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流伺服系统在复卷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部分复卷机控制系统设备混杂导致的设备兼容性低、维护费用高及间接张力控制等问题,设计了一套新的交流伺服系统,并加入直接张力控制,通过复合张力控制来实现纸卷张力实时控制;结合退卷机机械结构图,介绍了恒张力退卷原理;采用新的交流伺服系统可对上下复卷辊进行负荷分配控制,实现上下复卷辊输出转矩的控制及确保驱动力输出的稳定,从而保障复卷机构的安全运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交流伺服系统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在卷烟纸分切生产线中,压纸辊电机控制整车线速度,卷纸辊电机随卷取卷径自动跟踪线速度,卷纸辊线压力随卷取卷径自动变化,放卷电机控制张力。  相似文献   

3.
张德强 《金属制品》2013,39(2):56-58
针对切割钢丝在收线过程中随卷径增大出现的张力波动问题,以及排线的恒间距要求,研制出双变频控制收线、伺服器控制排线的收线机。该收线机由张力摆杆装置、排线装置、收卷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说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原理,给出整机结构示意图、控制系统框图。收线采用具有卷径计算功能的台达变频器驱动,排线采用台达ASDA-AB伺服器控制,实现了排线间距恒定、收线张力恒定,解决了切割钢丝在收卷过程中张力稳定和排线平整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立秋 《染整技术》2005,27(3):45-49
阐明染整多单元联合机中织物导布的初始张力及附加张力的设定、控制的原则:论证了目前市售巨型卷染机拉簧式张力架随卷径变化的张力干扰:介绍了具有四个专利的全程张力控制巨型卷染机的机理;给出了几种进出布、退、收卷张力控制方案组成。  相似文献   

5.
王金和  李江 《金属制品》2012,38(6):38-40
介绍钢帘线生产工序及其对工字轮收线的要求,结合力矩电机的特性,说明收线机工字轮空轮卷径和满轮卷径比超过1∶2时保证恒张力收线应采取的控制方法。给出2种工字轮卷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详述采用米长估算方式计算卷径的恒张力收线系统的组成及各单元功能。该系统主要由SM-24R PLC、MD-02L人机界面、变频器、F2-8AD2DA模块及力矩电机控制器组成,根据产品规格编制出收线机在空轮和满轮时的控制电压设定表,运行证明,该控制系统可使收线钢丝的张力恒定,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重卷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实现张力控制的算法,给出卷径计算、通讯、PID控制的主要方案和程序。使用前馈控制算法,使PID的输出量在0~7 Hz时,系统运行9 m/s,张力控制稳定,系统平稳。  相似文献   

7.
正确合理的数学模型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在分析凹印机张力控制系统一般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凹印机具体的收卷张力系统设计出张力控制结构框图,以此为基础推导收卷张力控制系统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包括料卷卷径和转动惯量的实时模型、收卷的动力学模型、张力模型、检测摆辊模型以及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模型。建立的张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凹印机提供了理论基础。图6参11  相似文献   

8.
庞少朋 《印刷技术》2014,(10):54-55
正凹印机的张力控制系统通过摆辊来实现张力的检测,在摆辊端头安装了张力检测电位器,当张力发生变化时,张力检测电位器的检测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张力控制器将获得偏差量,并通过PID控制器调整相应电机的转速,使料卷张力保持稳定。在凹印生产中,被控料卷运行速度的变化、卷径的变化、机械传动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以及机械损耗的变化等因素均会扰动张力的稳定。而张力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与凹印产品质量有着直接  相似文献   

9.
层绕机排线及恒张力控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变频器驱动排线电机,实现层绕机的电控排线,既可满足不同线径的层绕要求,也可克服机械排线方式对收卷宽度的局限。层绕机的变频调速恒张力控制实现了层卷张力的稳定控制,为高速层绕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交流传动复卷机中影响间接张力控制的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给出了退纸辊交流电机在复卷机稳态运行和加减速运行时电磁转矩计算公式,利用现场总线技术控制退纸辊电机的变频器按照规定转矩运行就可以实现间接张力的控制。实际使用证明这种间接张力控制的方法可以接近直接张力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