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PMS与ERP的有效集成实现设备资产的一体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化设备具有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精密化、自动化的特点,一方面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设备的持续运转也带来了零部件的磨损加剧,使寿命缩短,同时它的停用损失、维修难度.维修成本也大大增加,折旧费、税金在企业费用中的份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寻求企业设备资产的一体化、精细化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热点。设备资产一体化管理正是从长期困扰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难点入手,着力解决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多头维护所形成的数量不清.价值不明、账物不符,信息分散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它利用信息技术,通过PMS与ERP系统的有效集成,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的发展战略且标,重点突出“精细化,过程化、集约化”的标准管理理念,实现设备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电网集团型企业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能摸索出一条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雪  杨焕霞 《陕西电力》2009,37(7):83-85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最容易被忽视的工作.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实际出发,介绍了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指出了其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应从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运用新型管理模式几个方面,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吴洁 《供用电》2007,24(4):74-76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大幅度增加,要求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应用了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实时管理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特征、管理流程、系统环境、业务系统功能结构等。该系统的应用明显地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提高企业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2006年,宁夏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了后评价工作。本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意义、内容、方法作了阐述和小结,以供从事电网建设投资管理的相关人员借鉴,从而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有效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5.
《电力信息化》2006,4(3):29-33
电网企业资产的管理目标是确保“资产优良”。这其中包含了两大任务,即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产质量。通过加强以固定资产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存量资产的管理,促进资产的有效增长,控制不良资产的形成,以及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协助,从防止风险的角度区分有效资产与无效资产,从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的角度区分有效益资产与无效益或低效益资产,是提高电网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新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6.
柳州供电局     
柳州供电局是中国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所属的大型一档供电企业,所管辖运营的柳州电网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重要支撑电网,并担负着柳州市行政区域和河池市罗城县的供电任务。该局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的经营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管理理念,围绕电网核心业务,精心组织生产和经营,在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业绩。该局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西优秀企业、柳州市首批“诚信文明行业”、柳州市安全生产职责履行优秀企业、柳州市强优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7.
作为电力系统生产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主体单位,电网企业承担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提供清洁经济电能的重要使命。而作为电网企业各项业务的核心骨干,高端人才在电网指挥、生产运营、生产保障、技术研发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特别是“十二五”开局以来,以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三集五大”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在电网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推进,对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中,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一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电网企业属于技术装备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是电网企业的核心资产。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资产管理平台、管理方法和内控制度可以防止资产流失,同时减少浪费、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1998]2号文件提出的农电实施“两改一同价”,是我国农电事业几十年来难得的一次机遇。在不到八年的时间里,天津农电系统得到了国家近35亿元资金贷款,进行全面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其资金的投入,超过了建国近50年来的总和。新形成的农电固定资产,也超过了现有各农电企业固定资产的总和。经过建设和改造,以及同时进行的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使天津市农电企业的供电能力、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种类多、总量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分析了现阶段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规范制度标准、资产过程管理、固定资产清理、资产定期核对、应用信息化系统等方面,系统提出了实物资产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抓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公司围绕“质量”这个现代企业的核心要素,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动力,强化电网建设与管理,深入推进“客户满意工程”,以“科学、简单、实用”为原则实施管理创新,努力“为客户和公司创造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宁夏电力公司所属银川供电局被确定为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试点单位.该公司制定了《坚强智能电网人才培训计划》.拟培养一批能够承担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运行和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并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和造就一定数量、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可的智能电网技术专家。该计划将人才培训分为规划、建设、生产运行管理、信通专项技术等4个大类,确定了包括“智能变电站技术”、“调度控制一体化”、“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结合几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安全监督部门工作以及建章立制、不断提炼、深化改革、持续改进的实际情况,对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等方面主要工作进行回顾;并结合广东电网公司发展核心价值、现代企业“创先”战略要求,提出对安全管理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云南巨大的电网建设规模将会给电网公司带来空前的建设压力,同时,也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供电局应以“大资金,大成本”的财务管理理念为导向,构建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为支撑的供电局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强化对专项资金流的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刘利 《中国电力教育》2009,(12):237-238
如何培养与“坚强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发展相匹配的高素养、高技术、高技能、高活力的人才队伍是摆在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主题。本文基于多年管理实践,在对电网人才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因企制宜,灵活创新,充分利用“本土”人才,有效“传帮带”,建立可量化的、培养、使用、考核和待遇“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等观点,为电网企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建设和运维电网资产,强化和提升公司上千亿电网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资产全寿命中资产形成阶段的重要环节.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基础上提升投资管理工作,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管理理念,建立了围绕投资目标、投资计划、投资绩效监测和评价、投资管理信息化支撑、投资管理持续改进等管理要素的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与公司整体资产全寿命管理战略的有效协同.  相似文献   

17.
设备质量是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在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大潮中,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着力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供应商产品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实施、统一标准、统一奖罚、统一信息的“五统一”质量监督管理,形成了贯穿合同、采购、监造、验收、调试、运行等一系列环节的质量管理链条,确保了电网设备质量.  相似文献   

18.
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一个综合性的核心经济技术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线损管理虽然错综复杂,但影响线损率的主要因素可以按照五个方面进行归类:计量及线损“四分”管理、电网及运行管理、营销管理、指标管理的统计和分析、线损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江苏电机工程》2008,(4):I0001-I0001
地处“中国水晶之都”的东海县供电公司是江苏省电力公司下属的国有大二型供电企业,隶属连云港供电公司管辖,负责经营、管理、建设东海电网。截至2007年底,公司固定资产达4,75亿元,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35千伏变电站15座,拥有220千伏线路长度77.442千米。110千伏线路长度224.773千米。形成了以11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的骨架电网。公司2007年完成供电量10.2g亿千瓦时,各项经济指标居连云港地区县级供电企业前列。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为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校采取了多元办学方式,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特别是大量通过银行贷款扩大校园规模、构建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等,使高校固定资产从数量上快速增长,质量上大幅提高,资产构成趋于复杂。本文在充分认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形成原因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