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红曲红色素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在低温条件下对蚕丝织物染色。研究了超声处理前后织物K/S值的变化,对混合稀土质量浓度、染液pH值、染色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处理使红曲红色素粒径明显变小,染色蚕丝颜色更深。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同浴染色法,混合稀土质量浓度0.5g/L,pH值为4,40℃染色3h。染色后织物各项色牢度优异,耐日晒色牢度达到了3级。  相似文献   

2.
用葡萄糖代替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工业靛蓝上染纯棉针织物。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靛蓝质量浓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葡萄糖质量浓度、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染色织物的K/S值,得出葡萄糖还原工业靛蓝染色的最优工艺为:靛蓝质量浓度2.5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40 g/L,葡萄糖质量浓度100 g/L,还原温度50℃,还原时间10 min,染色次数8次。色牢度测试结果显示,该工艺上染的纯棉针织物耐皂洗色牢度为3~4级,干摩擦色牢度为4级,湿摩擦色牢度为3~4级,符合靛蓝染色织物的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牛奶纤维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并对织物的上染率、K/S值和色牢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牛奶纤维针织物染色的最佳条件为染色温度70℃,染液pH值4,元明粉质量浓度20 g/L,染色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染色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7,(9)
采用天然染料红曲色素对蚕丝织物直接染色,讨论了红曲色素的染色pH值、温度、时间对蚕丝织物K/S值的影响,并测试了红曲色素的染色性能及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优化的红曲色素染色工艺条件为:红曲色素质量分数4%(omf),染浴pH值3,染色温度85℃,时间30min。在该染色条件下,蚕丝织物的得色量较大,延长保温时间反而会降低表观色深。染色提升力曲线和上染速率曲线说明红曲色素上染慢,竭染率较低,染深性差,而在中浅色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染色提升力。与酸性染料染色蚕丝织物相比,红曲色素直接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等级为中等,耐日晒牢度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辅助法从南瓜中提取色素作为天然染料,并将其用于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探讨了不同媒染法和媒染剂种类对织物染色性能及色牢度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南瓜色素最佳的染色条件为:天然染料质量浓度40 g/L,5 g/L硫酸亚铁,浴比1∶60,95℃同浴媒染90 min,染色棉织物的色牢度能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6.
《印染》2020,(5)
将苏木提取液和媒染剂硫酸亚铁用于蚕丝织物黑色染色,研究了硫酸亚铁质量浓度、染色温度和时间、醋酸质量浓度、苏木体积分数对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残液的循环利用性能。结果表明:当苏木提取液300 m L/L,硫酸亚铁1 g/L,95℃染色60 min时,蚕丝织物可获得较好的染黑效果;染色残液可以循环使用;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太阳光照射下,蚕丝织物易变黄变脆,该不耐日晒的缺点对其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利用还原染料艳绿FFB隐色酸的染色方法,研究了还原剂二氧化硫脲(TDO)、染浴pH值、促染剂FD-D、NaCl及染色温度对蚕丝织物耐日晒色牢度及染色效果的影响,采用XRD、TG等方法表征染色前后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最佳染色工艺为TDO 2.5 g/L,pH值为3,促染剂FD-D 40 g/L,NaCl 20 g/L,染色温度30℃。染色后织物的耐日晒色牢度达到5级,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为4~5级和4级,水洗沾色牢度均在4~5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浴提取的紫蓝草色素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染色。阐述了桑蚕丝织物采用紫蓝草色素染色的前处理和染色过程,分析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染浴pH值对桑蚕丝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K/S值的对比,寻找最佳染色条件,并探究紫蓝草色素染色的桑蚕丝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试验结果表明,紫蓝草色素对桑蚕丝织物染色的最佳工艺为:明矾前媒染工艺,明矾质量浓度10 g/L,浴比1∶100,染液pH值10.0,染色温度30℃,染色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咖啡渣提取色素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媒染剂种类和媒染方式对染色真丝织物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渣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优化工艺为:pH 3.5~4.0,温度95℃,时间50 min;在一定范围内,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越大,K/S值越高;媒染对真丝织物染色后的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有一定影响,其中,硫酸亚铁后媒染织物的色光变化较大,对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均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芳纶织物的染色深度,减轻印染企业的环保压力,选取3种阳离子染料,利用自制的酰胺类载体,在高温条件下对间位芳纶织物进行染色,探讨各影响因素对间位芳纶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染料用量为5.5%(owf)时,间位芳纶织物阳离子染料载体深色染色的最佳染色工艺为:载体质量浓度50~55 g/L, pH值4.0~4.5,染色温度130℃,氯化钠质量浓度40~45 g/L,染色保温时间50~60 min。该染色工艺条件下间位芳纶织物K/S值最高可达20.35;耐日晒色牢度可达3~4级;干、湿耐摩擦色牢度可达到4~5级;耐水洗的变色和沾色色牢度均可达到4~5级。  相似文献   

11.
为扩宽天然染料色谱并利用废弃物染色,通过生物酶辅助醇水提取橘皮中的天然色素,并将该色素应用于羊绒染色,分析该色素对羊绒染色的性能。首先分别用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两种酶的组合对橘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生物酶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橘皮色素对羊绒进行直接染色发现日晒牢度为2级,进一步研究提高日晒牢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金属媒染剂、单宁-金属复合媒染剂、固色剂M对染色后羊绒进行后处理,以提高橘皮色素染色羊绒的耐日晒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橘皮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生物酶用量1%(o.w.f),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质量比为2∶1,乙醇质量分数5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20。橘皮色素对羊绒染色具有较高的K/S值,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可达3级以上。从废弃物中提取天然染料色素,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附加价值,为废弃资源再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驰  王祥荣 《丝绸》2020,57(1):9-13
针对茜草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颜色特征受工艺条件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分析媒染剂种类、媒染方式、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染色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式,可以得到黄色、红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以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为媒染剂,改变染色pH值能得到不同颜色,且K/S值随着pH值增大而下降;染色温度不改变染色织物的色相,K/S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染色时间对染色织物的色相和K/S值影响不大;最佳工艺条件下,染色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日晒色牢度4~5级,耐皂洗色牢度3~4级,耐汗渍色牢度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双官能团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工艺流程和工艺配方,测试了所选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分析阐述了染料用量、碱剂用量、堆置温度和时间对织物K/S值的影响,并测试了处理后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黑5,20 g/L色丽牢,轧余率100%左右,30℃堆置12 h;活性红198和活性黄176,25 g/L色丽牢,轧余率100%左右,35℃堆置16 h。染色后,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达到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4级,耐皂洗色牢度4~5级。  相似文献   

14.
选用三只L型活性染料安诺素黄棕L-F,安诺素红L-S,安诺素藏青L-3G用于蚕丝织物染色。探讨了染色方法、Na2CO3质量浓度、NaCl质量浓度、固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酸后碱法用于蚕丝织物的染色,染色织物可获得较高的K/S值;当染料质量浓度为0.2 g/L时,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pH4,Na2CO31 g/L,NaCl 20 g/L,固色温度50℃,固色时间60 min左右,染色织物的耐洗、耐摩擦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5.
曹机良  孟春丽  程献伟 《印染》2014,40(20):15-19
采用靛蓝染料对聚酰胺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保险粉、烧碱、氯化钠和染料的用量,氧化时间和染色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采用氯化稀土提高染色织物色泽鲜艳度,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保险粉25 g/L,烧碱4 g/L时,染色效果较好;氯化稀土媒染剂同浴处理和后处理可提高染色织物鲜艳度,且随氯化稀土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为1~2级,耐皂洗色牢度均达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7,(6)
采用盐酸溶液提取黑豆皮色素,并应用于蚕丝织物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硫酸钠质量浓度、染色pH值等因素对蚕丝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豆皮提取液对蚕丝织物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pH值4.5、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40 min、硫酸钠30 g/L。染色蚕丝织物具有较好的沾色牢度,但其变色牢度和耐日晒牢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液体固色碱在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中的应用效果,测试了液体固色碱对溶液pH值和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染色因素对固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液体固色碱质量浓度2 g/L,元明粉质量浓度15 g/L,尿素质量浓度10 g/L,堆置3 h,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强力损伤和染色效果均有明显改善,能获得满意的实践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提取的姜黄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测试染色织物的色差、匀染性与色牢度,探讨姜黄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姜黄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的最佳质量浓度为90~110 mg/L,pH值为5,温度为80℃,时间为50 min,染色后织物呈黄偏绿色,且耐皂洗色牢度与耐摩擦色牢度、耐人造光色牢度均在3~4级,已达到染色织物色牢度3级的要求。认为:利用姜黄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刘倩倩  李红 《印染》2014,40(19):23-26
以对位酯为重氮组分,2-羟基-1,4-萘醌为偶合组分,合成了一种活性分散染料,探讨该活性分散染料在涤棉混纺织物染色中的应用,分析染色工艺中的氯化钠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固色pH值对其上染率的影响,测试了染品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当氯化钠质量浓度为5 g/L,染色温度120℃,染色时间40 min,固色pH值9时,该染料的上染率可达82%左右;染品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可达4~5级,耐汗渍和耐日晒色牢度可达4级。  相似文献   

20.
蔡成琴  张瑞萍  赵晴 《印染》2013,39(5):1-4
选择葡萄糖作为生态还原剂,研究植物靛蓝染料的还原工艺及对纯棉织物的染色工艺;探讨了改性处理对棉织物靛蓝染色的增深效果,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对植物靛蓝的还原工艺为:靛蓝染料10%(omf),葡萄糖用量30 g/L,烧碱用量10 g/L,尿素2 g/L,还原温度55℃,还原时间10 min;植物靛蓝无盐染色的改性前处理工艺为:改性剂用量4 g/L,烧碱用量6 g/L,改性时间30 min,改性温度60℃;植物靛蓝无盐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20℃,染色时间100 min,染色浴比1∶20。测试数据显示,无盐改性染色织物的ΔE值与同浓度染料加盐染色相当,干、湿摩擦牢度分别为4~5级和3~4级,耐皂洗沾色牢度为4~5级,耐皂洗褪色牢度3~4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