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辽化乙烯装置GK-Ⅲ型裂解炉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钦明 《乙烯工业》2009,21(4):43-45
F108炉是辽阳石化公司在1987年建造的GK-Ⅲ型管式裂解炉,公称设计能力为年产乙烯250kt。为适应裂解乙烷的需要,对辐射炉管进行改造。同时,最初设计时F108炉对流段无超高压蒸汽过热段(HPSSH),其产生的饱和蒸汽送到蒸汽过热炉进行过热。随着装置内其它裂解炉相继改造及重建,均相应地增加了超高压蒸汽过热段,原先的蒸汽过热炉将准备拆除。因此,需要对F108裂解炉的对流段进行改造,在其对流段增加超高压蒸汽过热段。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满足了F108裂解乙烷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张玉鸿  田雨发 《乙烯工业》2012,24(4):40-44,8
介绍了东方乙烯装置及其裂解炉的基本情况。通过严格控制进厂原料质量,充分利用乙烷、丙烷等优质裂解原料来实现裂解原料的优化;通过优化裂解深度、强化裂解炉的生产运行管理、试用裂解炉快速烧焦技术来实现裂解条件与操作的优化;通过实施裂解炉石脑油原料预热系统改造、扭曲片管强化传热技术的应用、裂解炉炉底及相关设备改造、裂解炉风机增加变频器、裂解炉超高压蒸汽过热段改造、裂解炉汽包多级节流孔板排污改造等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不断提升裂解炉的先进性。阐述了历年来东方乙烯在裂解炉的经济运行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介绍了通过节能降耗系列项目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裂解炉废热锅炉水的磷酸盐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乙稀装置裂解炉废热锅炉的设置,一方面将高温裂解气迅速冷却,减少裂解气二次反应,提高乙烯收率,另一方面生产高压蒸汽,向乙烯装置各压缩机透平提供驱动用蒸汽。高压蒸汽是在废热锅炉中产生的,经裂解炉对流段进行一次过热,达到410℃左右,  相似文献   

4.
班旭峰 《广州化工》2012,40(9):162-168
通过分析某石化乙烯裂解炉对流段超高压蒸汽过热段支管台在工况下发生龟裂的原因,关注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备中普遍使用的锻造加工件质量和在锻造加工过程中影响锻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强锻件的安装和制造质量程序过程控制,确保装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5.
从裂解炉改造及总体运行情况、裂解炉辐射段炉管运行、裂解炉运行和维护等方面介绍吉林石化公司700 kt/a乙烯装置裂解炉的运行情况。通过对裂解炉节能、原料适应性改造和日常生产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同时强化内部管理,探讨生产优化措施,实现裂解炉长周期高效运行、乙烯装置质量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上海石化共有裂解炉14台,其中GK-Ⅵ型裂解炉共5台,是由SRT-Ⅲ裂解炉改造而来,适用NAP、AGO、HVGO 3种原料。近年来,乙烯裂解料来源较多,组分较为复杂,GK-Ⅵ型裂解炉频繁出现炉管堵塞等问题,给装置稳定运行带来隐患。结合装置实际生产情况,对近年来GK-Ⅵ型裂解炉的故障原因逐项进行分析,解决了对流段炉管堵塞、辐射段腐蚀穿孔以及超高压蒸汽温度低等问题,达到了提高裂解炉运行周期、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玉民 《乙烯工业》2005,17(3):22-25
介绍了裂解炉对流段超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段及输送管道的选材,同时介绍了所选材料的组合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8.
《弹性体》2015,(5)
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从裂解炉改造情况、裂解炉总体运行情况、裂解炉辐射段炉管运行情况、裂解炉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吉林石化公司700kt/a乙烯装置裂解炉的运行情况,通过裂解炉节能技术改造、原料适应性改造和日常生产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应对措施等,同时强化内部管理,探讨生产优化措施,实现乙烯裂解炉长周期高效运行,实现了乙烯装置质量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迅猛发展,各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各化工装置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裂解炉COT优化控制、烧焦方案优化、对流段化学清洗、急冷锅炉水力清焦、气相炉稀释蒸汽调节阀扩孔改造等方面优化乙烯装置裂解炉管理~([1]),提高裂解炉运行效率,降低装置能耗。  相似文献   

10.
张鹏 《乙烯工业》2012,24(2):53-56
介绍了大庆乙烯装置USC-16W型裂解炉对流段改造情况。在满足裂解工艺需要的基础上,按能位高低合理地回收高温烟气余热,从而提高裂解炉的热效率,降低装置能耗。依靠现有装置进行炉体部分改造,以实现装置节能降耗、提升经济技术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1,2-二氯乙烷裂解炉对流段出口管线及自控阀经常堵塞的实际情况,对1,2-二氯乙烷裂炉对流段出口进行了工艺改造,改造后裂解炉运行周期和氯乙烯产量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乙烯裂解炉炉管内置入不同组数扭曲片对裂解产物收率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选用石脑油为裂解原料,得到不同管型的温度分布、乙烯等产物质量分数的分布情况.结果 表明,扭曲片可有效降低管壁与核心流体间的温度梯度,且出口段置入3组扭曲片的炉管换热效果最佳;炉管中乙烯与丁二烯的产率沿轴向距离线性增加,丙烯产率在反应后期的出口段下降...  相似文献   

13.
PyroCrack1-1型裂解炉在乙烯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乙烯装置能耗,消除装置隐患、增加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有机合成厂在2004年乙烯装置改造中,新建了2台林德PyroCrack1-1型裂解炉。该型裂解炉采用双辐射段炉膛,单对流段设计,可在一侧炉膛烧焦的同时,另一侧进行裂解。文中从设备结构、工艺操作、检查维护等方面对PyroCrack1-1型裂解炉进行了介绍。PyroCrackl-1型裂解炉的投用,既满足了乙烯装置平稳运行的要求,同时又兼顾了节能和装置后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梅琼 《广州化工》2011,39(13):40-42,81
针对乙烯装置裂解炉对流段炉管结垢会使排烟温度升高、能耗加大、裂解炉热效率下降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就目前对流段的除垢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高声强中频声波吹灰器以汽声转换效率高、无除灰死角、能耗低、除灰时间短、运行稳定、主要部件免维护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建的大型乙烯装置。  相似文献   

15.
何琨 《乙烯工业》2003,15(4):12-15
通过对裂解炉结焦机理和气-液-水三相平衡的研究,提出结焦由对流段产生结焦先兆物引起。采用新型注汽技术改造,降低结焦先兆物,使裂解炉开工率提高到96.8%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从完善设备结构、提高管束清洁度、减少辐射段热量损失、改善燃烧环境以及生产调优等五方面论述了提高裂解炉热效率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同行改善裂解炉效能,节能降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上海石化2号烯烃联合装置,通过降低稀释蒸汽压力,减少中压蒸汽使用量,使裂解炉热效率提高了0.275%,同时含油污水排放减少10L/h,为推进装置的节能降耗、节水减排工作做出贡献,同时解决了长期影响裂解炉运行的对流段结焦的问题,延长了裂解炉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18.
加热炉对流段炉管外表面污垢清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加热炉、裂解炉的一个重要传热部件--对流段炉管的外表面积灰和结垢对传热所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化学清洗技术、干冰清洗技术等几种表面清洗方法和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李建亮  安利  王晓刚  王召 《广州化工》2012,40(17):113-114,117
衡量一台裂解炉优劣的标准,除了考虑其处理量与乙烯收率及裂解周期等因素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其能耗的高低。本文介绍了通过对燃烧器的改进,优化了裂解炉的各项参数,最终使裂解炉的热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In the radiant section of cracking furnace, the thermal cracking process is highly coupled with turbulent flow, heat transfer and mass transfer. In this paper, a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propane pyrolysis reactor tube is performed based on a detailed kinetic radical cracking scheme, combined with a comprehensive rigorou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model. The eddy-dissipation-concept(EDC) model is introduced to deal with turbulence-chemistry interaction of cracking gas, especially for the multi-step radical kinetics. Considering the high aspect ratio and severe gradient phenomenon, numerical strategies such as grid resolution and refinement, stepping method and relaxation technique at different levels are employed to accelerate convergence. Large scale of radial nonuniformit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ube wall is investigate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each radical reaction rate are first studied, and made it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dominant elementary reactions. Additionally, a serie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feedstock feed rate, wall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heat flux profile towards the reactor tubes are investiga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can be used as scientific guide for further technical retrofit an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aiming at high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of pyrolysis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