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结合流化床煤气化过程原理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开发应用状况,综述了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进展,分析比较了目前广泛应用的3种煤气化流化床:鼓泡流化床,循环流化床及增压流化床的工艺及特点,并对工业上应用的典型的煤气化流化床(高温温克勒(HTW)及灰熔聚气化)的气化工艺流程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概括了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4.
5.
6.
为了降低钢铁企业炼焦生产CO2排放量,应用物质流分析法,建立炼焦生产CO2排放计算模型,以某钢铁联合企业的实际炼焦生产为基础,进行含碳材料取样和检测,定量分析炼焦生产中各碳源和碳汇对CO2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该钢铁企业65孔和36孔焦炉,吨焦炭生产所需炼焦煤分别涉及986.76和984.87 kg碳元素的转化,其中,80.40%和80.65%的碳元素转移至焦炭,即碳元素有效利用率为80.40%和80.65%,剩余19.60%和19.35%的碳元素转移到其他产物中。炼焦生产潜在存在大量CO2排放;增大炭化室容量可减少炼焦生产CO2排放,采用焦炉煤气回收、粗苯和煤焦油回收、干熄焦和煤调湿技术可降低炼焦生产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8.
介绍CO2汽提法尿素装置合成系统的NH3/CO2的控制方法,合成系统NH3/CO2异常的症状,判断方法,偏离正常时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油气井抗CO_2腐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开发中,CO2对钢铁管道的腐蚀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加注缓蚀剂抑制油气田中的CO2腐蚀是一种使用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的腐蚀控制方法。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抑制CO2腐蚀的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类缓蚀剂的特性,并对抑制CO2腐蚀缓蚀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Shell煤气化工艺的发展及其第一个完全工业化的设施--位于荷兰的Demkolec的联合循环发电电厂。详细介绍了SCGP的设计细节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天然焦和粉煤冷压成型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选用的2种复合粘结剂:MJ10-B和MJ10-MJ11。试验结果表明,型煤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比较好,可作为气化原料。 相似文献
13.
14.
煤质对四喷嘴气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不同煤质的各种特性及其对煤浆制备、气化系统、渣水处理系统的影响,探索适于水煤浆气化炉应用的煤种,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以产出的高硫石油焦为原料,进行原料煤掺混高比例石油焦的成浆性、气化特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煤掺混高比例石油焦制备出的水焦浆满足流变性、稳定性和黏温特性等性能指标要求,并成功试烧了75%比例石油焦.对试烧高比例石油焦的气化特性、存在的问题及后续改进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大同煤不同显微组分富集物焦与CO2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大同煤惰质组和镜质组富集物焦与 CO2 的气化反应活性 .发现在 95℃~ 1 1 0 0℃范围内 ,大同煤不同显微组分富集物焦与 CO2 的气化反应活性次序为惰质组 >镜质组 ,特别是当气化温度在 1 0 5 0℃~ 1 1 0 0℃时 ,二者之间差异更显著 .分析认为 ,单纯从活化能不能正确描述煤岩显微组分富集物的气化行为 ,必须考虑热解和气化过程中孔结构及比表面的变化 ;不同显微组分富集物焦与 CO2 的反应性和煤的黏结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英国煤显微组分的分离及常压CO2气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英国煤进行了显微组分的分离富集,得到了镜质组、丝质组和稳定组三种富集物。使用多气氛高温高压热重装置,对镜质组富集物煤焦进行了CO_2气化动力学研究。所用压力为1atm,温度范围980~1070℃之间。结果表明,镜质组富集物焦样气化动力学符合1-(1-x) ̄(1/3)=kt,气化模型可用收缩核模型描述。对三种富集物进行非等温热重实验中,由热重曲线求得动力学参数。作者认为,在选择合适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由程序升温热重曲线求动力学参数是简便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煤温和气化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温和气化工艺条件,催化剂选择和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了影响温和气化过程的温度,煤种等因素,并对不同煤种下的硫分布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