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码》2009,(5):30-30
近日在2009CES展上大出风头的超轻薄笔记本微星X—Slim340终于准备上市了。这款外观酷似苹果MacBook Air的超轻薄笔记本.被认为是平民消费得起的超轻薄笔记本.价格要比苹果MacBook Air便宜近一半.  相似文献   

2.
RMB 14000乔布斯再次让无数的苹果fans们疯狂。MacBook Air笔记本的边缘最薄处只有0.4cm,最厚处也只有1.94cm。从放出的效果图和真机实拍看,MacBook Air笔记本薄得令人难以想像,重  相似文献   

3.
时尚电子     
《IT时代周刊》2012,(13):76-77
2012款MacBock.Air华丽亮相在2012年6月11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升级的超薄笔记本MacBook Air亮相,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尽管这款产品只是对原有版本进行了功能升级,但依然不乏亮点。与更注重性能的MacBook Pro相  相似文献   

4.
《电子工艺技术》2012,33(2):I0024-I0026
从2008年1月苹果发布Macbook Air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在这四年里,PC厂商总是会找出很多理由来说明Air普及的难度——价格太高、接口太少、没有光驱、电池无法更换……但是事实却是,今天Macbook Air的销量高速增长,利润率远远高于普通笔记本,而PC厂商们今天也不得不走上同样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说起苹果(Apple)笔记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MacBook Air,因为这款从信封里拿出的笔记本宣布了13英寸笔记本从此也跨入超轻、超薄的行列。随之而来的是联想(Lenovo)Think PadX300、X301,三星(SAMSUNG)x360、X460,东芝(TOSHIBA)PortegeR501,微星X—SlimX340等各有特色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人问我,现在市面上笔记本电脑种类繁多,有经济便携的上网本、大众主流的传统笔记本,以及如Macbook Air似的超轻薄笔记本,最近iPad又开始风靡……如此琳琅满目的产品,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最适合自己?笔记本电脑的未来发展又会如何?  相似文献   

7.
《印制电路资讯》2008,(2):37-38
苹果新款超轻薄笔记型计算机MacBook Air即将上市,其相关零组件中,台湾地区PCB厂华通取得MacBook Air的印制电路板订单,也是个热门话题。 华通取得来自苹果的MacBook Air主板订单,也是继获得苹果iPod相关产品刚挠结合板订单之后的另一斩获。  相似文献   

8.
《家庭电子》2008,(4):80-81
乔布斯的一次“信封秀”成功地将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了MacBook Air身上,其中也包括联想集团笔记本业务高级副总裁Hortensius,当他听到苹果发布“全球最薄的笔记本电脑”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去找个同样大小的信封,然后将联想集团历时20个月研发出来的ThinkPad X300装进去。他成功了。  相似文献   

9.
《新潮电子》2009,(11):58-58
自苹果MacBook Air问世以来,超薄笔记本电脑俨然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好在英特尔及时发布CULV平台,让超薄笔记本电脑在不断缩减机身厚度的同时价格也逐渐平易近人。海尔简i7笔记本电脑以18.8mm的厚度和1.39kg的轻盈身材再度挑战人们超薄想象边界,带着这种笔记本出差或者旅行如同随身携带一本薄薄的时尚杂志般薄巧炫酷。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看过苹果(Apple)首支名为“pencil”的iPael Air创意广告后,就会明白这一次为什么苹果把第五代iPad命名为Air,“纤薄轻巧”,如“空气般无处不在”。这次我就为米饭们带来了更轻、更薄、更强的ipad Air。  相似文献   

11.
10月14日,苹果在美国加州总部召开“聚光灯投向笔记本”新闻发布会,其中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记本电脑全面升级。新MacBook配置13.3寸1280×800宽屏,机身尺寸32.5mm×22.7mm×2.41mm,重2.04kg,内置吸盘式DVD刻录机,802.11n无线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不可否认,苹果(Apple)的魅力多年来都从未衰减。此魅力即使年初的严寒也无法阻挡一,其屏幕支持多点接触控制,这是一种将iPhone已经形成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影响力转接到笔记本产品上的聪明之举。但除此以外。MacBook Air还能带给我们怎样的体验呢?史蒂夫·乔布斯和他失而复得的苹果公司越来越热衷于将一件产品做到极致,这种偏执狂般的热情催生出了一系列让人惊呼的产品:从Mac到iPod,再到已火了整整一年的iPhone。但苹果似乎太在乎品味、造型设计和值得一提的噱头,那些会让用户感到困扰的性能平庸和功能缺失反而被忽略。非常遗憾,MacBook Air同样不能免俗,当综合与均衡被抛至九霄云外之时,理性看待它已显得尤其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刚露面的iOS 7,还是未来可能推出的廉价和大屏幕iPhone,都可窥苹果在努力作出改变。但无论如何,平凡的苹果,都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6月11日,一年一度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在旧金山莫斯克尼中心拉开帷幕。在此届大会上,苹果发布了iOS 7操作系统、MacOS X 10.9Mavericks操作系统和新款Mac Pro工作站,并对MacBook Air进行了升级。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iOS 7操作系统。然而,iOS 7刚刚露面,便已经湮没在果粉们的各种"吐槽"声中。同时,苹果的创新能力再次引起业内人士的热议,认为iOS 7  相似文献   

14.
《数码》2003,(8):86-88
熟悉笔记本的用户可能都知道一个事实,各种最新的笔记本电脑技术往往都最先在Apple的笔记本上出现,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各种无线应用解决方案.苹果的笔记本很早就具备了无线网络连接的能力,而基于Windows OS的笔记本大规模普用无线网络是在Intel迅驰技术发布以后。同样的,笔记本电脑宽屏幕风潮也是由苹果公司在2002年4月份所引领起来的。当时苹  相似文献   

15.
《数码》2008,(12):78-79
2008年注定是13英寸笔记本电脑的秀场,而超轻薄的13英寸笔记本电脑更是这场Fashion Show的压轴大戏。从今年上半年Apple推出的MacBook Air开始,“Air”这个词便成为了众矢之的,从Lenovo ThinkPad X300到SONY VAIO Z系列……各大厂商似乎都在跟MacBook Air叫板。之前唯一没有揭开面纱的Samsung X360,一经推出便喊出了“Lighter than Air”(比Air更轻)的口号,其中的Air我们自然理解为MacBook Air。这种看似具有挑衅意味的解释,我们姑且不论这是否是吸引用户关注的商业行为,相信在每个用户心里已经开始自行对比上了。但不可否认,Samsung X360的推出,必将成为继Apple MacBook Air和Lenovo ThinkPad X300之后,第三款在超便携笔记本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新潮电子》2013,(10):74-75
超越期待的外形和功能 SoundlinkMini由一块铝合金整体打造和切割,整体没有任何的接缝或者是瑕疵。这种细腻的磨砂铝合金的质感,其实跟苹果在MacBookPro/Air中使用的Unibodv非常类似,所以两者是非常般配的。当然,和其他的笔记本、手机搭配,因为银色的金属外壳从来都是百搭。另外,尽管SoundlinkMini机身没有脱离这一类产品应有的大小和比例,但它机身带有一些微妙的弧度,平添了很多时尚的气息。  相似文献   

17.
《数码》2008,(3):135-135
在MacWorld上,Apple推出了超薄、超轻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全球为之哗然。这不仅是因为其外形设计之极致,而且让我们看到,这次Apple开始注重移动计算。要知道以前Apple并没有推出过一款超轻薄的笔记本产品,而基于Windows的超轻薄笔记本已经漫天飞舞。  相似文献   

18.
《数字生活》2011,(4):78-79
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对于各种定位也变的较为浅薄,本身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囊括了诸多的使用功能难以定位,而诺基亚新出的智能高端产品诺基亚E7则打破了市场这僵局,使得这款定位为商务智能机的E7也优显尊贵。刚毅的霸气外表作为一款新旗舰智能商务手机,诺基亚E7可谓是从里到外都彰显出它的霸气。诺基亚E7的外壳采用与苹果MacBook Air笔记本相同的阳极氧化铝表面处理技术,不仅外形刚毅,握持的手感也非常好,对于  相似文献   

19.
苹果和索尼公司本周一公布消息,将共同支付130万日元,给一位宣称在由苹果笔记本引起的火灾中受伤的用户作为赔偿,该笔记本使用的是存在缺陷的索尼造锂电池。  相似文献   

20.
图图 《新潮电子》2004,(9):192-193
2003年,苹果(Apple)发布了新款Powerbook G4笔记本电脑(以下简称笔记本),其中的15英寸、17英寸的大屏幕机型,率先在笔记本中采用了宽屏幕设计,虽然苹果特立独行,但还是招引了PC笔记本厂商跟进,明基(BenQ)推出了第一款PC宽屏笔记本的Joybook 8000,随后的一年中,各大笔记本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宽屏型号,宽屏——已经成为新的年度里笔记本一个亮点,成为娱乐视觉型笔记本的一大衡量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