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36,自引:11,他引:36  
基于锚固体系的锚杆动力学及应力波运动学理论,研究了锚固体系的振动特征和锚固体系中声频应力波传播的能量衰减规律,进而提出快速普查检测锚杆锚固状态的声频应力波法:介绍了依据拉拔曲线转折段两边割线的交点法确定锚杆锚固力的无损拉拔检测技术原理,并实际应用于潘集第一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施工质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锚固体系无损检测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锚固体系中的声频应力波的动力学和衰减特征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与分析 ,提出了快速无损检测锚固体系锚固状态的声频应力波法和无损测定拉拔力的新方法 ,建立了锚固质量检测的分级标准 ,并实际应用于潘一矿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检测 ,结果表明此检测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锚杆的锚固长度是隧道围岩支护过程中重要指标,由于锚杆的检测长度长期受到现场施工环境的限制,传统检测方法往往会对锚杆锚固产生损伤,借鉴旁孔投射法原理,利用激振波接收处理器、激振锤、首波接收器、水听器装置组成锚杆检测仪器,通过波传导时间差来计算锚杆的长度,从而对锚杆锚固长度进行检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旁孔投射法原理检测锚杆锚固长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席远  唐庆生 《特种结构》2007,24(2):38-39,86
锚杆锚固技术作为各类地下工程及边坡护理的主要手段,已在交通和水电站建设等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锚固质量和运行状况的无损检测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利用声频应力波在不同波阻抗面反射的能量和相位的变化原理,采用专门的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可以很好地检测锚杆的锚固质量。新开铺变电站采用了大量的锚杆锚固进行护坡处理,并应用声频应力波进行了锚固质量的检测,说明锚杆的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是可行且有效的,为锚固工程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应力波的传播理论以及反射法检测的原理,进行了锚杆模型试验,并结合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边坡工程实例,从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注浆密实度及缺陷大小和位置三个方面评价锚杆的施工质量,使得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在福建省锚杆锚固质量评价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同时本文对影响检测精度较大的因素做了简要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锚杆锚固质量两个主要衡量指标是锚固状态和锚固力。锚固状态是指锚杆施工后的锚固段长度、自由段长度、密实度和施工缺陷等;锚固力指现场拉拔试验过程中临界破坏点的拉拔力,又称极限抗拔力。利用振动波传播具有的许多独特性质,可以在锚杆表面人工激发应力波来探测锚杆体系内部的结构和性质,以此来判断锚杆的锚固状态。锚杆的无损检测研究已提出多年,但研究方向主要为纵向振动,有关锚杆系统的横向动力响应很少有人提及。建立了锚杆体系横向动力响应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完整锚杆的理论半解析计算公式,在此基础探讨了锚杆系统横向振动随锚杆长度、激振力作用时间等变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7.
黄衢南高速公路隧道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衢南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采用了大量的锚杆锚固围岩治理方案,利用弹性波在不同波阻抗面反射的量和相位的变化原理,采用特殊的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对该工程的锚杆锚固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不仅可行、有效,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锚杆锚固技术正在世界各地的隧道、采掘和高边坡等工程支护中广泛应用,尤其在长距离隧洞施工中因围岩渗水、岩爆、断层等地质原因必须采用锚杆进行锚固支护,然而该支护方法属于隐蔽工程,怎样才能对所施工锚杆的质量进行检测,本文简要介绍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在锦屏工地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锚杆锚固状态参数无损检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反射波法检测锚杆锚固质量及其工作状态参数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法通过对端锚锚杆在激发应力波作用下反射波信号的时、频域分析,获得表征锚杆工作状态的特征参数,如锚固长度、极限承载力(拉拔力)及工作荷载等。论述了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试验研究和现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黄土隧道锚杆受力与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黄土隧道锚杆作用效果及机制,对陕西省吴堡-子洲高速公路上3座黄土隧道中的48根锚杆应力进行现场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黄土隧道在钢架支护条件下,拱部系统锚杆受压且应力值较小;拱脚处锁脚锚杆以受拉为主,锁脚锚杆应力普遍大于拱部锚杆应力。从土体的变形和锚杆与土体的锚固效果2方面分析黄土隧道拱部系统锚杆的力学状态,分析认为隧道开挖后,浅埋黄土隧道拱部发生整体沉降,锚杆并不存在锚固段;深埋黄土隧道开挖后土体产生较大塑性区,目前以“短而密”原则设计的系统锚杆也不存在锚固段;锚杆与土体采用水泥砂浆或药卷式锚固剂黏结效果差,因而黄土隧道锚杆锚固力不大;锚杆锚固于初期支护上,并伸入土体中,从内部约束土体变形,在初期支护施作后,相对于土体的后续变形,拱部系统锚杆受到土体向下的摩阻力,相当于桩承受负摩阻力,因而拱部系统锚杆受压。综合以上分析表明,在黄土隧道中,钢架支护条件下的系统锚杆支护效果不明显,可以取消。工程实践证明,钢架支护条件下黄土隧道取消系统锚杆,可减少施工环节,更有利于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可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有着特别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深基坑支护中常用的岩土锚杆进行锚固质量无损检测的关键是对采集的动态加速度曲线进行合理的分析。为此,分别设计了三种不同工况模型:无缺陷、一个缺陷和两个缺陷的锚杆模型。通过敲击试验,采集到加速度响应曲线后,利用Matlab程序在计算机上实现波形重现,然后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振动波形进行对比分析,建立振动波形与各工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反映锚杆锚固质量的三个度量参数,亦即一次行波周期、时频谱中的频率值和能量衰减程度。结果发现:通过时域波形和时频谱可正确反映不同锚固状态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即锚固质量越好,锚杆中应力波衰减就越快。  相似文献   

12.
提出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的数学物理模型、检测方法和评价方法,重点阐述声波反射法在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检测中几种典型现象及理论依据,包括CFG桩浅部缺陷、CFG桩有效检测桩长、应力波在变截面处的绕射使测定的一维纵波波速比真实的偏低以及桩的浅部范围缺陷测不准现象。  相似文献   

14.
压力分散型抗浮锚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实际工程,对压力分散型抗浮锚杆试验、设计、施工及检测方面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压力分散型锚杆,特别是U型环绕承载体锚杆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锚固效率高,有利于地下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协调,减少工程造价,作为永久性抗浮锚杆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压力分散型锚杆仅在设计荷载下各单元锚杆承担相同的荷载,压力分散型锚杆的张拉试验应采用等荷载同步张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行研发了一种锚固体–土接触面剪切装置,该装置能够充分考虑锚杆的实际形状特征和剪切方向,并具有能够保证剪切过程中接触面面积不变等特点,并为研究锚杆锚固体–土剪切特性提供一种新方法。利用该装置,共完成了35个不同条件下的锚固体–土剪切试验,深入研究了法向压力、土样压实度和土样含水率等因素对锚固体–土接触面剪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实度相同情况下,土体含水率w大小,对锚杆抗拔力取值具有重要的影响,越接近最优含水率,越有利于接触面剪应力的发挥;土体压实度对接触面剪应力的影响十分明显,压实度越大,接触面剪切参数越大,但始终小于土体的剪切参数。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国内开展锚杆无损检测的概况,论述了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锚杆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锚杆无损检测中应用的现状,标准锚杆的制作、试验、锚杆缺陷分析判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锚索荷载分布机理原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系统预应力岩锚原位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锚固长度、自由长度、注浆性质以及锚注体与围岩接触方式对岩锚极限抗拔力和破坏形态的影响。阐释了锚索的根状效应和围岩应力场分布形态,提出安全储备系数概念。研究结果表明,极限抗拔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上述参数综合作用。自由长度对围岩有效传递和分散围岩应力有关键作用,和锚固长度共同控制岩锚的破坏形态;在锚碇系统中,和初始预应力一起确定了岩锚参与荷载分担的贡献值和时机。  相似文献   

18.
在混凝土结构中,其应力状态随着荷载、温度等条件的不同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深度的无损检测,必须考虑裂缝面的应力状况,特别是深裂缝,其裂缝面上应力状况的影响则更加显著。利用大型混凝土块试验,比较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几种代表性的无损检测方法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当裂缝面上承受微小压应力时,"相位反转法"和"传播时间差法"均不能正确地测试裂缝深度;而当裂缝面上的压应力超过5 MPa时,现目前使用的检测方法都无法合理地测出裂缝的深度。因此,在检测裂缝深度时,需要密切关注裂缝面上的应力状态,同时,通过"表面波法"得到的裂缝深度测试结果的变化,间接地推测裂缝面上应力状态,为结构的分析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双锚固段新型锚索的锚固机理,从结构形式入手,分析受力模式与设计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不同外锚固段长度、自由段长度及内锚固段长度双锚固段新型锚索数值模型。在外锚头段锚固力不断损失时,新型锚索三段长度变化对锚索各段轴力、灌浆体与孔壁之间接触面上的剪应力影响规律研究,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当外锚头锚固力损失时,外锚固段轴力自外锚头处开始逐渐降低,外锚固段灌浆体与孔壁间剪应力自外锚头处开始逐渐发展;(2)将外锚头锁定的预应力进行卸载的过程中,量测内锚固段注浆体的应变基本保持稳定,表明外锚头施加的预应力已完全由外锚固段与孔壁间粘结力承担,避免了因外锚头失效导致的锚索预应力损失,整个锚固系统实现了反向自锁的功能;(3)外锚头锚固力损失相同时,外锚固段长度越短,自由段锚索轴力变化越大;(4)新型锚索自由段长度大4 m。研究结果对正确分析双锚固段新型锚索加固作用机理和锚固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力腐蚀对锚杆使用寿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取样测试的方式,对比研究应力腐蚀条件下影响锚杆使用寿命的因素。室内试验中自行设计应力腐蚀试验装置,通过砝码在外部对置于腐蚀溶液中的试件加压,使其处在应力和腐蚀协同作用的条件下;现场取样是挖掘17 a前埋设的一批施加不同等级预应力的缩尺锚杆,并对其腐蚀环境和状况进行全面测试。试验结果显示:应力对砂浆缺陷处钢筋腐蚀速度有促进作用,在锚杆上涂保护层比不涂保护层其腐蚀速度降低3~6倍;在中等腐蚀环境下,裸露缩尺锚杆(钢筒体)的平均屈服荷载比原来减小了约50%,极限强度比原来减小了约20%;指出坑蚀普遍存在,坑蚀深度直接影响锚杆的承载力变化,这一点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