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来历的区别古彩是一种传统瓷器釉上古老的装饰方法,古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它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在长期运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古彩,又称  相似文献   

2.
韩军 《陶瓷学报》2012,33(1):114-118
从图案学视角对古彩瓷装饰审美中的线、色彩、纹饰造型三方面特点进行了深入探析,以便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古彩瓷装饰美的风格特点,更好地促进古彩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余进宝 《陶瓷学报》1998,19(1):58-60
本文从古彩装饰艺术线基本构成的角度-立体线描、形象、线描力度、线描自然率真几上侧面阐述了古彩装饰艺术线的美学特征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程幸 《陶瓷研究》2003,18(3):43-44
该文浅谈线描在古彩装饰中的应用,谈及古彩古色古香的赋彩合苍劲雄健的线描。并重点分析了古彩线描的三大要素,点、线、圈的形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韩军 《中国陶瓷》2012,(2):57-59
古彩瓷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艺术水平较高的一份优秀遗产。本文对古彩瓷装饰的审美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以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其装饰美的内在规律,使现代艺术家在进行古彩瓷装饰创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6.
一、康熙古彩的“地皮”装饰 什么是“地皮”康熙古彩的图案装饰分边角、地皮、斗方和底心四部分。换句话说,所谓“地皮”是康熙古彩图案装饰的一部分,是“斗方”外围色彩与纹样的统称。古彩图案中的地皮纹样与边角纹样一样是服务于斗方中画面的题材和内容的。“地皮”所表现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审美的熏陶而体现的。古彩地皮文饰在绘制时采用图案学科中不规则的边缘模样,它不是一个单位连续而成,  相似文献   

7.
严凯 《江苏陶瓷》2022,55(1):25-26
古彩属于一种陶瓷装饰艺术,也是中国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装饰手法之一.古人对绘画作品概括出了四个等级,分别是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古彩艺术属于能品.本文结合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以及笔者的古彩实践心得,作一些浅薄论证.  相似文献   

8.
古彩,又称“五彩”、大明五彩、“康熙彩”、“硬彩”等,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门优秀的传统装饰。古彩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它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在长期运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古彩瓷画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版画艺术形式,在线描、设色、题材、构图上,都受版画作品的影响.根据陶瓷造型,进行"适器装饰"而形成古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古彩在陶瓷装饰中,属于釉上彩装饰。古彩又名康熙五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康熙时期,其多种的纹样形式,丰富的创作题材,成熟的五彩装饰工艺,成就了五彩最辉煌灿烂的发展。同样康熙五彩装饰风格也成为中华民族近代陶瓷色彩装饰的一个典范。追根溯源,古彩以其特有的姿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传统民族气质和审美取向。古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单线平涂",即先用红黑两种油料勾线,干后再填色,所填颜色没有明暗渲染,只是平填。古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的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再在"彩炉"(800-900度之间)二  相似文献   

11.
古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门优秀的传统装饰,古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它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在长期运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1、古彩的主要特点。就是"单线平涂",即先用红黑两种油料构线,干后再填色,所填颜色没有明暗渲染,只是平填。而填的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一提起古彩,就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因这门精湛的传统艺术早在清康熙朝就盛行,如今也是近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典范。古彩其色彩浓郁、淳朴,民族气息浓厚。由于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及艺术语言,历来被国内外陶瓷鉴赏家和收藏家们推崇和收藏,古彩是民族美学观念、中国古文化的展示。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古彩古彩有"五  相似文献   

13.
古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门优秀的传统装饰,古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它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在长期运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蓝国华  蓝芳 《中国陶瓷》2007,43(2):71-72
“古彩”作为传统的陶瓷装饰技法,需要革新和改进,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今日开始。多年来,“拯救古彩”已成为业内不少有识之士的共识,也成为历史的呼喊。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彩”已经处于濒于失传的境地。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在技法和有关方面作综合改进,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既愧对前辈又无颜于后人的罪人,这不是危言自责而是严峻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1.康熙古彩的由来古彩是我国瓷器釉上彩绘较古老的一种装饰方法,俗称"硬彩",也是景德镇传统瓷彩绘艺术之一。古彩创始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就有很漂亮的低温三彩(黄、绿、紫)颜色釉。至宋代又出现优美的红绿彩绘。入明以来,陶工们总结了唐三彩和宋红绿彩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古彩,又称"五彩""大明五彩""康熙彩""硬彩"等,古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它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在长期运用和发展中,特别是在色彩运用技法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曾俐荧  阮如艳 《景德镇陶瓷》2011,(5):I0178-I0179
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再在“彩炉”(在800-900度之间)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  相似文献   

18.
朱大维 《中国陶瓷》2008,44(1):67-69
康熙古彩在中国古代陶瓷彩绘历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制作工艺、装饰形象、色彩应用都是值得探究的。这里主要对康熙古彩装饰中的边饰方面进行了研究,分别从边饰的创作题材、组织方式、色彩搭配以及所起的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康熙古彩丰富多样的边饰在装饰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创作资料。  相似文献   

19.
董如雄 《景德镇陶瓷》2002,12(2):23-26,35
陶瓷由青瓷到白瓷的出现,为陶瓷美术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基地,为了更好的衬托出白色釉面的洁白、细润、瓷质美,靠原有的"青花"和"古彩"的绘制手法及用色用线的制作和绘制工艺已远远解决不了白色釉瓷面的装饰问题.由于陶瓷釉面的改变,迫使彩绘艺人们进一步开创了以釉上彩为主要装饰方法,更好地把白瓷衬托得更加完美无缺,这些包括古彩、粉彩、新彩,总称为釉上彩.这里笔者要谈的是"粉彩"装饰中最为多见,而装饰效极佳的手法之一,采用中国画来装饰白釉瓷面的粉彩工艺与中国画的内在联系及特点.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们给以指正.  相似文献   

20.
林卫国 《陶瓷研究》2011,(3):112-112
概述古彩是我国陶瓷艺术釉上彩绘的一种靠简洁的线条和不同形式的点、线、圈构成骨架的古老的传统装饰手法。由于古彩的色彩晶莹剔透,色调对比强烈而且层次较少,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时至今天依然受到现代陶瓷艺术家们的青睐,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光芒依旧并且在陶瓷艺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古彩的发展古彩又名硬彩,因为烧成的温度比其它釉上彩绘烧成的温度要高,约在770度至800度之间,烧完后色彩呈现玻璃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