通过提高杆塔构件设计的重要性系数、折减直线塔档距或折减转角塔角度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