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小英  罗汉军 《建筑》2004,(6):81-84
人类建筑活动总是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紧密相联。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思想文化发展状况相呼应的。而后现代建筑师们就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社会文化思想的变化,他们在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审慎和清醒地考察后,对其进行了“重写”,拓展了现代建筑中未曾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建筑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许多中国的建筑师在吸取和借鉴后现代建筑思潮时往往忽视了对有关思潮产生的文化理论以及导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的研究和了解,因此没有真正领会后现代主义建筑内在的活力和美学内涵,使设计流于肤浅的模仿,无法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建筑形式。本文试图揭示此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筑产业化技术是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但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却与工业社会不同,是强调个体差异的。所以技术与消费习惯就出现了矛盾。大规模定制是后工业时代的特点,建筑产业化也不例外。建筑产品的标准化应当是限定在一定层次,通过完善的建筑部品体系解决设计到施工的标准化接口问题。这样都能使当前的建筑产业化有别于工业时代的建筑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张继化  张杰  刘耀程 《居业》2021,(9):23-24
上世纪旧工业建筑作为历史的遗迹,存在着较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这类建筑的外观普遍陈旧甚至破落,在现代都市化进程中显得格格不入.旧工业建筑改建为教学建筑,是实现新价值的一种途径.本案主要通过对旧工业建筑改建而来的教学建筑在外观上的研究和再设计,使其具备新的外观形象,散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其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同时以新的面貌展现出新的校园氛围.本案的再设计采用了"嵌套"的手法,在不改变建筑主体的情况下,采用的工业风的形式进行外观的重新设计,继承了学校的特色,同时也满足了学校对教学建筑氛围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蒙小英 《工业建筑》2005,35(5):41-44
在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中,工业建筑始终都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它的叙述性设计理念与结构美学特征给现代建筑和建筑师以重要影响。以工业建筑发展中有影响的阶段为主,探讨西方工业建筑对现代建筑、建筑师、环境景观以及文化艺术的影响和表达方式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建筑也日益注重人的需求。为了给使用者造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便利安全的工作环境,工业建筑给排水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对于工业建筑给排水既是一个得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本文从工业建筑给排水将从建筑给水、建筑排水、热水供应、建筑灭火等方面,探讨了工业建筑给排水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师阿兰·菲利浦所著《工业建筑精华》一书的主要内容。工业建筑从19世纪到20世纪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与此同时工厂美学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使工业建筑构成了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建筑理论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本书图片丰富,内容详实,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建筑的设计手法,风格和流派,记述了众多建筑师的建筑言论和观念。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是一个历史现象的开端,在工业化历史发展潮流影响和推动下,西安近现代经历了由传统手工业城市向现代机器工业化城市的转变历程。本论文从西安近现代工业化发展历程,分析西安近代工业规划格局演变、工业区规划、工业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特征。希望通过本论文对近现代西安城市工业建设的研究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遗产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遗产价值取向上与传统遗产明显不同。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时间起点,从现代工业建筑入手,总结并归纳出从工业建筑发展成为工业建筑遗产的四个标志性阶段:工业建筑"现代化"时期、工业建筑"艺术化"时期、工业遗存"遗产化"时期以及工业遗产"博览化"时期,以期厘清工业建筑遗产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为工业建筑的多元价值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产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工业也已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转型为电子信息工业、生物、化学、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型提升为技术、资讯密集型。工业建筑记录了一个完整的时代,它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装饰室内色彩搭配当中,色彩早已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色彩设计是以创造良好的室内色彩环境为宗旨,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活、学习、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现代的商业文化以及工业文化的迅速传播和发展,让色彩和设计思潮合为了一体,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与文化的大繁荣。在这一发展的基础之上,色彩的科学应用更加贴近于建筑装饰室内色彩设计的深层次本质,进而提升大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索具有中国建筑传统内涵的现代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固有文化、政治和生活的综合体现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 ,有许多宝贵的建筑遗产值得保存 ,也就是说要将祖先遗留的固有建筑文化加以整理 ,去粗取精搓揉在现代建筑中去 ,促使中国的新建筑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深圳的现代建筑应当有别于於西方 ,也应当不同於香港建筑 ,因为香港是英国殖民时期发展起来的香港 ,所以它受英国影响颇多 ,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在香港有民族形式内涵的建筑不多。所以中国的建筑师们应当着重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内涵 ,也要研究西方建筑的优点 ,吸收它们的成就 ,力求创建有民族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铝瑞闽铝板带工程的建筑设计实践,大胆更新观念,利用现代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分别从项目背景、设计构思、立面设计的元素构成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此工程从立面构思到实践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到现代工业建筑的立面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环境、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等等诸多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不断适应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从而创作出更多姿多彩的工业建筑。  相似文献   

13.
旧工业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不断发展的见证,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社会意义。以成都的“东郊记忆”为例,阐述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开发设计模式,并引发了对于目前改造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林建新 《建筑》1994,(9):39-39
建筑装饰水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社会文明水平。十八世纪以来,建筑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历史阶段,各种新颖的建筑材料、结构、设备以及形形色色的建筑造型,使建筑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建筑无论在规模上、数量上、类型上、速度上都突破了旧传统的习惯和束缚,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建筑装饰,已经作为建筑的~项基本标志,闯进了建筑美学的领域。现代建筑装饰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其艺术形式于变万化,艺术风格不一,很难用条文作出具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新厂区建筑的文化、生态结合着现代工业建筑特征的设计思路。设计在表达工业建筑时代文化的同时,也在原有环境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进行优化设计,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工业建筑遗产记录了工业发展的历程、承载着城市的工业文明,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是当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南京拥有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积淀,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遗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近现代南京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史。文章简要回顾概括了南京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程和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筑》2016,(17)
正在当今社会中,建筑早已不单纯是一种物质空间形态,而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载体。建筑以它们承载的精神积淀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社会在人文、经济和政治多方面的发展历程。我们所熟悉的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它所承载的精神功能。这种精神功能与其物质功能相互承载,相互促进:"历史工业建筑对认识历史工业活动或工业过程以及一定时  相似文献   

18.
追溯消逝的工业遗构探寻三线的工业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筑的历史及遗产保护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有关三线地区工业遗产调查基础情况,从建筑历史研究方法的角度,对三线建设时期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遗产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和整理,范围将涉及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各种产业建筑,与国家开发西部和中部经济的战略现实需求紧密结合,重新赋予三线工业建筑在国民经济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是经济建设中不可疏漏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急迫任务和重要使命,具有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因此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与工业建筑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对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工业建筑作为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其与工业建筑的关系,指出工业建筑形象设计如何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展示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如今正面临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改造、转变和发展的时期。面对这一形势及对它们进行保护、改造和再利用的研究与设计任务,不可避免地成为历史留下的课题。基于对哈尔滨地区工业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在详实研究和考察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地区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进行分析,从而寻求解决工业建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