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要求超低排放的660 MW机组采用三合一引风机后功率大大增加,合理选择引风机的驱动方式,可减少厂用电耗能、增加机组的净供电量。以某燃煤电厂660 MW机组引风机增容改造为分析对象,对引风机采用电动机驱动、汽轮机驱动、以及汽电双驱三种不同驱动方案进行比较,计算初投资、耗煤量及上网电量等进行技术及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汽电联合驱动方案驱动动调引风机,在低负荷情况下,通过异步发电机回收部分电能至厂用电系统,机组的厂用电率降低约1.53%,提高了运行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厂用电,提高机组效率,提出了引风机采用汽轮机驱动的方案,并对采用背压式汽轮机和凝汽式汽轮机2种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华能沁北发电厂三期翻里,将2种汽轮机方案与电动驱动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得出了相关比较结论,给相关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036MW火电机组汽轮机驱动引风机应用和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博 《节能》2011,30(6):31-34
火力发电厂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合并后电机容量增大,随之带来厂用电增加、启动电流过大、厂用电电压等级需要提高等问题.综合分析和研究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合并问题,并对采用汽轮机代替电机驱动引风机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量价值分析计算方法,论述了小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节能效果。以某典型350MW机组在不同负荷下(50%~100%负荷)的运行参数为例,对该机组两种驱动方式下发电标准煤耗、厂用电率和综合成本煤耗进行计算,得出结论:采用小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方式较电动驱动每年可节约运行成本66.87万~85.50万元,综合成本煤耗率可降低0.44~0.89g/(kW·h),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1 000 MW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汽电双驱"的思路提出了5种大型燃煤发电机组的优化设计方案,旨在解决燃煤发电机组中电动机驱动引风机耗能过大的问题。采用汽电双驱优化方法后,引风机动力源范围变宽,对复杂多变的电力形势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引风机可靠性增强。进而计算了小汽轮机输出功率和进汽流量、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率和投资回收周期等参数,对比分析了5种优化方案对机组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高负荷段选用纯凝式汽轮机的方案产生的供电煤耗率增加值低于其余4个方案,但该方案系统较为复杂,投资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热网循环泵是供热机组在供热期间主要耗功辅机之一,传统的配置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热网循环泵,引起冬季供暖期间厂用电率上升,部分电厂改用工业抽汽驱动小汽轮机为热网循环泵提供动力。本文提出以参数等级较低的采暖抽汽驱动小汽轮机来带动热网循环泵的方案,并对电机驱动、工业抽汽驱动、采暖抽汽驱动三种方案进行了经济性计算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工业抽汽驱动方案的经济性与电机驱动方案相差不大,采用采暖抽汽驱动的方案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在火电机组节能提效改造中选取合理的节能技术,采用了全面热平衡方法对某增容改造电厂机组进行建模,分别对比了采用引风机汽电双驱技术与单设小汽轮机技术后机组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大幅度降低厂用电率,单设小汽轮机技术在能耗与收益上更优。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火电机组引风机电机驱动及汽轮机驱动方案和凝汽式及背压式汽轮机方案,探讨了方案的优缺点,为了工程在方案选取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汽轮机驱动是解决火电机组主要辅机大型化的一种有效途径。H电厂1000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引风机采用汽轮机驱动,是大型发电厂风机首次采用汽轮机驱动。介绍了汽动引风机的启动调试。  相似文献   

10.
火力发电厂引风机运行能耗与其调节方式密切相关,为了分析不同调节方式的经济性,利用总费用现值法以及最小年费用法,完成了某300 MW火力发电厂不同调节方式下的年费用计算,并分析了改造方案的抵偿年限以及碳排放。据此,对比分析了三省一区基于不同调节方式的引风机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运行经济性。结果表明:小汽轮机驱动最经济,电动变速调节次之,小汽轮机驱动调节每年减少碳排放更多。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轴驱动升力风扇驱动系统的设计制造难度,提出了一种利用发动机外涵道抽气在小涡轮中做功以驱动升力风扇的新方案,并建立了小涡轮驱动方式下的总升力和热效率计算模型。对总升力和热效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选取合适的抽气比及小涡轮进气温度时,小涡轮驱动方式所产生的总升力与轴驱动方式相当或更大。小涡轮驱动方式除垂直起降阶段系统热效率略低外,在质量控制、设计开发难度、调节与控制、升力风扇布置灵活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崔玉伟 《中外能源》2009,14(10):82-84
某石化公司150×10^4t/a加氢裂化装置高压空冷器风机风量小,叶片和翼型存在缺陷.传动方式效率低,导致高压分离器温度上升,气相循环氢体积增大,相应增大了循环氢压缩机负荷,造成汽轮机蒸汽耗量增加,循环氢纯度降低,产品质量变差。对高压空冷器4台风机实施了改造:采用新型HY系列玻璃钢叶片替换TB型铝风机叶片.采用啮合传动型的同步带传动替换摩擦传动型的多楔带传动。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风机全压从170Pa提高到200Pa,风量从36×10^4m^3/h提高到46×10^4m^3/h,平均风速从3.391m/s提高到3.875m/s;反应流出物的温降提高了5℃;汽轮机3.5MPa蒸汽消耗量每小时可节约0.6t;加氢裂化装置运行平稳。加工量从149.44t/h提高到164.75t/h。  相似文献   

13.
在火电厂投产初期,电动调速水泵有着非常不错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调速水泵的缺点也日渐显示出来.基于此对大容量火电厂电动调速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的区别和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的调节直接空冷系统的风机转速以提高机组经济性,选取空冷岛冷却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冷却单元内蒸汽压力、风机转速和环境温度对机组功率增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而以机组功率增量与风机耗电量之间的差值最大为目标进行优化,得出不同工况下最佳冷却单元内蒸汽压力和风机转速,为直接空冷机组的经济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确定船用蒸汽动力装置辅机余度系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汽轮给水泵为例,探讨了确定船用蒸汽动力装置辅机额定性能余度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设备制造时额定性能的离散性,额定性能随使用时间的退化规律和系统对设备要求的离散性等因素,利用性能可靠性作为指标,使余度系数的确定更加合理,可以用于指导船用汽力装置热线图设计,也可以指导其它类似的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巴基斯坦木扎法戈电站4号机组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和烟气再循环风机,并就该系统对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俊峰  马晓珑  付春杰 《热力透平》2012,41(3):193-195,223
基于能量价值分析计算方法,阐述了给水泵两种不同驱动方式下输出净功率、供电煤耗率、综合煤耗率的3种计算方法,并根据华能东方电厂350 MW机组在日常调峰范围内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参数,应用3种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得出对于调峰负荷在50% ~ 100%情况下的350MW新建火电机组,采用汽动给水泵方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给同类型机组给水泵驱动方式的选取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8.
空冷岛运行优化中,需要将汽轮机、空冷凝汽器及空冷岛风机的特性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综合直接空冷机组冷端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空冷凝汽器、低压缸至空冷凝汽器之间排汽管道及空冷岛风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汽轮机排汽背压与空冷岛风机转速的特性关系,为空冷岛运行优化计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xial flow fans may account for more than 1% of the rated power output of the power generating unit, so it is of benefit to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power generating unit to propose an operation adjustment approach to axial flow fans. On the basis of representative 2 × 600 MW direct dry cooling generating units,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air‐sid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n air‐cooled condenser (ACC) combined with exhaust steam condensation is developed, by which the airflow rate, inlet air temperature of ACCs,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xial flow fans, turbine backpressure, and net power output of power generating units at various wind speeds and in various wind direction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 power output in the presence of winds always decreases when the rational speeds of the first upwind row axial flow fans increase from the rated speed of 79 rpm by 10% to 86.9 rpm. However, the net power output will increase in various wind directions if the rational speeds of all the fans except the upwind first row fans increase to 86.9 rpm. This can contribute to the optimal operation of the ACC by rotational speed adjustment of axial flow f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