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说八十年代深圳钟表组装业的崛起,开辟了中国钟表组装业之先河的活,那么九十年代我国浙江、福建沿揭一带的钟表组装业迅猛发展,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与组装业遥相呼应的则是此地区的钟表批发市场发展异常火热,规模相当大,这一带的钟表业已经成为钟表市场不可忽视的一个板块。今年四月,笔者以《钟表》杂志记者身份,走访了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以及温州桥头镇组装业、福建莆田和漳州一带的钟表生产经营企业,感受颇深。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钟表类批发也是全国近十家大型钟表批发市场之一。钟表…  相似文献   

2.
《钟表》2007,(6):113-113
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是目前我国惟一的国家级钟表研究机构,具有钟表高技术人才优势和国家级钟表检测、钟表标准、钟表信息、钟表培训以及与高校联合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3.
韩俊玉 《钟表》2007,(6):18-19
今年是电波钟表在中国起步的第五个年头,无论你是否熟悉这个“新玩意”,中国制式电波钟表已经在我们身边存在五年了,而在世界其他地方电波钟表也正发展迅猛。计时专家认为。电波钟表是近代世界钟表业中继机械钟表、石英钟表后的第三次革命,电波钟表可以与标准时间同步,累计时间误差为零。在未来的时间里,当精准成为时尚,成为态度……成为信仰。你手中的计时产品是什么模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钟表》1997,(2)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钟表生产国家之一,并且是钟表组装和钟表配件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钟表消费量最大的市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多层次的需求已经逐步形成,对钟表产品的需求从档次、品种、款式、质量、品牌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市场经济给我们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市场和生产两个方面来看,中国是钟表贸易机会相当巨大的市场,但是,需要认真地进行规范和培育,才能健康地发展。中国钟表协会作为钟表行业的组织,有责任在培育市场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通过定期举办…  相似文献   

5.
万佛朝宗     
《钟表研究》2009,(5):12-12
跟预料中的差不多,今年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仍与往年一样万人空巷。那由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心理阴影似乎已逐渐散去。何况,这每年一度的盛会,钟表商、珠宝商、钟表珠宝类专业媒体、以及时尚类媒体都不会缺席。毕竟,钟表业界目前主要还是瑞士人的天下。  相似文献   

6.
金英淑 《钟表》2005,(B06):123-123
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召集主持,指针式石英钟国家标准第一次起草工作会议于2005年4月在深圳召开。参加会议的标准起草单位有:广州富达钟表工业有限公司、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公司、福建异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山东康巴丝钟表有限公司和轻工业钟表研究所,国家钟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为特邀代表也参加了本次会议。指针式石英钟是钟表行业重要产品,指针式石英钟国家标准在行业内应用面广、影响力大,此次标准的修订受到指针式石英钟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个钟表校准仪电路淮南职工大学微机室(232007)王韬1概述现有钟表校准仪是对机械钟表摆的振动声音进行记录并与标准量进行对比,然后借助于纸带上的打印记录,通过调整钟表上的快慢针位置(即调整参与振荡的游丝长度)进行钟表的校准。它有很多缺点,如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8.
卢雨廷 《钟表》2007,(11):70-75
机芯的打磨是钟表艺术的一部分。每个钟表品牌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独门秘技,无论这些打磨是出于美感或者功能。对挑剔的钟表爱好者来说,赏心悦目的机芯打磨,是他们对钟表挚爱的主要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钟表》2009,(1):90-95
2008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国重庆,这座嘉陵江畔的千年古都迎来?亚洲钟表界最大的盛会——第十七届亚洲钟表工商业促进研讨会(以下简称“亚研会”)。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名钟表界特荚齐聚山城,共同探讨亚洲钟表制造业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钟表》2013,(6):74-76
什么是钟表,钟表的价值究竟何在?当有机会亲身造访知名的表厂或者走近罗西尼工业旅游园区才能理解钟表,理解这远古而来的时间文化,进而体验到腕表本身的珍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业界     
《钟表》2005,(B03):122-125
《钟表》杂志走进校园,轻工业钟表研究所培训中心迎来新一届学生,国家钟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深圳设立办事处,飞亚达杯手表设计大赛启动,……  相似文献   

12.
《钟表》2002,(1)
本刊讯:由西安高华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电波钟表发射体系和电波钟表产品历尽6年多的坎坷,现已全面完成研制阶段。 电波钟表是采用无线控制计时技术为原理的新一代计时器,它的授时精度远远超过传统机械或电子石英钟表。高华公司掌握了电波钟表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电波钟表产品的信号接受灵敏度、可靠性、信噪比和解码准确度等技术,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华公司研制的电波钟表产品已开始批量投放市场,使我国成为继德国、美国、日本和英国之后,第5个推出电波钟表系列产品的国家。高华公司和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合作对无…  相似文献   

13.
屹然 《钟表》2003,(1):42-44
2002年10月的京城,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同往年一术,一年一度钟表行业的盛会2002年中国国际钟表展览会就在这金秋的季节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钟表工商业人士齐聚京城,交流信息,洽谈合作。10月21日,正在参加展览会的三位老朋友香港三表业有限公司的卓善章先生,中国轻工业钟表研究所的张放所长。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钟表协会主办的’97北京国际钟表展览会暨订货会于1997年10月9~12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日本、瑞士及中国台湾、香港和国内的百家钟表厂商参加了展览会。展览会展出面积超过5100平方米。经过几年来主办单位不懈的努力,北京国际钟表展逐步得到海内外钟表工商企业的重视。北京国际钟表展已成为企业窥探国内外钟表产业发展动向,拓宽产品购销渠道,掌握市场消费动态的最佳场所之一。纵观本次展览会,有如下几个特点:1日本厂商高度重视日本厂首一直十分重视北京国际钟表展。此次日本两公司──精工公司和西铁城公司都派出了庞…  相似文献   

15.
郭福祥 《钟表研究》2013,(2):116-119
从满族入关直到嘉庆十六年(1644—1811)的150年间,前后有十几位西洋传教士作为钟表技师在中国宫廷服务,大大提高了传教士在宫中的地位。他们在清宫的钟表制作和维修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清宫钟表制作走向繁盛的重要因素。这里将清代宫中西洋钟表匠师的有关记载进行归纳整理,按人立传,使我们得见西洋钟表匠师在宫中工作和生活的真实状态,为西洋传教士在宫廷的生活画卷提供一些鲜活而生动的描画素材。  相似文献   

16.
消费指南     
《钟表》1998,(2)
钟表走时超差算不算故障?不论机械神表还是石英钟表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走时都自一定的误差。钟表走时难确是相对而言,绝对准确,一点不差的钟表是不可能的,但只要符合该钟表的走时质量标准就是合格的钟表。钟表出厂前都按规定校验合格,在销售时能校验的应再次校验,符合标准的出售,如个别超差的,调整校对好后再出售。钟表因使用人和使用条件不同,个别会在使用后出现超差(即快慢误差超过标准),这属使用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算故障,经过调整可达到正常。但如走的快慢误差过大,又无法调整到正常标准,则属性能故障,需要进行项修…  相似文献   

17.
关雪玲 《钟表研究》2009,(6):128-131
众所周知,乾隆时期是清宫钟表收藏、制造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大量的钟表源源不断地进入宫中,同时,清宫中众多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在宫中供职的西洋传教士们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制造、改造了相当数量的钟表。  相似文献   

18.
吕芸  李亚森 《钟表》2007,(6):34-37
2007年4月12日,钟表业的顶级盛会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览会如约开展,来自45个国家的2109个参展商在16万平方米的展厅内展示着各自的钟表、首饰、宝石及相关行业仪器设备等新产品,而9万多名采购商和参观者从100多个国家汇集到瑞士Baselworld,感受世界钟表珠宝最新的流行趋势,发掘钟表珠宝独特的创意设计,寻找各自理想的商务机会。  相似文献   

19.
王雷 《钟表》2014,(1):26-27
最近获得了一个立体化了解中国钟表产业的机会。作为会员参加了中国钟表收藏研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的2013年终会。在以前中国作协所在的宽敞四合院里面,全国各地的表友集聚一堂,院里停着有宾利,屋里点着沉香。来参会的包括国内的资深收藏家,媒体、国内的手表生产企业。屋外天寒地冻,屋里温暖如春,中国钟表产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集聚一堂,是一个了解中国钟表产业的宝贵机会。  相似文献   

20.
王雷  戴妮 《钟表》2010,41(1):56-59
2009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在奢侈品销售中钟表特别是腕表占了主流。据统计,目前每年售价超过3000元的腕表销售超过30万只,在如此向好的市场前景下,中国国产腕表如何有所作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从世界范围看,专利对于钟表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专利作为钟表领域的常见词,不仅见于钟表类杂志,也经常会在表店的表款图册中见到,因为即使当前钟表进入了艺术品范畴,也还是需要以机械结构为表现形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