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喜 《中国宝石》2008,17(3):150-151
工作之余,我最高兴的是能观赏和琢磨我国历代精美的玉器.进而从中发现古玉器设计的规律.以促进自己的创作。当我看到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玉块时,深为惊讶,“美石为玉”的史前人们对玉的认识已有非常的高度。作为装饰品,玉已经得到苏州先人的重视。而张家港徐家湾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玉璜、  相似文献   

2.
帕岩玉矿脉分布于辽宁省辽东地区的岫岩、海城、大石桥和盖县等地。据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开采和利用岫岩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1万年,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本文将依据考古学资料,海城仙人洞古人类遗址发现的人类打制的帕玉石片,来探讨人类最早开发岫岩玉矿石,并利用岫玉制作生产工具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正1远古中、朝、日人民的交往途经丹东的古代"东方丝绸之路"是通向朝鲜和日本的。朝鲜,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在地理分布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同属东北亚地区,中、朝、日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即所谓的石器时代,这种交往就已经开始。1966年,朝鲜考古学家在朝鲜平壤市祥原郡发现了黑隅里遗址,该遗址距今60-40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  相似文献   

4.
刘国秀 《中国宝石》2001,10(3):86-87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北部,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全县总面积4507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岫岩是个资源富县,以盛产岫岩玉而闻名海内外。岫岩玉的开采历史有1万余年。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岫岩玉就被人类发现并利用。夏商至秦汉时期,岫岩玉已被用于琢制装饰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属夏家店文化的两件出土玉品——“碧玉螭佩”和“青玉乌兽纹柄形器”,均为岫岩玉所制。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的两套金缕玉衣,也是用岫岩玉琢制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植物染料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考证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山项洞人时期,人们已在装饰品的石珠上染色。到了商周时期,植物染料无论在品种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并设置了专业的管理部门。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草染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从染草的品种、采集、染色工艺、媒染剂的使用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染料与人体健康金建平,姜惠娣纺织品的染色所用的染料有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染料,一类是化学合成染料。由于现今对纺织品的染色大多为合成染料,所以不少人对天然染料是很陌生的,殊不知天然染料已有二千多年的使用历史。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时期,已在装饰品中的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玉的故乡,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我国先民早在距今7000~8000年新石器晚期就知道用天然石料加工成人们喜爱的装饰品了。在河渡姆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均有玉器出土。现在看来,先民们对玉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玉者,石之美也”的阶段。此时,美石(即美丽的石头)与玉是不能很好地分开的,考古学家认为,只是等到了良渚文化时期,才是中国玉  相似文献   

8.
<正>鼠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其性温味甘。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洞穴遗址中就发现成堆鼠骨。今天,不少国家和地区仍有食鼠的习惯。近几年来,鼠类资源的开发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9.
谈中国玉器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松 《珠宝科技》2004,16(6):29-36
以中国八十多年来考古工作成果为切入点,以新石器时期遍布中华大地的文化遗址中已发掘出土的20余万件古玉器为实物证据。从考古学、历史学、地质学、岩石学、古人类学、宝石学、文博学、玉文化诸方面的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国玉器时代是否存在和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综合科学的分析、判断及研究。确认了在中国古代文明孕育阶段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存在玉器时代。  相似文献   

10.
从古遗址的埋藏景观和位置等角度来看,重庆市忠县的哨棚嘴遗址、瓦渣地遗址、邓家沱遗址、羊子岩(中坝)遗址、李园遗址等可能是商代晚期至秦统一时期的制盐工业遗址,其制盐陶器主要是尖底杯、圜底罐和船形陶匝。在商代晚期以前,渝东地区应当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陶器制盐的发展过程,如果推测不错,就有可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