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钢铁》2004,39(8):8-8
《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03年钢铁工业突出的特点是科技、环保投入加大,工艺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效益明显增加。2003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共完成环保投资额50.26亿元,比上年增加16.33亿元,增长48.13%;企业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57.93亿元,比上年增加1.38亿元,增长2.45%;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90.59%,比上年提高0.90个百分点;废气处理率  相似文献   

2.
《山东冶金》2013,(6):48-48
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居高不下令我国钢铁企业在微利中运行。在日前举行的2013(第二届)铁矿石发展高端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张长富表示,2013年1-10月,我国共进口铁矿石6.68亿t,同比增长10%;进口总额863亿美元,同比增长7.39%。  相似文献   

3.
2003--2005年。钢铁行业投资连续大幅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钢铁行业投资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96.6%;2004年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投入1921亿元,增长32%;2005年投入2282亿元,是近几年投资最多的一年。三年累计投入5656亿元,按去年每吨钢建设费3088元测算,近三年的投资可形成产能约1.83亿吨,加上2003年已有产能2.63亿吨(国家发改委统计是3.16亿吨),共形成的产能约4.4亿吨,已超过2005年消费量3.76亿吨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冶金》2006,(1):51-51
沙钢集团在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75位,江苏省名列第1位,2005年1—10月产钢851万t,完成销售收入336亿元,利润12.8亿元,出口创汇6.6亿美元。全年钢产量超过1000万t,成为中国首家钢产量过千万吨的民营钢铁企业。  相似文献   

5.
《河北冶金》2012,(1):73-75
1 钢铁工业加快“四个转变”,进入转型发展关键历史阶段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钢铁工业始终处于高产低效的运行状态,2011年,这一态势表现得更加明显。2011年1月~11月份,我国共生产粗钢63098.4万吨,同比增长9.8%;1月~10月份,纳入统计的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841.7亿元,销售利润率仅为2.7%。10月份和11月份,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71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46.38亿元,比上年下降43.32%。数据显示,2008年71户大中型钢企产品销售收入2565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实现利税1949.88亿元,比上年下降23.17%。全年15户企业亏损,亏损面21.13%;亏损企业亏损额达84.64亿元。  相似文献   

7.
刘海民 《中国钢铁业》2013,(10):11-13,18
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全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低迷,部分企业巨额亏损。2012年,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决算汇总亏损7.6亿元;今年上半年虽有所好转但利润总额也只有22.7亿元,销售利润率只有0.23%。如扣除大中型钢铁企业自有矿山的利润,钢铁冶炼压延业务总体上是亏损的。  相似文献   

8.
蔡祥仕 《冶金管理》2008,(10):36-41
2008年6月30日,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北钢铁集团)在石家庄正式挂牌成立。这一实质性联合重组意味着拥有1.2亿吨钢铁产能的河北省在钢铁产业重组布局、谋求全国甚至全球的钢铁话语权方面,以及做大做强做优河北钢铁企业,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也为我国钢铁企业探讨研究联合重组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据国内相关部门预计,到2010年我国年进口铁矿石将增加到5.4亿t,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将从52.5%提高到62.9%。国内更多钢铁企业都将铁矿石进口投向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而对2004、2005年开采总量分别达到1.14亿t和1.3亿t,2010年预计到达到1.67亿t的印度矿却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0.
刘琦 《冶金管理》2014,(4):30-35
一、前言 国内钢铁产能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带动下快速增长.从2008年到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从5亿吨迅速扩增到7.79亿吨.产能更是从6亿吨猛增到10.2亿吨的规模。“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拉动了国内钢材需求快速增长.作为深加工钢材品种的涂镀层板,近年一直被钢铁企业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世界头号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集团日前宣布,该公司计划在南非投资4.3亿美元,开发锰矿,以确保其原材料供应稳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钢铁企业产能迅速扩张,2005年粗钢产量达到3.4亿t,成为世界第一钢材生产大国。在全球钢铁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生产步入顾客导向化方式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要想快速适应客户需求,把自身做大、做强,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应用、开发ERP信息化系统已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在应用ERP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钢铁企业的经验,促进我国钢铁企业应用ERP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重用首席信息官(CIO)负责实施;加强企业变革管理;谨慎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强化ERP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冶金动态     
王梧 《冶金管理》2010,(3):61-64
一、综合 工信部透露,我国将用3年时间.投资超过50亿元,在全国37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推广烧结余热发电技术,以降低钢铁行业的能耗水平。在钢铁企业中,烧结工序能耗仅次于炼铁工序,占企业总能耗的10%。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每吨烧结矿的平均能耗约高出20kg标准煤。按我国年产钢5.65亿t计算,每年因此多耗能源近1000万t标准煤。对37家重点钢铁企业82台烧结机推广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将形成每年157.5万t标准煤的节电能力。  相似文献   

14.
1对当前钢铁产品质量状况的基本估计综合质量指标稳定提高。1~10月,重点和地方骨干钢铁企业钢材“双标率”为8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1个百分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比率为375%,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钢材产量等级品率为877%,同比增加4.1个百分点;钢材产值等级品率为90.9%,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万元工业产值质量异议损失3.61元/万元,同比增加1.11元/万元;万元工业产值质量事故损失0.33元/万元,同比下降0.15元/万元。据不完全统计,l~9月质量损失13.0亿元,其中废品损失84亿元,不良品损失1.9亿元。…  相似文献   

15.
《炼钢》2005,21(3):4-4
2004年由于钢铁市场好转,世界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均处于极好的现金流量状况。充足的现金流使钢铁企业不仅可以实行新项目投资,而且,还可以有足够的现金从事其它经营业务,包括大规模的兼并重组等等。据分析,2004年世界钢铁业总投资为46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40亿美元。预计2005年世界钢铁业总投资将达到650亿美元,而2006年总投资将回落到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关于广东钢铁业的发展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芹溪 《南方金属》2004,(1):1-3,16
据权威部门提供的信息,2003年全国钢的产量可望突破2亿t,钢材达到2.1亿t,加上进口3000万t,总量超过2.4亿t,其中出口不到1000万t,那么,我国市场销售量为2.3亿t左右,由于市场的拉动,据说在中国沿海正在或计划兴建1000万t级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就有至少6个,因此,有人说,钢铁业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春天;也有人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过热现象,无疑,钢铁业的发展又陷入了新一轮  相似文献   

17.
号称经济大国的美国从1998年末至2001年初,短短两年间就有近20家钢铁企业破产或申请破产,其中包括美国排行第四、国内最大的制管公司LTV钢铁联合企业于2000年末宣布申请破产。著名的伯利恒公司2000年亏损了1.18亿美元;排行老大的美国钢铁公司1999年尚盈利0.44亿美元,而2000年净亏损达0.21亿美元。为什么会造成上述的情况呢?欧盟贸易代表巴斯卡尔·拉梅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亏损钢厂十有八九是未经过结构调整,未对陈旧设备加以更新。这些联合钢铁企业一味呼呈政府抵制进口,而忽略了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冶金信息导刊》2006,(2):I0008-I0008
中国钢铁企业铁矿石总需求:5.3亿吨左右;进口:3亿吨;自有:2.3亿吨 铁矿石是钢的重要原料,且其约占钢的成本30-40%。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钢铁公司有了铁矿石,就如巧妇手中有了米,就可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相似文献   

19.
《南方金属》2004,(3):i001-i001
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早在1995年8月,便被广东省政府列入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企业,当年,该公司钢产量迈上80万t台阶.1999年的钢产量飙升到150万t,提前一年实现省政府提出的目标.2002年,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钢225万t,主营业务收入55.83亿元,实现利税10.1亿元,利润5.65亿元.在全球年产200万t的钢铁企业排行榜上,韶钢名列第95位,在中国69家重点钢铁企业中,韶钢的生产规模排列第21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利润总额则分别排在第11位和第8位.2003年头4个月,韶钢的利税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4%.  相似文献   

20.
文铧 《冶金管理》2003,(12):37-39
2003年下半年,中国大陆开展了一场令人关注、颇有意义的经济发展大讨论,其主题是讨论中国的房地产、汽车、钢铁等工业发展速度是否过快、投资是否过热过猛、会不会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鉴于笔者从事了五年钢铁企业投资规划工作的经历,较为系统地收集、掌握了国际国内大量的钢铁工业发展的信息资料,又在钢铁企业内工作、生活了三四十年,对钢铁企业的发展前景尤为关注。尽管2003年组织上调整了我的工作,当上了湘钢第五任审计部部长,离开钢铁企业投资规划战线半年多了,但出于审计人员的职责和对钢铁企业投资风险审计的需要,我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