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减少27.8tex苎麻纱毛羽,通过试验,对络筒工序的络纱速度、络纱张力、毛羽消除器的工艺参数、浆纱配方和浆纱工艺等进行了优化,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参数,并提出了络筒和浆纱工序减少苎麻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苎麻纱“强度高、条干好、刚性大、弹性差、毛羽长、多且硬、湿强高于干强”的特点,提出既要充分贴伏苎麻纱毛羽,又要使浆纱柔韧耐摩是浆纱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对浆纱工艺路线和浆料配方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许德生 《纺织学报》1996,17(3):39-40
本文对苎麻纱上浆进行了分析,认为苎麻纱浆纱重点应提高纱线耐磨性能,贴伏毛羽,并应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确定浆纱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苎麻纱浆纱工艺,优化上浆配方,对27.8 tex苎麻纱采用三种配方在G142C型浆纱机上进行了上浆实践.分别测试了三种方案的浆液粘度热稳定性、浆膜性能及浆纱质量,结果表明:以变性淀粉为主浆料,适量加入PVA-1799、PVA-205MB、聚丙烯酸类浆料,浆液粘度稳定,苎麻纱的耐磨性能、断裂强力明显提高,浆纱毛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纯苎麻纱浆纱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苎麻纱"强度高、条干好、刚性大、弹性差、毛羽长、湿强高于干强"的特点,提出既要充分贴伏苎麻纱毛羽,又要使浆纱柔韧耐磨的上浆工艺原则,对浆纱工艺路线和浆料配方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韩世洪 《纺织学报》2008,29(5):114-116
分析苎麻纱线毛羽分布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目前消除苎麻纱毛羽的常用方法及其不足。为了在浆纱时有效地消除苎麻纱线毛羽,设计了基于假捻作用的横向搓动上浆辅助装置,并探讨了此装置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横向搓动上浆辅助装置与普通上浆装置对纯苎麻纱上浆,并在小样机上试织,比较了2种上浆装置对浆纱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在横向搓动辅助装置的作用下,苎麻浆纱的毛羽下降可达90%,纱线品质明显提高,织造时开口清晰,断头率较低。430073;China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不同配方的纯苎麻纱浆液的流变性能和浆纱毛羽、强度、耐磨次数等参数进行了测试,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浆纱的浆膜被覆和截面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浆液有较高的结构粘度有助于提高纯苎麻浆纱的性能,并且可有效降低PVA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苎麻细特纱织物浆纱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苎麻细特纱的织造难而开展的浆纱工艺试验研究的实践,指出选用高渗透性,强粘着力,高强高伸型三种浆料等量调制浆纱用浆,可显著提高织造效率。  相似文献   

9.
陶泉 《棉纺织技术》2007,35(8):53-54
探讨应用NY-05变性淀粉对苎麻织物的上浆工艺,苎麻纱毛羽长,纱线脆硬,浆纱中贴伏毛羽、保持纱线伸长是关键.采用以NY-05变性淀粉62.5 kg、PVA18.5 kg、柔软剂2 kg的配方对苎麻27.8/27.8 205/228品种进行上浆,提高了浆膜的弹性和耐磨性,浆纱毛羽明显减少,织机效率显著提高,用浆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27.8tex苎麻纱浆纱毛羽,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双浸双压上浆工艺、上浆率、回潮率、浆料配方、湿分绞根数等工艺因素的影响,并优选出了合理浆纱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用低黏度、成膜性好的浆料,采用"高浓度,低回潮,高上浆,双浸双压、湿分绞"工艺路线,能显著降低上浆苎麻纱的毛羽,布机经纱断头率能降低到0.6根/台·h以下。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一种新型马来酸酐变性淀粉浆料应用于苎麻纱常温上浆的可行性。通过改变马来酸酐变性淀粉在浆料配方中的比例,调制了几种不同浆液,然后对其浆液性能进行测试,并与工厂常用配方浆料调制的高温浆液进行浆纱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马来酸酐变性淀粉浆料能够使浆液温度在25℃时仍具有较好的黏附性能及一定的黏度稳定性,且基本达到苎麻纱上浆性能要求。认为:马来酸酐变性淀粉浆料可以应用于苎麻纱常温上浆。  相似文献   

12.
苎麻/水溶性维纶织物织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麻纤维可纺性差,不易纺细号纱,苎麻/水溶性维纶混纺纱织物经煮漂后,水溶性维纶被溶解,混纺纱成为细号纯麻纱,混纺纱织物成为细号麻织物,生产中浆纱工序是关键,经优选浆料配方、浆纱工艺参数及织造工艺参数,保证了织造效率达到70%左右,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DM系列浆料在苎麻单纱上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测生  蒋勇 《纺织学报》1994,15(7):32-36
本从分析纯苎麻单纱浆纱的原理入手,阐述了聚乙烯醇和玉米淀粉浆料的利弊,着重介绍以DM818,DM828变性沉粉与聚乙烯醇混合浆液应用于纯苎麻单纱织物浆纱的全过程。通过实践说明:基于混合浆液的热粘度稳定性良好,符合纯苎麻单纱织物上浆工艺的要求和有利浆纱质量的。  相似文献   

14.
苎麻纱用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浆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在其侧基上接上适当的丙烯酸高分子单体起接枝共聚反应,研究出了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浆料,并分析了它的粘着性,化学稳定性,混溶性,浆膜性能及浆纱质量等,认为该浆料是苎麻纱上浆的理想浆料。  相似文献   

15.
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工艺与性能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苎麻纤维、苎麻纱碱处理对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和复合纱性能的影响,采用室温碱法对苎麻纤维、苎麻纱进行处理;并介绍了高强高模的连续芳纶纤维作为芯纱,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的工艺。对比分析了碱处理后包芯纱和混和纱性能的变化。经测试认为碱处理降低了复合纱的性能,而增加了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原纱结构、前织准备、浆纱操作、浆纱工艺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提高浆纱质量的措施即对原纱质量和经轴质量严格把关,加强操作管理,优化浆纱工艺,对浆料配方和上浆工艺进行优化配置是提高浆纱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浆纱机引纱辊的作用,对有引纱辊的祖克S432型和无引纱辊的津田驹HS20-Ⅱ型两种浆纱机进浆槽前的单纱张力和浆纱质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浆纱机取消引纱辊的设计是可行的,能满足浆纱生产和浆纱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纯苎麻布出口量很大,主要品种是36×36公支纯麻布,而提高纯麻布产、质量的关键是浆纱质量。纯苎麻纱上浆是迄今为止的一大难题。苎麻纤维支数较低,刚性较大,纤维长度不匀率高,因而苎麻单纱毛羽特别多,且长而硬。麻纱弹性小,伸长低,长期以来我厂纯苎麻纱上浆效果不良,织机生产效率低,断经多,疵布率高。鉴于麻纱单强高、毛羽多的特点,长期以来我们采取加强被覆提高上浆率以求减少毛羽的工艺,使用粘着力强的1799型PVA为主体的纯化学浆料, 65℃低温上浆。但生产实践表明上述工艺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因为PVA是高浓高粘型浆料,浓度大则粘度  相似文献   

19.
浆纱耐磨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介绍了测试浆纱耐磨性能的DHJSD—1型浆纱耐磨仪的工作原理,并与国内应用最广的Y731型抱合力仪进行了性能测试对比,试验证明:DHJSD—1型浆纱耐磨仪类似于织机实现了纱与纱之间及纱与金属的摩擦磨损、纱线的曲折和纱线的周期性伸长,其测试性能较好,更能反映浆纱质量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苎麻纱线性能及其浆纱工艺要求的分析,确定了“浆前预湿,高浓高压,重被覆,顾渗透,大张力,中回潮,浆后上油”的上浆工艺路线,有效地贴伏了苎麻纱线的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提高了织造效率,同时降低了上浆率,节约了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