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滨海湿地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体系的构成之一,在沿海地区城市生态构成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分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沿海地区建设海绵城市进程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并对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探索。通过研究国内滨海湿地的实际应用案例及设计理念,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在打造陆海协同的环境治理方案的同时,注重滨海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增大对外来物种的管控,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及湿地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滨海湿地的相关功能,使其成为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推动东部沿海地带海绵城市的规划建造与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当前国家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对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贯彻国家第五次边海防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国家海洋经济及沿海地区建设发展为目的,结合边海防工作实际形成的为蓝色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创新边防海防管理的边海防建设思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地区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GIS技术支持下,引入空间分析中的区域重心模型,利用人口、经济(GDP)、外资(FDI)等主要重心的时空偏离,对1996-2006年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之间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江苏沿海地区总体上经济空间差异较大;经济重心与外资重心有较大偏移;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外资重心较人口重心有显著的空间偏移;人口重心北移趋势明显,经济重心和外资重心从1999年开始一直向南偏东方向位移.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浅海滩涂,是非常有效的潜在土地资源,只要坚持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有着拓展生存空间的巨大潜力,这对缓解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沿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水文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又处于大陆与海洋交汇地带,地质环境比较脆弱.文章对沿海地区因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公元960年至公元1278年近320年间宋代两浙路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数据为主,统计分析了宋代两浙路沿海地区海溢灾害频发的现状,以及给沿海地区的居民造成大量人员财产损失,进而分析了宋代政府面对海溢灾害所采取的救助措施,主要涉及到海塘建设、政府救济和海洋祭祀三方面,这些措施有利地保障了两浙路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沿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经济发展水平水平较高的苏沪鲁粤沿海四省(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沿海地区经济协调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四省市经济协调水平整体上处于波动上升阶段,山东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广东、江苏以及上海整体趋同;...  相似文献   

8.
对浙江省沿海地区海塘滩涂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依据沉积环境和地基特性,将沿海地区滩涂第四系沉积物进行分类,分析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他地基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沿海和西北地区降水化学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沿海和西北地区降水化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降水中各种离子浓度都高于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降水中H^ 的比例则远远高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降水特性主要是受陆地源影响,沿海地区则主要受工业污染。两地NO3^-/SO4^2-较低,降水中酸的性质主要表现为硫酸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港口与城市相邻地域的功能会因双方各自的发展而产生不同的目标和需要,许多沿海港口同时面临着新港区的开辟与老港区的改造.城市海港择址另建,新的港区成为获得深水泊位的明智选择,同时也伴随着搬迁老港区以便为改造发展创造条件.对老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了我国港口改造现状,结合案例提出了我国老港区的改造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出发对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进行了讨论,认为自然资源有价值,并总结了其分类方法,明确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其表现形式是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估价,尤其是对自然资源服务价值的定量估算,从而制定科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和策略,使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生态思想是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生态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反对滥砍滥伐;倡导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反对粗放型;倡导依法建设,反对无法乱建。邓小平生态思想的提出,对于我们当前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但现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也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面对世界生态革命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体育界正在深刻地反思和研究现代体育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极力探索"人一体育一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发展对策,绿色奥运、生态体育等概念应运而生。文章以生态体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体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和价值得出:生态体育具有协健功能、和娱功能、强意功能三个基本功能,能满足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子系统指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遥感影像资料为依据,运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分析1996~2000年哈尔滨市阿城区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1996年面积比例为54.38%,2000年为54.55%;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均有较高的保留率,分别为99.68%、99.26%、99.34%、97.24%、97.73%;未利用地的保留率较低,为64.67%;生态服务价值2000年较1996年增加了9.6×106元,生态环境改善,草地、耕地、林地向水域的转移是生态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增值区域,耕地到水域的转化贡献率最大,为15.96%;生态环境减值区域,林地转化为耕地的贡献率最大,为36.81%.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旨在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协调"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阐释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回应。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理论构建的问题上,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视角,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概念演化及规划应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系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于效用.文中以城市规划的视角,回顾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概念的演化过程,并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关系,同时提出生态系统空间服务价值、生态负效应的概念以及对城市规划工作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无锡市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把无锡市自然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湿地、河流湖泊、农田生态系统四大类型。并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对这四类生态系统进行经济价值量化评估,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表达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使自然生态资产理念进入无锡市城市开发决策视野,对无锡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进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脆弱性等级,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从自然成因、社会成因和经济成因3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RE法和生态脆弱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分析计算,建立了4个等级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基地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较差,大部分地区属于较强度生态脆弱区。分析了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治理的重点方向,为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态批评理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批评理论是人类反思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而提出的文学文化批评,生态伦理思想在这一理论中有很强的映现.对生态批评理论进行辩证的分析,能够促进人们的观念更新,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专家研究的成果上,阐明对生态价值的看法:人类早期没有现代意义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伦理是伦理发展到现代性的社会产物,其核心要追问现代性问题;其次,生态伦理不需要"整体主义"的支撑,"人类中心主义"可以在去掉自己狭隘的思路之上,同样可以担负起建构生态伦理的重任;最后,生态伦理的建构,其落脚点在审视生态价值,生态价值的核心是人类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