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激光传感器在轮胎偏心度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杭柏林  刘鑫 《轮胎工业》2010,30(3):177-179
介绍激光传感器在轮胎偏心度测量中的应用。采用激光传感器测量,对测量值进行滤波后可得到轮胎偏心度值。通过激光传感器对同一轮胎在试验机上进行不卸胎重复偏心度测量10次并通过FIR数字滤波器消除测量信号中的各种干扰,测量结果与机械式传感器测量结果对比证明,采用激光传感器测量轮胎偏心度可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载重轮胎不圆度的实验室简单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振艺 《轮胎工业》2013,33(7):436-438
介绍在轮胎噪声转鼓实验室内对载重轮胎不圆度进行精确检测的一种简单方法。使用轮胎噪声和振动性能测试用激光距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通过控制轮胎旋转速度和数据采样率,以及后期的试验数据处理,能够有效解决轮胎花纹沟和流失胶等因素对试验数据的影响,得到精确的轮胎径向和侧向跳动数据。  相似文献   

3.
FIR数字滤波器由于其严格的线性相位特性以及稳定性,使其在数字信号处理以及工程运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工蜂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种群智能优化算法,有着较强的寻优机制。本文将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FIR线性滤波器的设计中,通过搜寻最优的频率采样点,以获得最大阻带最小衰减值,无限逼近理想滤波器。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的应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王晓明  杨梅胜 《橡胶工业》2005,52(7):432-435
基于刚性转鼓加载传递、X-Y传感测力法,导出表征轮胎不均匀性的径向力和侧向力变化量的传递关系。介绍轮胎均匀性试验机检测核心装置及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核心装置由轮辋组件、转鼓组件和测力装置组成;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检测、信号调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输出和过程控制模块等构成,IPC和PLC协调完成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5.
张鹏  仇国华 《轮胎工业》2019,39(7):0435-0437
研究轮胎动平衡及不圆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对轮胎不平衡和不圆度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如预备工序中对半成品尺寸控制、成型工序中对各部件组合精度控制、硫化过程中对成品轮胎质量控制等。在轮胎生产过程中控制平衡性对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乘坐舒适性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轮胎磨耗量检测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繁琐等问题,开发出基于并联电阻网络、无线收发模块和STC12C5A60S2单片机的实时检测轮胎磨耗量的轮胎磨耗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并联的电阻网络将轮胎磨耗量转换成模拟电压值,并通过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电压值变为便于单片机处理的数字量,最后通过无线收发芯片将数据采集到STC12C5A60S2单片机中进行处理和计算,并将结果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从而实现对轮胎磨耗等级的判断和预警。通过轮胎磨耗模拟试验设计,得出轮胎磨耗量与总电阻的倒数呈线性关系,从而实现轮胎磨耗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研制轮胎外形轮廓检测系统,以实现轮胎断面轮廓和跳动的检测。该检测系统由运动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3个部分组成。运动控制系统控制激光传感器的定位和轨迹;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轮胎外形轮廓各点的坐标值;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和平滑,得到轮胎断面轮廓图和跳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的重复性好,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轮胎外形轮廓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研制轮胎外形轮廓检测系统,以实现轮胎断面轮廓和跳动的检测。该检测系统由运动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3个部分组成。运动控制系统控制激光传感器的定位和轨迹;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轮胎外形轮廓各点的坐标值;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和平滑,得到轮胎断面轮廓图和跳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的重复性好,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贾会格  张垂贤  董林林 《橡胶科技》2022,20(9):0453-0456
研究轿车轮胎成型工艺中胎坯外周长对轮胎外观和均匀性的影响,重点分析对径向不圆度及径向力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胎坯外周长对轮胎外观缺陷中胶边问题发生率有较大影响;胎坯外周长对轮胎均匀性指标径向不圆度及径向力波动的影响显著,当胎坯外周长大于模具内圆周长时,径向不圆度及径向力波动均值增大,轮胎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将遗传优化算法应用基于频率采样法的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中,通过优化过渡带的最佳采样值,获得FIR滤波器的阻带最小衰减的最大值,最后以含噪音频信号为研究对象进行滤波处理,通过音效和频谱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