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GREENVILLE3-丫新型的DETA系列全息煤岩分析系统广泛应用于煤岩学、有机岩学和煤田地质领域,可准确的鉴定煤、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并准确测定镜质组反射率,对于煤炭分类、煤质评估、炼焦工业、煤的深度加工利用和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等领域都极具重要意义,是煤炭、石油、炼焦工业和地质勘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析设备。该系统特有的技术代替了早期的光电转换技术,无需高压电、无需预热,同时高灵敏度、强可靠性保证了数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系统已得到世界范围内包括国内众多专业研究机构的信任和认可!  相似文献   

2.
通过煤岩学的方法研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汝箕沟矿区环保型煤炭的煤岩学特征,结果显示汝箕沟矿区的环保型煤炭宏观煤岩组分以镜煤为主,少量暗煤和丝炭次之。显微煤岩特征具有高镜质组,低惰性组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二煤的成煤环境,为该区煤炭的洗选、炼焦、液化、气化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煤显微组分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煤显微组分分离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煤岩分析在炼焦工业、煤液化工业、煤燃烧研究和水煤浆工业中的应用情况;阐明了研究煤显微组分及其分离技术对煤炭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煤岩学方法中的反射率分布和煤岩显微组分可反映煤质特性,但随着炼焦煤资源日益劣化,需利用煤岩学方法判断炼焦异常煤,并对异常炼焦煤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煤岩反射率自动测试系统对炼焦煤资源进行分析,结合煤岩反射率分布并根据商品煤的煤岩判定标准,在炼焦配煤实际应用中判断是否为同类炼焦煤混煤、混入低品质炼焦煤的混煤或混入非炼焦煤的混煤,并从煤氧化的判定、混入兰炭或工业废渣等方面探讨由煤岩显微组分判定异常煤。研究表明:煤岩反射率主要应用于判定混煤,应区别对待同类混煤、混入低质炼焦煤和混入非炼焦煤该3类混煤,尤其需避免混入非炼焦煤;煤岩显微组分是对煤岩反射率自动测定系统的补充,通过煤岩观察显微组分,可以判断炼焦煤的氧化、混入兰炭及混入工业废渣等是炼焦煤异常的主要原因;煤岩学方法是判定炼焦煤异常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煤岩指标仅对传统指标有补充作用而非完全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6,(12):126-128
为了查明霍西煤田灵石县安益矿区主采煤层1#煤的煤岩学特征,采用显微光学、工业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煤分层样品的显微煤岩及煤质特征。结果表明:1#煤沉积环境以上三角洲相为主,宏观煤岩类型主要分别为半亮型及光亮型煤,显微煤岩组分均以镜质体为主,原始泥炭沼泽沉积环境为深积水缺氧的沼泽成煤环境,相图显示其为潮湿森林沼泽环境;1#煤为中等煤化程度,可用作炼焦配煤和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煤岩分析技术在企业配煤炼焦生产中的应用,指出煤岩分析可指导进厂原料煤的分类及对混煤进行辨别,并可优化配煤方案以及合成配合煤反射率分布直方图来指导炼焦配煤.  相似文献   

7.
煤的反射率     
<正>煤的反射率能快速准确地提供煤牌号指标,基本上不受岩相量变化的影响。显微光度计是目前测定煤反射率一种较好的仪器,由于光电倍增管能灵敏地将煤微弱反射光转变为电信号输出,加以充分的放大,从而可以测定油浸反射率0.01%的微小变化。煤的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是煤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研究煤的变质作用、煤岩分类及煤的加工利用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石油地质勘探中研究油、气成熟度也是重要的指标。在冶金部门还用于配煤炼焦、控制来  相似文献   

8.
煤岩学与炼焦配煤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当前煤岩学和炼焦配煤技术的发展;阐述了煤岩配煤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几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煤岩配煤方法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已有煤岩配煤方法或技术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局限性。介绍了一种新的煤岩配煤技术——一种生产优质焦炭的方法对煤的新认识和技术特点,以及在山焦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6,(10):135-137
以霍西煤田灵石矿区主采煤层9~#和10~#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光学、X射线衍射及工业分析等方法,探讨了9~#和10~#煤分层样品的煤岩学和煤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4月份在捷克奥斯特拉瓦召开了国际煤岩学委员会第33届会议。来自21个国家的煤岩学的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煤炭分类及煤的岩石类型;某些煤岩显微组分的划分;煤岩鉴定方法的自动化;煤岩学在油气勘探及炼焦方面的应用等问  相似文献   

11.
<正>煤的岩相分析是研究和评价煤炭性质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煤岩组分的分析判断可确定煤的特性及煤种,同时可判断所检测批煤的煤种是否单一,并将此作为炼焦配煤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从判别煤中和配煤炼焦两方面说明煤的岩相分析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煤的显微组分及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原理测定煤的镜质组反射率的意义煤的显微组分是指煤在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实验测试技术煤层气实验室拥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是目前石油系统乃至全国最先进的煤层气实验室,能够全面进行煤层气成藏模拟、煤层气含气量测试、吸附等温线测定、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硫含量分析、气组份、Ro、煤岩组份、密度、孔隙度、比表面等煤岩专项分析,同时可以开展煤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金奎励、乔松、赵长毅、张万红、郝多虎承担的煤炭基金会科研项目“煤岩在地质勘探和炼焦配煤与自动化测试上的应用与研究”提前半年完成,并于今年六月在北京通过了由原煤炭部技术发展司所组织的成果评定会的评定。该研究项目包括三个课题:1.煤及源岩有机成分激光诱导荧光研究及染色技术;2.干酪根显微组成及其演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有益煤矿的概况,并对其12号煤层煤的物理性质、煤岩特性、煤质特征、工艺性质及其工业用途进行分析及评价,得出如下结论:有益煤矿12号煤层结构主要为中~细条带状,金属光泽为主,断口主要为参差状、平坦状,少量贝壳状、阶梯状,内生裂隙较发育,偶见少量外生裂隙,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微观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煤质为低灰、中硫、中挥发分、低磷、特高热值的焦煤,可作炼焦用煤和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城勘查区地质背景和全区可采煤层5#煤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煤层的煤岩特性,宏观煤岩类型多为镜煤和亮煤;有机显微煤岩类型以镜质组为主,矿物主要由黏土组成。煤质分析表明:原煤属低-中灰、中高挥发分、中硫、低磷、特低氟、低氯煤;镓在钻孔20-1和46-1达到工业品位。煤层以气煤为主,属高发热量、中等-强黏结性、弱结渣性、中等可选-较难选煤。通过研究煤质特征,发现5#煤层用途广泛,主要用作炼焦配煤和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16.
煤岩分析在炼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控制了混洗煤的进厂,又能做到有选择的用好混洗煤,同时对配煤比设计起到指导作用,稳定了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7.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其安全开采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深部开采逐渐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新常态,煤岩动力灾害风险随之攀升,严重制约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对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准确可靠的监测手段是进行煤岩动力灾害防治的必要前提,地球物理监测预警方法通过感知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释放的声、电、磁等物理信号来反演煤岩体的损伤破坏状态,已被广泛应用于煤岩动力灾害预警中。其中电磁辐射监测法具有非接触、无损、实时、前兆性强等优势,适用于矿山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要求。因此,大力推动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煤岩动力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围绕试验现象、机理模型、技术方法3个方面对电磁辐射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回顾了电磁辐射现象的发现过程,分析了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影响因素、力电耦合效应等煤岩电磁辐射特征规律,根据典型电磁辐射机理模型与应力作用、裂纹扩展过程的相关性进行了分类评述,并对现有煤岩电磁辐射监测预警装备及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在煤岩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18.
从煤岩学的起源、煤岩学基本研究手段的发展、煤岩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立、煤岩学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国际煤岩学发展历史,并结合中国煤岩学发展简史探讨了煤岩学的研究意义,重点阐述了煤的成因研究、煤的物质组成表征、煤岩学在煤化作用及烃源岩研究中的意义、煤岩学在煤炭分类中及在煤炭利用领域中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煤炭学会、地质学会支持下,煤化学、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煤的研究方法及合理有效利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5日到8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76篇。来自煤炭、地矿、冶金、化工、石油、情报等领域的科学工作者近70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宣读了50余篇论文,内容主要涉及煤炭资源评价与利用、煤田地质勘探、煤质、加工利用、煤岩、煤分子结构特征及伴生矿物利用等专题。除大会发言外,还就煤田地质与煤质、煤的加工利用,以及煤岩学与煤结构等三个专题分小组宣读论文,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煤岩分析技术,将煤岩学指标运用于鉴别混煤的实际应用,并根据测定结果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稳定混煤的质量,从而有效控制了进厂煤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