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曹晓凤 《鞍钢技术》2012,(3):25-29,51
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1700 mm平整机延伸率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平整机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由轧制力反馈控制、轧制力前馈控制、张力反馈控制组成的新的延伸率控制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带钢低速延伸率偏差≤0.1%,带钢高速延伸率偏差≤0.05%,满足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描述平整机组在冷轧连续退火生产线的应用,深入分析平整机延伸率的采样方法及控制原理。针对带钢厚度对延伸率的影响提出延伸率闭环控制的3种调节方法:轧制力调节模式、张力调节模式以及轧制力+张力调节模式。针对带钢速度对延伸率控制的影响提出积分环节采用变积分增益或积分时间的方法,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快速性。本延伸率控制方法在冷轧连续退火生产线平整机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冷轧退火后的带钢,在平整过程中产生边部横纹,严重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通过现场研究分析,得出边部横纹产生的机理是由于带钢弯曲或者钢卷晃动等造成单边受力,发生屈服,产生滑移线所致。通过采取前道工序松边轧制、平整张力工艺调整、适当增加轧制力或延伸率、提高生产速度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横纹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宋祖峰  陈利 《武钢技术》2009,47(2):37-39
介绍冷轧平整机组的延伸率控制系统,包括延伸率的定义、测量和控制技术等。对延伸率的直接和间接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提出在恒延伸率控制模式下,针对不同的带钢厚度,采用调节轧制力或者张力的方法来保证延伸率的恒定。  相似文献   

5.
刘顺心  赵志坚 《甘肃冶金》2012,34(6):29-31,33
通过对某钢厂单机架4辊冷轧平整机工艺设置、控制系统组成、控制功能的研究,用激光测速仪代替编码器,成功的解决了由于入口张力辊、出口转向辊打滑造成延伸率控制精度无法满足生产的问题。同时提出增加板形辊,实现板形自动控制;增加张力计,用变张力、变轧制力控制方式解决恒张力变轧制力控制方式中薄带钢延伸率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某连续退火机组采用双机架平整工艺,以延伸率控制为核心,通过调节张力或轧制力来实现延伸率的稳定.延伸率采用闭环控制,为提高实际延伸率的计算精度,在高速和低速两种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张力调节器的输出乘以一个比例系数,作为上游设备速度给定的张力前馈补偿,以减小动态过程中带钢张力的波动.轧制力控制采用轧制力外环、位置内环的双闭环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套平整机控制技术确保了机组质量和通板的稳定性,能够满足薄板高速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宝钢 15 5 0CAL平整机延伸率反馈采用KC5A智能模块 ,KC5A模块的延伸率累计偏差输出具有实时性 ,使延伸率偏差控制具备平滑连续性 ;同时采用平整机前后张力独立闭环控制、轧制力闭环控制延伸率以及加减速时轧制力前馈控制等先进技术。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 ,经平整后带钢具有机械性能好、平直度高、能有效调节带钢表面粗糙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影响热轧带钢板形质量的浪形缺陷,深入地分析了其形成机理,依据板形控制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了平整工艺参数中轧制力、开卷张力、卷取张力、轧制速度、弯辊力对板形的影响,制定了符合生产实际的不同钢种、规格带钢的平整工艺规程,对带钢的平直度进行了有效控制,提高了平整成品卷的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机架平整机生产极薄规格带钢时表面出现的羽痕缺陷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羽痕生成是由于极薄规格带钢在宽度方向上由轧制力和张力共同作用下出现不均匀变形,该变形产生的分界线在平整过程中出现了不均匀延伸;而在平整过程中由于弯辊和窜辊的预设定参数不合理、单位张力设定偏低、平整过程中弯辊力与轧制力不匹配等因素导致带钢局部延伸偏大,形成了明显的浪形,此浪形若经过平整机辊缝碾压则生成羽痕缺陷。通过将平整机设定张力提高30%、调整板形曲线为1~8 IU的大边浪、依照带钢厚度调整平整机板形预设定参数以及开发轧制力弯辊力跟随控制模型等措施,极薄规格带钢羽痕缺陷带出品由 206降至51 t/月,基板表面质量满足了国内外多家高端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鞍钢1450 mm冷连轧机的厚头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开发出相应的控制模型。应用生产数据表明,此带钢冷连轧厚头轧制过程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极限厚度带钢的穿带起车和头尾超差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洪翠  唐荻  宋勇 《山东冶金》2005,27(3):39-41
在常规连轧张力公式和冷连轧动态变规格张力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热轧带钢半无头轧制工艺动态变规格过程张力设定值变化规律的要求,合理确定了张力设定变更点,并给出热轧带钢半无头轧制工艺动态变规格过程楔形区张应力的设定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对于冷轧薄板而言,厚带头轧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它直接影响了带钢成品的头尾超差长度.文章对宝钢2030mm冷连轧机所采用的厚带头轧制模型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从控制过程上分析出该模型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通过对现场生产数据的多次采集与分析,给出了一种完全适合生产实际的模型改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厚带头轧制时头尾超差严重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董占奎 《河北冶金》2012,(6):52-54,46
热轧生产线活套动作由跟踪系统来控制。控制系统的跟踪修正是由实际的轧机咬钢和抛钢信号来触发;由于轧机标定的原因,在轧制极薄规格时,下游机架设定辊缝较小,造成实际辊缝已经压靠并产生轧制力。而轧制力的触发修正了带钢头部的位置,致使上游活套上抬以达到控制机架间恒张力的作用,一旦咬钢信号建立有误,势必造成轧制事故,所以机架咬钢信号判断依据的给定至关重要;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热轧生产线提出了依据本架轧机实际轧制力与压靠力的差值来判断是否咬钢,实际应用后保证了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某2 230连续退火产线薄规格高强钢表面斜纹缺陷的产生机理,采用SIAS带钢表检系统和ZEISS扫描电镜对缺陷位置的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并系统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平整机传动方式和平整轧制力对斜纹缺陷的影响规律。通过优化带钢平整工艺、匹配带钢运行速度、调整轧辊粗糙度等系列措施,解决了连退薄规格高强钢表面斜纹缺陷问题,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通过采用77%。82%的冷轧变形量,将原料轧制到0.7-0.8mm厚的Ti—IF钢板采用不同的轧制力进行平整的试验。结果显示相关机械性能随着平整力增加而变差,为保证带钢的性能,选择采用较小平整轧制力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带钢冷轧基本理论,选用适当的轧制压力模型,针对十六辊轧机轧制极薄带钢时的工艺特点进行了实验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张力模型及辊系传动力矩模型;并得出变形抗力及压靠对轧制极薄带钢时的轧制力和板形有很大的影响,初步提出了当带厚较大时,为保持板形良好,随着轧件厚度的减少,轧制压力相应降低,当轧制到一定厚度时,轧制压力随着带厚的减少急剧增加的极薄带轧制分区理论。  相似文献   

17.
2030冷轧平整机轧制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冷轧平整控制模型的过程中发现 ,带钢延伸率变化与其轧制力密切相关。L2级计算机的轧制力预设值对保持延伸率稳定是一个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找出了用轧制力控制延伸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半无头轧制1.0 mm厚带钢存在的问题、单块轧制1.0 mm热轧带钢的生产难点,唐钢1810UTSP生产线为单块轧制1.0 mm厚带钢进行的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了薄规格带钢轧制的成套技术.应用这些轧制技术生产的1.0 mm厚带钢已达到批量生产水平,产品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及板形控制能够满足用户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广阔 《山东冶金》2010,32(1):29-30,37
济钢双机架可逆冷轧机在轧制厚度〈0.60mm带钢时,第二轧程经常发生启车断带现象。通过对该规格带钢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发现启车时带钢变形区断面减薄量过大,轧制力设定和建张控制不合理是造成断带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轧制力设置修订和建张控制进行优化,在实际生产中启车断带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20.
连续热镀锌工艺对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影响热镀锌IF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段退火温度、带钢速度、退火张力和拉矫延伸率等。结果表明,影响IF钢热镀锌板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退火温度制度、退火张力和拉矫延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