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中晚期肝癌患者不同心理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病人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方法对60例中晚期肝癌行介入手术或术后化疗的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问题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问题护理干预后,对肝癌积极治疗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肝癌中晚期患者实施系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120例患者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顺利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选择102例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患者除了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指导,还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对2组结果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2=32.0257,P=0.0000<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75例和观察组(心理干预组)75例,后将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心率、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VAS评分、SCL-90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波动较对照组小,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较大,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护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均进行常规透析,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后应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血压。结果2个月后通过效果观察,干预组患者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下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效果,提高饮食疗法的依从性。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运动、心理、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一般健康宣教后自行进食;干预组在饮食治疗中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对每日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量、食物交换份数、进食时间等进行干预。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病人各项监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可提高食疗的依从性,降低血糖,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及情志、心理、饮食、药物护理、康复指导等综合中医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结果患者经过1个月治疗后,观察组(20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16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8.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正确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缓解,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化工之友》2008,27(15):160-16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30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心理护理、个体化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焦虑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保守治疗失败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观察心理护理对其情绪的影响及其护理,记录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优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程度,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哮喘,对照组38例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38例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各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正确积极的心理行为干预可控制儿童哮喘的发作及复发,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的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的200例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高血压患者在规律用药、监测血压及定期复查方面的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8周治疗后,2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干预组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情况。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周期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周期完成后,治疗组患者显效人数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显效人数14例,有效人数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孕症患者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的护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本院137例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身心影响,需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对其配偶和家属的心理干预,采用自制心理反应调查问卷量表进行评价,比较2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术后不良心理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不孕症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焦虑,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病人的心理特点,探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42例近2年在我院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1例,分析其心理特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二者效果。结果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怀疑、失望、内疚等,通过进行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ADL)、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血液净化病人的心理特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拔除管后排尿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264例。按其来院顺序随即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32例。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在拔出尿管后排尿效果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的在排尿情况上来看,顺利、辅助的人数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为(5.4±6.2)h;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为(9.7±5.1)h。2组在首次排尿时间上相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积极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拔管后排尿效果,提前患者首次排尿的时间,疗效确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认知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进行贝克认知疗法(Beck’s cognitive therapy)。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遵医行为,SAS、SDS评分,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近期医从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和干预效果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TC、TG和LDL-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水平略有升高,但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遵医嘱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手段强化了冠心病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社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水平,延长了寿命,减少了冠心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0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积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率为9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增加患儿缓解率,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心理护理\个体化的指导和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焦虑抑郁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麦氏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病理确诊且手术方式确定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即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音乐疗法,造口护理指导,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12周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