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三维地震资料的测井约束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油田的应用已有多年,技术日渐成熟。尤其是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可以使反演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本文主要是应用多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从稀疏脉冲反演的原理出发,结合实际的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来进行波阻抗反演的。  相似文献   

2.
沙市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江陵凹陷寻找岩性油藏的有利区,笔者通过研究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技术特点,重点说明稀疏脉冲反演在沙市地区的应用方法,如子波估算、初始模型建立和lambda取值等,为其在沙市地区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常规地震数据与拓频地震数据分别应用于地震反演当中,在相同的井控与配置参数条件下,采用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算法进行运算,并对二者的反演结果加以对比分析,查找拓频地震资料应用于地震反演当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涪陵永兴场地区长兴组礁滩储层发育,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然而工区内钻井稀少,满足不了稀疏脉冲约束反演的资料要求,给储层的地震精细预测带来困难。针对这一技术问题,在区域沉积相带的指导下,将相邻工区同一相带内的钻井虚拟到研究区内,进行虚拟井约束地震反演,对涪陵永兴场地区长兴组礁滩储层进行了精细的刻画,并通过地震属性进行分析,验证了储层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建立了一套针对三维工区的虚拟井反演技术,为其他无井工区的储层精细预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更黄66井区断块破碎的地质特点,在地震精细采集、处理和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与地质研究有机结合,同时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对下第三系沙河街组S3上段两套油层组,进行过井地震剖面与反演波阻抗的对比论证,精细刻画含油砂体空间展布特征,确定有利含油砂体的分布位置,取得了较好的滚动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6.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包括测井和地震资料预处理、合成记录标定、建立初始波阻抗约束模型、选择反演参数以及频谱补偿等关键环节。以胜利油田C工区为例,该区储层砂砾岩体的横向变化大、尖灭点位置不明、测井资料分布不均。经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的反演剖面上,横向上砂砾岩体的尖灭点反映清晰,纵向上波阻抗变化与测井岩性解释剖面吻合。  相似文献   

7.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是目前储层预测中一项比较实用的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Jason软件中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来实现。结合研究区内地震、地质、测井、钻井资料,在建立相应地质模型后,对安达地区东部营城组火山岩进行了储层预测,预测效果与钻井资料吻合较好,对下一步勘探部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A油田扶余油层河道储层相变快、非均质性强、井间砂体难以预测的特点,应用井震结合方法准确刻画河道砂体边界及井间砂体展布。联合约束稀疏脉冲及地质统计学反演精细预测砂体的空间展布。井震结合重新认识河道砂体的延伸长度、走向、形态、连续性和组合,研究成果对指导河道储层井网关系调整及剩余油挖潜,建立精细地质模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论述了基于模型的测井约束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流程,对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作了探讨。同时由于地下情况的复杂性及反演资料的多解性,故对约束反演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了客观评价并提出提高反演效果的策略。该文对X851井区进行了测井约束反演研究,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及反演结果对储层做出评价,预测了该区须四段砂体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Crystal多井约束反演技术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反演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最大似然反褶积求得一个具有稀疏特性的反射系数序列,然后通过最大似然反演导出宽带波阻抗;优点是能获得宽频带的反射系数,具有多种建模方法,通过对多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使地质模型更趋合理,反演结果更加真实可靠。运用该技术对YB地区的储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资料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构造断裂系统复杂,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相变快等特点,地震储层预测难度较大。本项目在岩石地球物理分析基础上,优选敏感属性进行储层展布预测,结合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及曲线重构反演等多种方法,对目的层的储层发育特征进行精细刻画,为该区的目标评价及地质规律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地震资料的反演方法已经逐渐成熟,反演成功的实例报道也不少见。为取得较好的反演效果,本文从实际资料出发、从应用的角度对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基本原理,及适用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应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某一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波阻抗反演。在反演结果剖面上清晰的识别出某一地层上倾尖灭点,并在整个工区范围内拾取了该上倾尖灭地层,为寻找地层性隐蔽油气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牛地气田开发实践,总结出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且适用于非均质岩性气藏的反演路线,在叠后约束稀疏脉冲确定性反演基础上,由阻抗数据作为软约束进行地质统计学储层参数敏感曲线随机模拟反演,进而进行气藏预测。其中储层参数敏感曲线的确定是关键,本文以伽玛曲线和中子曲线拟合的岩性曲线作为岩性敏感参数,并确立了电阻率曲线作为含气敏感参数。应用该方法作为主要储层预测手段,对大牛地气田L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3段进行了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气性预测。该技术在气田第一个10亿方产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型反演及其在STRATA软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型反演技术,是在精确层位标定、层序划分及储层精细对比的基础上,用地质统计技术建立储层格架模型,并利用测井资料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的特点,对反映储层变化的波阻抗参数进行求取,以研究储层的分布及其变化细节。加拿大Hampson—Russellg公司研制的STRATA反演软件为一套交互2D/3D模型和反演软件,其功能是将叠后的地震道转换成波阻抗地震道,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套地震数据反演软件。它提供了基于模型反演、宽带约束反演和稀疏脉冲反演等波阻抗反演方法。本文介绍了基于模型反演在STRATA反演软件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综合研究区地质、地震、测井、录井等各类信息,从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的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反演过程中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处理、地震子波的提取、时深关系的转化以及初始波阻抗模型的建立等四个主要的技术环节。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双阳组二断重点圈闭区块砂体的发育和分布情况,探讨了同一构造圈闭上不同井位失利的原因,为精细的油气储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随机反演技术在龙南地区古86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常我们采用井内插的方法建立地质结构框架,从而构成一个静态的储层模型。这就使得储层几何模型过于简化,没有充分考虑到储层的非均质性,从而错误地判断出井间流体的相关性。这里笔者采用约束稀疏脉冲的反演结果作为随机反演的输入模型,大大加强了模型的精度,增强了随机反演的可靠性,为水平井部署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各种测井曲线对同一地质体有不同的地球物理场响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于这种相关性非声波测井曲线可以拟合出声波曲线进行约束反演。本文以某陆相薄砂泥互层为例,针对原始声波测井曲线对薄砂体不敏感而伽玛测井曲线的高频成份对砂泥岩性变化敏感,同时与声波时差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对声波中的低频信息进行了提取,应用统计回归加低频的方法对曲线进行了重构。然后,在Jason里面用拟合曲线进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拟合曲线反演显著地突出了所需的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对砂岩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波阻抗反演是指利用跌后地震资料进行反演的技术,是进行进行储层特征描述,开展储层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将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地质解释相结合,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和地震剖面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的特点,将地震剖面“转换”成波阻抗剖面,已成为解释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解释性处理技术。现在出现了很多种波阻抗反演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因此我们用稀疏脉冲反演与模型反演方法进行反演效果比较,来分析如何怎样正确应用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五舍次凹戴南组具有从下往上逐层超覆的沉积特征,发育来自不同方向的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具备形成地层超覆、岩性及复合型油藏的地质条件。但由于戴南组为典型的砂泥岩薄互层沉积,纵向上不同砂层组的沉积旋回特征、砂地比差异大,储层地震预测难度大。在地层对比和井震关系研究基础上,利用多属性综合分析、基于相控的测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有效砂体解释技术,开展薄互储层预测,发现了一批地层超覆、构造-岩性圈闭,为该区提供了有利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充分利用地震、地质及测井资料,应用单井相、沉积相,结合地震属性和层序分析以及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对欢喜岭油田南部沙一、二段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储层的平面分布及物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锦129井区和锦310井区沙二上段有两个有利储层发育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本区的滚动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