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基于最大熵分类器的语义角色标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刘挺  车万翔  李生 《软件学报》2007,18(3):565-573
语义角色标注是浅层语义分析的一种可行方案.描述了一个采用最大熵分类器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该系统把句法成分作为语义标注的基本单元,用最大熵分类器对句子中谓词的语义角色同时进行识别和分类.最大熵分类器中使用了一些有用的特征及其组合.在后处理阶段,在具有嵌套关系的结果中,只有概率最高的语义角色被保留.在预测了全部能够在句法分析树中找到匹配成分的角色以后,采用简单的后处理规则去识别那些找不到匹配成分的角色.最终在开发集和测试集上分别获得了75.49%和75.60%的F1值,此结果是已知的基于单一句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语义组块分析的汉语语义角色标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来,中文语义角色标注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不过大多是传统的基于句法树的系统,即对句法树上的节点进行语义角色识别和分类。该文提出了一种与传统方法不同的处理策略,我们称之为基于语义组块分析的语义角色标注。在新的方法中,语义角色标注的流程不再是传统的“句法分析——语义角色识别——语义角色分类”,而是一种简化的“语义组块识别——语义组块分类”流程。这一方法将汉语语义角色标注从一个节点的分类问题转化为序列标注问题,我们使用了条件随机域这一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同时由于避开了句法分析这个阶段,使得语义角色标注摆脱了对句法分析的依赖,从而突破了汉语语法分析器的时间和性能限制。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大大节省了分析的时间。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自动切分和词性标注上的结果与在完全正确的切分和词性标注上的结果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可以为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语义提供有用的训练数据。该文主要研究服务于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构建的语义角色标注规则。在人工语义角色标注的基础上,分析句式和句模的对应关系,并总结出一套基于句式的语义角色标注规则,在测试集上达到78.73%的正确率。基于上述规则,可以在构建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时完成自动标注的工作,标注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校对,可有效地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藏语句法功能组块能够很好地描述藏语句子的基本骨架,是连接句法结构与语义描述的重要桥梁。根据藏语句法特点,该文作者提出五种句法功能组块及功能组块边界识别策略。首先描述了藏语句法功能组块的基本特点和标注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域(CRFs)模型的功能组块边界识别算法。小规模训练语料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功能组块边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SVM的组块识别及其错误驱动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错误驱动学习机制与SVM相结合的汉语组块识别方法。该方法在SVM组块识别的基础上,对SVM识别结果中的错误词语序列的词性、组块标注信息等进行分析,获得候选校正规则集;之后按照阈值条件对候选集进行筛选,得到最终的校正规则集;最后应用该规则集对SVM的组块识别结果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用SVM模型的组块识别相比,加入错误驱动学习方法后,组块识别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值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该文阐述了对词一级的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网络构建过程中,制订和规范化维吾尔语框架语义角色的语义类型和标注标记符集、短语类型和标注符号集、句法功能的标注符号集的研究。研究内容对基于阿拉伯字符的维吾尔语框架语义成分的依存关系、语义角色分解与自动识别技术,语义角色知识库的构建和自动标注等相关技术提供基础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7.
语义角色标注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涉及文本挖掘、神经网络学习、统计语言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在对一个汉语语料库进行语义角色分析时,发现现有的汉语语义角色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新的语义角色、吸收和重新定义现有语义角色体系中的语义角色,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汉语语义角色分类体系。该语义角色分类体系将事件中的语义角色分为两大类,即中枢语义角色和周边语义角色,其中,周边语义角色可进一步被细分为主要周边语义角色和辅助周边语义角色。为了减少语义理解的主观性从而客观地判断语义角色类型,该文基于语义和句式以“判断标准-相应例句”的形式详细解释了语义角色分类体系中的主要周边语义角色,并从中枢语义角色半自动化判断、复合动词作中枢语义角色处理、易混淆语义角色难点分析和辅助周边语义角色标注规定等多个方面给出了提高语义角色标注一致性的说明。最后,根据提出的语义角色分类体系对实验语料库进行了语义角色的标注实践,分析了标注一致性,统计了新提出和重定义的主要周边语义角色在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并与基于鲁川语义角色分类体系得到的标注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短语和依存句法结构的中文语义角色标注(SRL)方法。联合短语句法特征和依存句法特征,对句法树进行剪枝,过滤句法树上不可能担当语义角色的组块短语单元和关系结点,对担当语义角色的组块或节点进行角色类别标注。基于正确句法树和正确谓词的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的SRL性能F1值为73.53%,优于目前国内外的同类系统。  相似文献   

9.
图像语义自动标注问题是现阶段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在跨媒体相关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图像类别信息的图像语义标注新方法,并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改善标注结果。首先对图像进行低层特征提取,用“视觉词袋”描述图像;然后对图像特征分别进行K-means聚类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类别分类,得到图像相似性关系和类别信息;计算语义标签和图像之间的概率关系,并将图像类别信息作为权重融合到标签的统计概率中,得到候选标注词集;最后以候选标注词概率为依据,利用改善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挖掘文本关联度,并对候选标注词集进行等频离散化处理,从而得到最终标注结果。在图像集Corel上进行的标注实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标注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机器学习方法,以中文宾州树库为基础,对中文文本进行了部分语义角色标注实验.选取了主语、宾语、间接宾语、时间和地点这五种主要的语义角色,以中文PropBank 5.0中的前1 652个句子作为实验的训练集和测试集,选择路径、短语类型、谓词、头词、头词词性等八个属性作为分类特征,采用两阶段分类方法,在测试集上得到的总体语义角色标注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9.73%和91.2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中文浅层语义分析工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句子是字或词根据语法规则进行组合的编码,句义分割是句子组合规律的解码问题,即对句义进行解析。在藏文分词后直接进行语义分析,其颗粒度过小,容易出现词语歧义,而以句子为分析单位,则颗粒度过大,不能较好地揭示句子的语义。为此,提出一种藏文句义分割方法,通过长度介于词语和句子之间的语义块单元进行句义分割。在对句子进行分词和标注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分词结果,将句子分割为若干个语义块,并采用空洞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语义块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藏文句义分割的准确率达到94.68%。  相似文献   

12.
为了构建汉语功能块自动识别系统,该文利用条件随机域模型对经过正确词语切分和词性标注处理的汉语句子进行功能块边界识别和功能信息标注处理,通过在特征提取阶段优化组合丰富的上下文特征,得到功能块识别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measure值分别为85.84%、85.07%和85.45%。在此基础上,该文引入由词义聚合关系将汉语单词组织起来的《同义词词林》作为语义资源,把其中的语义信息作为特征加入到功能块的识别过程,缓解了数据稀疏以及歧义问题对识别结果造成的影响,使得上述三个性能指标分别提高到86.21%、85.31%和85.76%。  相似文献   

13.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特殊句式,该文尝试用基于知识库的规则方法对把字句进行语义角色自动标注。首先,我们从《人民日报》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中收集把字句例句,形成一个覆盖范围较广的把字句例句库;之后,对例句库中把字句的句法和语义构成规律进行手工标注,标注内容包括谓语动词的配价类型、把字句谓语结构类型、把字句句模类型等。在上述标注的基础上,对把字句的句模构成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若干条语义角色标注规则;最后,在测试数据上对前述规则进行验证,语义角色标注的最终正确率为98.61%,这一结果说明该文所提出的规则在把字句语义角色标注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人称代词的消解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称代词的消解是自然语言处理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人称代词消解,就是确定人称代词与先行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明确人称代词究竟指代什么对象,现有的许多应用系统,如文本摘要、信息抽取等采取了从文本中直接抽取句子的做法,而结果可能会含有某些无先行语的人称代词,使理解变得非常困难,人称代词消解无疑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该文主要结合句类基本知识,根据人称代词所在语义块中的语义角色和人称代词对应的先行语可能的语义角色,给出了消解人称代词的基本规则。同时,作者也从句法的角度,结合局部焦点法给出了优选性规则。  相似文献   

15.
张珂  陈奇 《智能系统学报》2017,12(4):482-490
为了实现使用自然语言控制机器人完成自主导航任务,提出一种基于语义角色标注(SRL)的语义提取方法,用于提高机器人对路径自然语言理解的准确率。首先,收集了一个非受限的路径自然语言语料库,在深入研究路径自然语言语料库的基础上,提出了8个语块对语料进行语块分析,完成语义角色标注;然后,对语料进行依存句法分析,完成语义角色标注;接着,结合语块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语块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的语义角色标注方法,实验结果得到的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达到了98.22%、98.48%和98.35%;最后,基于语义提取结果在机器人Nao平台上完成了机器人问路导航任务。  相似文献   

16.
Corpus-based semantic role approach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emantic role for the constituents of a sentence is presented. This method, named SemRol, is a corpus-based approach that uses two different statistical models, conditional Maximum Entropy (ME) Probability Models and the TiMBL program, a Memory-based Learning. It consists of three phases that make use of features using words, lemmas, PoS tags and shallow parsing information. Our method introduces a new phase in the Semantic Role Labeling task which has usually been approached as a two phase procedure consisting of recognition and labeling arguments. From our point of view, firstly the sense of the verbs in the sentences must be disambiguated. That is why depending on the sense of the verb a different set of roles must be considered. Regarding the labeling arguments phase, a tuning procedure is presented. As a result of this procedure one of the best sets of features for the labeling arguments task is detected. With this set, that is different for TiMBL and ME, precisions of 76.71% for TiMBL or 70.55% for ME, are obtained. Furthermore, the semantic rol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our SemRol method could be used as an extension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or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s. We propose using this semantic information as an extension of a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or passages retrieved by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在给定目标词及其所属框架的条件下,汉语框架语义角色标注可以分为语义角色识别和角色分类两个步骤。该文将此任务通过IOB2标记策略形式化为词序列标注问题,以词为基本标注单元,采用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自动标注实验。先对语料使用清华大学的基本块自动分析器进行分析,提取出15个块层面的新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标记形式化到词序列上。以文献[20]已有的12个词层面特征以及15个块层面特征共同构成候选特征集,采用正交表方法来选择模型的最优特征模板。在与文献[20]相同的语料上,相同的3组2折交叉验证实验下,语义角色标注的总性能的F1-值比文献[20]的F1-值提高了近1%,且在显著水平0.05的t-检验下显著。实验结果表明: (1)基于词序列模型,新加入的15个块层面特征可以显著提高标注模型的性能,但这类特征主要对角色分类有显著作用,对角色识别作用不显著;(2) 基于词序列的标注模型显著好于以基本块为标注单元以及以句法成分为标注单元的标注模型。  相似文献   

18.
The Chinese Proposition Bank (CPB) is a corpus annotated with semantic roles for the arguments of verbal and nominalized predicates. The semantic roles for the core arguments are defined in a predicate-specific manner. That is, a set of semantic roles, numerically identified, are defined for each sense of a predicate lemma and recorded in a valency lexicon called frame files. The predicate-specific manner in which the semantic roles are defined reduces the cognitive burden on the annotators since they only need to internalize a few roles at a time and thi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consistency in annotation. It was also a sensible approach given the contentious issue of how many semantic roles are needed if one were to adopt of set of global semantic roles that apply to all predicates. A downside of this approach, however, is that the predicate-specific roles may not be consistent across predicates, and this inconsistenc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raining automatic systems. Given the progress that has been made in defining semantic roles in the last decade or so, time is ripe for adopting a set of general semantic roles.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our effort to “re-annotate” the CPB with a set of “global” semantic roles that are predicate-independent and investigate their impact on automatic semantic role labeling systems. When defining these global semantic roles, we strive to make them compatible with a recently published ISO standards on the annotation of semantic roles (ISO 24617-4:2014 SemAF-SR) while taking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to account. We show that in spite of the much larger number of global semantic roles, the accuracy of an off-the-shelf semantic role labeling system retrained on the data re-annotated with global semantic rol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trained on the data set with the original predicate-specific semantic roles. We also argue that the re-annotated data set, together with the original data, provides the user with more flexibility when using the corpus.  相似文献   

19.
相关事件挖掘与角色联系发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会良  曹存根 《计算机科学》2010,37(12):149-155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人们是以事件为单位来体验和认识世界的。以动词为核心的事件,把实体概念有机地联系、组织起来,在丰富实体概念间静态联系的同时,也构成了用以表示动态过程的基本单元。但是,事件知识却不容易从文本中直接获取。提出了一个以一个事件作为核心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事件的方法。该方法在充分利用句法分析的基础之上,从二元词语扩展到语义更丰富的多个词语,挖掘到了相关的事件短语。在此基础上,机器标注了事件短语的人物角色,最终发现了相关事件与核心事件间的角色联系。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从受限的文本语料里得到了大量的相关事件和角色联系,并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