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脂新方法——钻孔采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钻孔采脂方法,通过分析钻孔采脂法的优缺点,指出钻孔采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单株年采脂量相对减少,因此应结合我国采脂特点,发展适合我国采脂树种的钻孔采脂工艺,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保证单株有较高的采脂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钻孔采脂方法,通过分析钻孔采脂法的优缺点,指出钻孔采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单株年采脂量相对减少,因此应结合我国采脂特点,发展适合我国采脂树种的钻孔采脂工艺,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保证单株有较高的采脂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采脂专家对传统的采脂操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采脂的时间安排,劳力的组织以及生产成本。一致认为:传统的采脂工艺及操作方式效率太低,必须进一步研究、开发新设备和新工艺。一、采脂的商业系统传统的采脂业一般由土地拥有者经营。由于采脂是一项劳力密集型的工作,因此采脂业的经营大致与劳力补偿型相仿,采脂者的报酬一般为松脂价格的50%(1974年)。最常见的采脂工资制称为“计件制”,即工人  相似文献   

4.
采脂工艺和采脂技术的改进仍然是提高采脂生产率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从生物学上提高松林的产脂力目前在实践中尚奏效很少。国内外的松树采脂经验表明,只有依靠大规模地采用化学刺激剂刺激松脂形成和分泌,才能改善采脂生产的经济效果。下表表明了全苏联采用刺激剂采脂的平均效果。表中数字表明,用化学药品进行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采脂的困难程度和成本,并从根本上加快了采脂原料基地的开  相似文献   

5.
1.关于采脂生产苏联的采脂和其它国家相比,产脂量要低0.5~0.75们,采脂季节持续时间要少0.3~0.5倍。采脂条件好的地区原料已枯竭,主要采脂量开始转移到人烟稀疏地区,而那里的植物生长期较短,这对采脂生产的发展不利。这种情况决定了必须要用强制法采脂,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苏联的什捷列斯基和齐罗尔斯基钻孔采脂法及作者研究的割带式采脂法,进行了两年采脂期的林地试验。结果表明,割带式采脂法比较适用于高寒地区兴安落叶松立木采脂。  相似文献   

7.
一、双割面采脂法:为了贯彻执行四川省林业局在发展松香生产中颁发的采、采、更(先采脂,后采伐,然后更新)的指示,在工艺流程之间互相结合,使采脂采伐二者不发生矛盾,我厂广大工人、革命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在场总支的领导下,发扬了敢想敢干的精神,对成熟和过熟松树,采用了一树双筒的双割面采脂法,经过反复试验,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工效,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更有利于采脂采伐工序之间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推动了1973年度采脂生产的胜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湿地松林间伐前采脂的可行性、采脂方法及社会、经济效益。结果显示 :湿地松林间伐前采脂不仅为我国松香工业提供了优质的松脂原料 ,也为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发展和充分利用我省松香资源,提高松香产量和采脂劳动生产率,降低采脂成本节约劳力,实现化学采脂,1980年以来,我所承担了贵州黔中地区α-萘乙酸采脂研究课题,应用萘乙酸、亚硫酸造纸废液(简称废液),以及“920”等成本低来源易,用量少,调配简便的化学药剂进行采脂,经反复试验取得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10.
浅论湿地松林间伐前采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湿地松林间伐前采脂的可行性,采脂方法及社会、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湿地松林间伐前采脂不仅为我国松香工业提供了优质的松脂原料,也为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国外信息     
采脂对树脂道特性的影响德国特雷斯登大学热带与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了采脂对树脂道特性的影响,以探求增加松脂产量的途径。松脂的产量与树脂道的直径大小相关,因此研究的重点是树脂道的宽度和单位面积上的数量。测试树种包括2株欧洲松、1株黑松、1株地中海白松。详细测量了欧洲松营养带中采脂前4年、采脂期5年及采脂后11年中所形成的全部年  相似文献   

12.
作者经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中龄马尾松人工林单位面积产脂量为87.5公斤,比天然林高82%;人均年产松脂可达2.4吨,比天然林高25%。证明了采脂对中龄马尾松人工林生长会产生不良影响,树径生长减少29.2%,材积生长减少14.7%,但总的经济效益比不采脂要大。所以用中龄马尾松人工林采脂是可行的。本文还提出了采脂对木材生产经济效益影响的计算公式,用该公式计算结果可以确定开始采脂的合理时间和恰当的采脂期限,以便以较少的木材生产损失换取较多的采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化学采脂割刀是进行化学采脂生产必需的工具。过去割沟后用手工施药,多一道工序,操作不便,影响割脂工效,即使有好的刺激剂,化学采脂也难于应用到生产上去。国外对化学采脂工具进行了许多试验和研究,如美国和苏联,他们试用机动割刀和化学割刀。由于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加以动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不能适应采脂作业的特点,至今仍未获得显著成就。以前我们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试验工作,亦因割刀结构复杂,不适于我国山区采脂条件。由此认为,化学割刀的设计必须从采脂生产实际出发,研制简而易行、轻便高  相似文献   

14.
解放后我国采用下降式割木采脂法,从树高六尺六寸处割起,直到树底,每树采十年左右,就不便再采,不少地方可采脂的松树资源逐渐减少,影响松香生产。有的社员采取搭架上树采脂的办法,适当延长了采脂期,但耗力费时,很不安全。1972年,靖县官团大队贫农梁志明,在用下降式浅割沟采脂法的同时,在上方老割面上加刀,多产一倍松脂,证明了老割面重新采脂的可能性。为了探求新的采脂技术,充分利用松林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们在采脂生产上遇到一个很大而又很实际的困难,就是缺乏毛竹做受脂器。这不仅由于国家建设和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毛竹,而且我们采脂生产每年也需要大量的毛竹,所以造成了毛竹供不应求。当我们调查松树资源和安排采脂劳力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毛竹受脂器致使大量的松树无法安排劳力去采脂,以致使部分未经采脂或尚可采脂的松树被砍伐了,严重影响了松脂任务的完成和森林资源的充分利用。为了解决毛竹受脂器的困难,我们遵照毛主席“在生产斗争和科学试验的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以发展造纸为目的的湿地松人工林中径材伐前进行采脂试验,每亩增加收入143元;中径立木伐前采脂上升法较下降法产脂量高;鄂西南地区适宜采脂时间在5月至10月中旬;只要严格遵守采脂规程,采脂对树木生长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影响松脂采集增产的生物和环境因素、采脂人员素质因素及应用采脂新技术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筹建采脂基地的标准、条件、经营、管理、经费来源和收益估算等内容,可供采脂基地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建立松脂林场,实现原料基地化的方针,认真贯彻全国化学采脂技术协作会议精神,在松脂林场内部物色有丰富采脂经验的脂农,开展了亚硫酸造纸废液化学采脂的生产性试验活动,试验结果,效果显著。一九七七年,荷塘、田南两个松脂林场有三个脂农,用了五个月的试验时间,共收割松脂二万三千二百八十七斤,与去年同期、同地、同树的常法采脂产量相比增产24%,迈开了采脂生产化学化的新步伐,闯出了松脂长流的新途径,稳产高产,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西昌、渡口地区云南松资源丰富。现已开发利用的林区,每年松树采伐量达几十万立方米。根据省林业局指示,为了贯彻“先采脂,后采伐”综合利用森林资源的方针,解决2—3年伐前化学采脂问题,促进松脂增产,节省劳动力,提高采脂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发展松香生产,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我们于1974年在西昌岔河伐木场开展了化学采脂试验研究工作。通过13种化学药剂和三种不同采割方式的对比试验,初步证明我们自己试制的硫酸黑膏化学采脂效果较好。用这种膏剂采脂,不仅平均割沟产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