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间罐浇钢作为连铸生产板坯的核心工艺环节,其合理性的操作对形成合格的板坯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分析中间罐浇钢的各种操作与板坯质量的关系,明确了调节锥度、推保护渣等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实践证明,实行标准化操作减少了85%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减轻了精整区的工作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某水泵站机组在启机过程中因岗位人员经验化操作,暴露出永磁式断路器操作机构控制回路及PLC逻辑控制程序中存在软隐患、软缺陷,通过对故障的全面分析,重新优化了永磁式操作机构的二次控制回路、PLC启停逻辑程序、规范了岗位人员的经验化操作习惯。通过优化后的试验,验证了技术性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从而解决了软隐患、软缺陷存在的问题,确保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气固逆,并流多级旋流干燥器的流体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玉斌  魏飞 《化工冶金》1996,17(3):248-253
针对PVC等颗粒的干燥过程要求,设计并建立了多级旋流干燥系统,对其操作方式,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实验对气固逆流入气固并流两种操作方式分别进行了探讨,在多级旋流干 中成功地实现了气固逆流接触,并对旋流板结构、开孔率和操作气连对床翅压降有床层平均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气固逆流及并流操作时的听任性能曲线和操作窗口。  相似文献   

4.
钢铁厂的电力系统不仅规模大而且复杂,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与电力公司人员一样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随着自动化操作程度的提高,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加之由于对电力故障的处理能力训练不足等,造成有关处理电力系统故障的技术、技能和知识水平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了即便是少数经验不多的操作人员也能进行运行操作的支持电力系统操作的专家系统,并导入实机应用。  相似文献   

5.
潘树范 《攀钢技术》1996,19(2):27-33
介绍了转炉安全留渣操作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及国内外安全留渣操作的实践经验、冶金效果,对攀钢转炉采用留渣法操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留渣操作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宝奇  荣佐亭 《河北冶金》1997,(4):30-33,64
对转炉留渣操作炉渣喷溅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热力学和及动力学的研究,得出了炉渣喷溅临界温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机定量分析了a(FeO)对安全留渣操作临界温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实施留渣操作应采取的工艺措施,为实施具有显著效益的转炉留渣操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分析ER70S-6焊丝钢转炉冶炼过程中单双渣操作的金属料消耗,发现单渣操作可使每吨钢的金属料消耗减少10kg。分析了单渣操作的可行性,对单渣操作的加料、供氧和枪位进行了实践,降低了钢铁料消耗,并保证了钢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炉炉衬破损调查与炉体状态模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尚宝  窦庆和 《钢铁》1998,33(6):9-12
通过对高炉炉衬破损的实际调查,结合高炉操作和检测条件建立了炉体状态模型。该模型可在线监测和判断高炉炉衬的破损状况,并根据判断结果调用知识库中的操作知识对高炉操作进行指导,以及时调整操作,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炉炉衬破损的实际调查,结合高炉操作和检测条件建立了炉体状态模型。该模型可在线监测和判断高炉炉衬的破损状况,并根据判断结果调用知识库中的操作知识对高炉操作进行指导,以及时调整操作,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相似文献   

10.
王宝奇 《炼钢》1997,13(5):22-26
文中对转炉留渣操作炉渣喷溅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热力学及动力学的研究,得出炉渣喷溅临界温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机定量地分析a(FeO)对安全留渣操作临界温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实施留渣操作应采取的工艺措施,为实施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转炉留渣操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海山 《烧结球团》2005,30(4):53-55
运转中的回转窑在正常热膨胀状态下垫板与滚圈之间存在着过剩间隙,这是造成回转窑在低速运行时出现抖动与运转不平稳的原因。本文对回转窑抖动与运转不平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安钢在地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始终保持较好的效益水平,取决于生产经营,资金运营、技改建设、技术创新的高效率,通过高效率实现了高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首钢烧结矿提高碱度后,烧结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生产情况表明.随着碱度提高,烧结矿强度和冶金性能有改善,品位略有下降。高炉使用后炉况稳定、焦比下降.未给高炉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许煜英 《河南冶金》2006,14(6):22-23,35
通过对电解厂85kA铝电解槽几年来原铝质量的统计分析,分别从材料供应、电解槽生产操作维护、技术条件、操作工具的使用和生产环境等方面,分析探讨影响原铝质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原铝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闪速炼铜工艺的不断进步 ,高富氧率的自热熔炼技术在冶炼工艺中得以广泛的运用 ,排烟中的SO2浓度不断提高 ,余热锅炉的低温腐蚀现象加剧 ,危及正常生产。本文结合余热锅炉的生产实践 ,浅析铜冶炼余热锅炉的腐蚀机理 ,简要探讨锅炉设计和运行中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邵国龙 《冶金能源》1997,16(4):35-39
介绍了锡钢集团公司钢管工程环形加热炉的护型结构特点、炉子机械、电控和热工仪表,以及炉子生产操作工艺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莱钢265m^2烧结机工程的设备安装。总结了大型圆筒混合机的安装经验。提出了安装步骤和质量控制注意事项。生产实践表明。这套安装过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高炉操作过程控制及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高炉操作过程控制及专家系统开发历程,介绍了有关高炉相关专家系统基本状况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蒲礼国 《四川冶金》2012,34(2):44-45,55
在钢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以提高对重轨表面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气除鳞空压机的稳定运行和降低能耗为目的,提出了引进变频调速装置,对气除鳞空压机设备的供电及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保留原有的供电和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变频调速控制回路与原控制回路并联,形成了双回路可转换控制系统,来保证气除鳞空压机连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青钢烧结公司二烧车间105m2烧结机头原电除尘系统的运行问题,分析了影响电除尘运行参数的因素与原因及对系统参数的选择,阐述了系统改造方案:调整除尘器内部板线间距和除尘器结构,并更换了更智能化的电气控制系统,强化了设备对含尘气体的处理能力。改造后的电除尘系统连续运行了近半年,效果显著,为烧结机头电除尘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