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DG的配电网线路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分布式电源的注入电流可能会影响流过该线路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导致保护误动或拒动,因此需要根据电流保护分析DG的准入容量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后,在线路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DG对短路电流产生的助增、汲流和反方向电流影响,并推导出含DG的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求出DG为不同容量时,流过保护的短路电流变化曲线。并根据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值,求出保证保护正确动作的DG最大准入容量。  相似文献   

2.
DG容量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DG的配电网线路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分布式电源的注入电流可能会影响流过该线路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导致保护误动或拒动,因此需要根据电流保护分析DG的准入容量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后,在线路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DG对短路电流产生的助增、汲流和反方向电流影响,并推导出含DG的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求出DG为不同容量时,流过保护的短路电流变化曲线.并根据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值,求出保证保护正确动作的DG最大准入容量.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后,改变了原有网络的短路电流流向,会导致原有馈线保护出现灵敏度降低、拒动、误动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配电网常用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工作原理和整定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流保护运行影响。通过MATLAB仿真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后在线路后,DG容量发生变化时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对短路电流保护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概况、现有配电网络的结构及保护的配置方案、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提供短路电流的能力,以10 kV馈线保护为例,通过在配网不同位置加入DG,分析加入分布式电源之后对原有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包括对原保护灵敏性、选择性都会造成严重干扰,造成本线路保护拒动,非故障线路保护误动.并论述了DG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及对熔断器之间配合的影响,为并入DG后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算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DG容量及接入方式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分布式发电(DG)的并网运行将可能对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带来哪些影响,以生物质能发电厂接入110 kV终端变电站为例,从故障点是否出现在系统电源进线入手,通过分析DG接入对变电站线路短路电流增量的影响以及线路故障尚未切除时DG能够满足暂态稳定运行时间的长短,进而研究分布式电源的不同容量、不同接入方式对所接入变电站原有三段式电流继电保护的影响,并通过EMTDC/PSCAD仿真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孤岛运行的前提下,分布式电源可能会对所接入的变电站出线三段式电流保护产生影响;对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定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DG容量的大小,会对哪些段的动作电流定值产生影响取决于故障时DG失稳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传统单电源辐射状的配电网络将变为多电源系统,改变了配网原有的故障电流水平和方向,这对传统配电网保护带来了拒动、误动、灵敏度降低和重合闸失败等问题,使得配网中常用的电流三段式保护无法满足要求。本文首先总结了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通过建立配电网含不同容量不同位置分布式电源和不含光伏电源的PSCAD/EMTDC模型,比较短路电流,分析对原有保护配置的影响。通过应用新型继电保护,提高接入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馈线继电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彦  程虹  罗路平 《江西电力》2010,34(3):10-12
光伏电源作为分布式电源的一种,逐渐成为重要的电力电源形式。大规模的光伏并网电站(Photovoltaic或PV)接入配电网后,单端供电配电网络变成双端甚至多端网络,使得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发生根本变化,从而发生短路故障时可能引起保护误动或拒动。本文以PV电源通过10kV馈线接入配电网为例,利用短路电流计算公式计算短路电流大小,分析了对馈线电流保护以及重合闸等继电保护所带来的影响。指出对馈线继电保护的影响程度与PV电源容量大小和位置等相关。  相似文献   

8.
10kV配电网保护大多数采用阶段式的过电流保护,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从单电源网变成多电源的复杂网络,各设备之间的电流保护整定配合变得相当复杂,降低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在不增加配电网设备前提下,以配电网阶段式电流保护整定值为约束,满足配电网电流保护的选择性、灵敏性和可靠性要求,先建立了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模型,分析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的接入对配电网电流分布以及发生故障时对保护动作的影响,对不同接入位置的分布式光伏容量的极限值进行求解和仿真分析。在短路电流迭代计算时考虑了分布式电源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对并网点故障电压与IIDG提供的故障电流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修正,直到迭代所得故障后并网点电压收敛。  相似文献   

9.
文中在阐述分布式电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基础上,建立了分布式电源(DG)的恒功率等效模型,详细讨论了分布式电源在故障点不同位置时,其对配电网原有三段式电流保护产生的具体影响。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了含DG的10 kV配电网典型模型,利用全波傅立叶算法对短路电流进行计算,通过与所配置保护的整定值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本地信息量的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案,为并入DG后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算法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季英  刘玉 《广东电力》2014,(12):30-34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以10 kV配电网为例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模型,以定量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及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分析的结果是分布式电源接入将增大上游保护对下游线路故障的动作时限,且当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超出一定容量时将引发反时限保护的拒动。该结论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启动电流的整定、允许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的选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